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县区新闻 > 连平县

连平县油溪镇

凝心聚力绘就美丽乡村新图景

2021-08-06 10:29:16 来源:河源日报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油溪镇处处都是美丽宜居的田园风光景象。 本报记者 冯晓铭 摄

核心提示

“建了自来水厂建广场,文化室还配公园,柏油路装路灯,建鸡场入股线材厂,百姓难舍这样的好干部,好队长。”近日,在油溪镇富乐村的村民活动室,传来了这首赞歌。这首在油溪镇被村民口口传唱的歌曲,直观朴实地描绘了乡村振兴下农村正在发生的变化,也表达了村民对如今美好生活的感恩和感激。如今的油溪镇,充分发挥区位、交通、生态、文化底蕴等优势,围绕美丽乡村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发展全域旅游,加快推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了,过上了好日子,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阔步前进。

【油溪镇简介】

油溪镇地处连平县东南片区,全镇总面积30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78万亩,林业用地面积38.7万亩,是粤北山区一个山多田少的农业大镇。全镇总人口3.7万余人,下辖18个村民委员会、1个居民委员会。

该镇交通便利,国道358线贯穿境内,汕昆高速公路途经境内并在中心地段设置互通口。自然资源丰富,主要农产品有水稻、花生、蒜头、大豆、茶叶、有机葡萄等,有丰富的矿产、山林、水力资源。该镇生态优势明显,境内有白芽嶂林场、九潭河、九嶂石坪自然生态保护区等,在发展生态旅游上具有较大潜力。

红色档案

油溪镇拥有丰厚的红色文化底蕴。早在1939年,东江华侨回乡抗日服务团龙和队就进驻油溪镇茶壶耳屋,帮助连平县发展中共党员,建立中共党组织。仅仅几个月,龙和队就考察、培养了一批进步青年,并于1940年4月在忠信大塘小学打开了局面,发展了连平县第一个中共党员吴泓生,揭开了连平党史上的新篇章,中共连平县党组织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发展壮大,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斗争在连平的开展积蓄了力量,奠定了基础。

1944年初,油溪镇新溪村马屋民众不堪忍受反动地主压迫,毅然组织青壮年学习马刀术,准备反击。国民党县政府闻悉此事,派遣100多人的兵力偷袭马屋,妄图通过武力镇压马屋民众的反抗。在中共地下党员赖怀珍等人的指挥下,马屋民众临危不惧,挥舞大刀,左右拼杀,砍死敌人40多名,砍伤50多名,成功杀退反动派的第一波进攻。恼羞成怒的国民党保安团从和平调来一个连的兵力,用火力疯狂扫射,当场打死马屋民众27人,赖怀珍亦不幸中弹牺牲。在这场战斗中,中共地下党员和马屋革命群众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荡气回肠的英雄赞歌。

人居环境整治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油溪镇坚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一场硬仗,积极推进“绿色革命”“厕所革命”和“垃圾革命”,促进油溪镇各村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在“绿色革命”方面,油溪镇全面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加大造林绿化、油溪河的治理力度,全面优化乡村生态环境,并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干部群众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共投入518万元开展村庄美化绿化和外立面改造等,村容村貌得到有力提升。

在“厕所革命”方面,油溪镇结合实际,探索实践厕所无害化改造,新建公厕6个,完成无害化卫生户厕7452户,全镇厕所数量更加充足、布局更加合理、管理更加规范,镇里的群众告别简陋旱厕,用上了干净卫生的新式厕所。

与此同时,油溪镇积极推行“垃圾革命”。实施生活垃圾专项整治,将生产生活垃圾“临时收集、定点倾倒、定期清运、集中填埋”,新设1处垃圾中转站,建成垃圾收集点17个、垃圾屋3个,城乡卫生日常保洁机制有效落实,促进垃圾就地减量和分类处理。同时,加大农村环境集中连片整治力度,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实现了洁净家园的目标。

在打造美好环境的基础上,油溪镇大力推进村民文化广场、村民活动中心等配套设施的建设。油溪镇富乐村的全民健身广场和村民活动中心,曾是一片荒地和一所废弃的学校,富乐村充分利用空地,重新铺砖修葺,设置了游乐设施、民乐室、乒乓球室等,成了大人、小孩都爱来的小乐园。截至目前,油溪镇已投入1.01亿元完成五村(富乐村、溪南村、兴中村、茶新村、大塘村)基础设施建设,其中投入2156万元完成广场类建设;投入1341万元完成17.5公里道路硬底化建设;投入623万元用于各村文化楼等建设,做足了设施文章,进一步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富民产业筑牢脱贫根基

傍晚,富乐裕民养殖场内,村民黄志辉身穿工作服,在鸡舍内检查鸡的生长情况,清洗饮水器、检查饲料,各项工作做得一丝不苟。这是一个现代化的养殖场,内部环境干净清爽,自动添料、自动送水、自动调节空气系统节省了人力成本,也构造了良好的养殖环境。黄志辉曾是村里的贫困户,得益于养殖场的创建,他拥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现在有了固定的工作和收入,生活过得越来越好了。”黄志辉对记者说,在养殖场工作的这几年,他每个月有稳定的3000元收入,加上年底分红,生活有了坚实的保障,也有了可观的积蓄。如今,他不仅盖起了一层小平房,还买了一辆二手小轿车,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养殖场的创建,不仅让黄志辉一家脱贫奔康,还让村里的34户村民有了收入来源,充实了村集体经济。据悉,该项目于2017年投产,采用“龙头企业+村集体+贫困户劳力分成+贫困户投资分红”的模式,由温氏公司统一供应鸡苗、饲料、防疫及用药,全程提供养殖技术服务和培训指导,统一收购,确保养鸡销路和收入;投入34户贫困户的个人开发资金共108万元,贫困户无需承担养殖场的经营风险,按照投资额的10%享受分红。截至2021年2月,富乐裕民养殖场进鸡苗30批,39.26万只,已出栏30批成鸡,总收入182.95万元,共向投资养殖场村民累计发放分红款36.42万元。每年预计可增加村集体收入约90万元。2016年至今,富乐村村集体收入持续攀升,从2016年4万元增加到2019年108.59万元,增长了27倍。去年尽管受到疫情影响,村集体收入也超过90万元。

富乐裕民养殖场只是油溪镇探索发展特色产业的一个有益尝试。近年来,油溪镇还全面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模式,提升产业层次。依托集种养殖、农产品加工、观光旅游于一体的麒麟山现代农业生态园,逐步形成综合农业、农产品加工、旅游观光、综合实践教育、康养等“五大业务板块”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发展格局,进一步提升价值链、延长产业链、完善利益链,着力走好了产业化、基地化、规模化发展之路,带动农民就业脱贫、增收致富。

■本报记者 刘永菲 谭绍丁 特约记者 江枫 通讯员 何维莉 实习生 叶昕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