田源镇获评“全省信访工作示范乡镇”
把“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村民在积分超市兑换物品。田源镇实施“积分制+奖励”模式,调动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本报记者 肖斌 摄
○本报讯 记者 刘永菲 通讯员 黄茂盛 近年来,连平县委政法委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力推进“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全力办好信访这个“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推动全县信访工作和基层社会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其中,田源镇在化解矛盾、维护权益、促进发展,推动信访工作提质增效中取得好成效,被授予2023年“全省信访工作示范乡镇”称号。
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窗口。田源镇党委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建立健全以镇党委书记为召集人的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作用,落实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制度,定期听取信访工作汇报,持续完善“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落实、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协调、信访部门推动、各方齐抓共管”的新时代信访工作格局。
信访渠道越畅通,诉求解决越高效,群众才会越满意。因此田源镇通过矛盾纠纷排查、创新开展积分制、规范信访秩序,进一步加强信访源头治理,有效防范信访矛盾纠纷。一是深入推进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聚焦“控增量、减存量、防变量”三张清单,以主题教育为契机,聚焦“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着眼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全面开展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行动,及时发现各类风险隐患,做到早发现、早化解,预防矛盾纠纷激化升级。二是实施新时代文明实践“美丽乡村‘我’来建”积分制活动。坚持“党建引领、村民自治、积分助力”的工作思路,以“积分制+奖励”的模式,充分调动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讲信修睦、亲仁善邻,发挥模范引领作用推动信访工作与社会治理体系深度融合,实现全民共治共享良好局面。三是畅通信访渠道,规范信访秩序。严格落实首接首办负责制,按工作要求完善网上信访工作机制,不断提升网上信访办理时效;同时,进一步做好访调对接,落实领导干部联村包片制度和下访、接访等活动,直接联系群众,对群众投诉事项和意见建议予以及时反馈答复,现场协调、会商信访事项,就地商定解决方案,并大力推动信访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机联动,切实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
信访工作中,群众诉求多种多样,涉及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为此,田源镇坚持系统观念、全局思维,“一盘棋”布局、“一条心”推动,各部门形成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合力。一是持续深入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信访接待、心理疏导等“一站式”服务,完善重要敏感信访信息通报报告和应急预案机制。二是探索“网格+信访”工作模式,积极引导“两代表一委员”、驻村律师顾问、外出乡贤等社会力量参与信访矛盾化解,通过综合网格、12345平台和信访系统把主动创稳与“网格化”工作法结合起来,实现社情民意收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法治政策宣传等源头信息“一张网”采集,做到“民情在网格掌握、矛盾在网格化解、问题在网格解决、服务在网格开展”,打通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2023年,田源镇共受理并成功调处各类信访事项68宗,调解成功率100%,全镇信访秩序平稳向好,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局面得到进一步巩固。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