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平全面开展抗洪抢险救灾工作
尽可能将损失降至最低
■救援人员在连平县上坪镇旗石村转移受灾群众 本报记者 杨坚 摄
○本报讯 记者 谭绍丁 特约记者 黄新 江枫 连日来,连平县遭遇强降雨袭击,县域内多条河流水位暴涨,多个镇、村发生内涝。灾情发生后,连平县组织多方力量全面开展救援抢险,尽可能将灾害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
据了解,12日以来,连平县平均面雨量超过185毫米,对比常年值偏多452%,陂头镇贵东站录得最大降雨量290毫米。此次强降雨已造成连平县农村公路塌方35处,中断道路线路7条,损坏(损毁)桥梁3座、损坏涵管3座,损坏水利工程7处,15座电站受灾受损,农业种植业受灾面积8400多亩,水毁农田面积290亩,绝收面积1700亩,全县超过7.3万群众受灾,初步核算直接经济损失已经超过5600万元。
针对此次强降雨,连平县提前部署,全力做好防御工作。县三防指挥部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指挥协调各级各相关部门调度水库运行,对全县山塘水库、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全面排查。12日,该县召开专题会议,研判全县气象形势,第一时间发布暴雨红色预警。14日20时,该县将防汛III级响应升级为防汛II级应急响应。
强降雨开始后,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连平县委书记陈贤亮,县长邓小强每天都前往受灾严重的上坪、陂头等镇指挥抢险救援工作,其他县四套班子成员也全部下沉到各镇指挥防御工作,全县紧急动员抢险救灾。
救援抢险方面,县三防指挥部调配公安、武警、民兵、消防、应急等多支救援力量共计1478人及9艘冲锋舟、29艘橡皮艇等救援装备,参与转移群众等救援工作。县水务、自然资源、交通运输、住建等部门对水利工程、道路交通、地质灾害点、削坡建房、泥砖瓦房、建筑工地、临时工棚等重点领域开展隐患排查巡查。据不完全统计,本轮强降雨全县已出动9160人次,发现风险隐患390处,已全部落实处置措施。截至15日15时,全县共转移人口8614人,集中安置1502人,集中安置点49个,分散安置7112人。
陈贤亮、邓小强指出,此次强降雨时间长,降雨量大,防汛防灾还在关键时刻,各镇各有关部门要高度警惕,打起十二分精神,保持密切联系,科学有效调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要巩固防汛成果,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加强对地质灾害、城市内涝、山塘水库、水电站、桥梁等领域的风险排查,千方百计排险除险,及时转移危险地带群众;要加强矿山、尾矿库在恶劣天气下的安全防范,严防因暴雨导致的山洪、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发生;要提升工作强度,把防汛减灾、风险排查、群众转移、设施加固等各项工作落实再落实,确保严防死守,严防因灾死亡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