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平县油溪镇结合花生主题走“三位一体”发展之路
小花生玩出大花样
花生丰收,村民喜上眉梢。
在油溪镇随处可见连片的花生田
核心提示
油溪镇位于连平县东南部,该镇按照“立足禀赋、发挥优势、多点突破、整体推进”的思路,坚持把产业发展放在突出位置。随着连平县花生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下称连平县花生产业园)项目推进,该镇以连平县新达种植专业合作社(下称新达合作社)、连平县麒麟山现代农业生态园有限公司(下称麒麟山生态园)为实施主体和牵头企业,结合花生主题,走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发展之路。
专业合作社助力花生产业发展
花生作为华南地区主要的油料作物,现已成为加强农民增收致富、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发展的“金豆豆”。“本地花生油味道浓郁,还含有一股特殊的清香。”新达合作社总经理黄冠雄介绍道,本地花生油是经过物理压榨工艺制取的,能够保证花生油的天然品质和花生油特有的香味,完全符合大众对食品天然、绿色品质的崇尚消费心理。
这种香味浓郁的花生油是如何被制作出来的?记者走进油溪镇一家传统工艺榨油坊一探究竟。“这些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本地花生。”油坊负责人指着一袋袋打包装好的花生介绍道,首先,利用机器脱掉大部分花生壳,然后将保留部分花生壳的花生放入大锅中用蒸汽蒸熟,摊凉后再放进榨油机开始物理压榨,最后经过几遍过滤,得到透亮清香的花生油。据介绍,100斤花生一般可以榨出20多斤的花生油,但这种本地花生油比普通花生油价格要贵一些。
作为油溪镇最大的专业种植合作社,新达合作社在连平县花生产业园项目的扶持下,已启动建设一个面积超过3000平方米的大型花生油加工中心,用以提高本地花生作物的经济价值。黄冠雄说,区别于一般的榨油作坊,该花生油加工中心将启用2条装备有“清洗—脱壳—烘干—炼油—冷藏”一体化花生精炼油加工生产线,全机械化运行,榨油品质和效率将大大提升,日加工量预计达到10吨/每天。该合作社目前自有花生种植面积1500亩,代耕代种面积超过1万亩。已实现耕、种、收、加工、包装全程机械化操作,并逐渐向集约化,规模化、品牌化方向发展。该合作社还通过开展农业技术培训班、现场会和观摩会等多种形式进行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知识普及,培养壮大乡镇农业人才队伍,为连平县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人才储备。
融合花生主题助推乡村旅游
麒麟山生态园成立于2011年,地处油溪镇,占地3000多亩,是广东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作为牵头单位组织申报了2021年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园连平县花生产业园项目。作为“华南农业大学农业文化与乡村旅游研究中心基地”和“河源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麒麟山生态园将与华南农业大学深度合作打造包含六大课题的“落花生”大学堂,让学生体验花生种植,了解花生特性以及观摩现代花生种植技术,建成开放后年接待能力可达50万人次。
麒麟山生态园通过建立花生绿色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和连平花生商品化处理中心,将花生麸进行再利用,搭建花生全产业链绿色发展方式。省农科院作物所专家团队作为产业园科技支撑单位,帮助该企业开展科技助农服务,将花生新品种“粤油43号”机械化应用技术在示范基地推广开来。结合测土配方施肥及秸秆回田等综合措施,有效降低该生态园区内种植业农药、化肥施用量,促进生态循环农业高效发展。
麒麟山生态园负责人表示,作为连平县花生产业园牵头单位,坚决把产业园联农带农工作落实到位,借助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的帮扶,加快推进花生播种采收全程机械化应用,并与华南农业大学共同落实好“落花生”大学堂,促进花生产业全面发展。
龙头企业带动花生产业发展
油溪镇镇长谢国境表示,油溪镇耕地面积有1.8万亩,辖区面积大,自然资源丰富。近年来,该镇坚持把产业发展放在突出位置,做强做大现有特色产业,大力引进培育优质企业。麒麟山生态园牵头申报连平县花生产业园项目,有力推进了油溪镇优质花生种植生产扩面提质,提升花生耕作全程机械化水平,以及花生加工能力与精深加工率,融合发展特色乡村旅游,加速推进辖区内花生产业高质量发展。
接下来,油溪镇将紧紧抓住连平县花生产业园项目发展这一契机,立足产业特色优势,以龙头企业为带动、以融合发展为主线、以产业提升为重点,带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为连平县“两城三地”建设贡献油溪力量。
■文/图 本报记者 邹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