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县区新闻 > 连平县

连平坚持组织振兴引领乡村振兴

“四聚焦”激活乡村振兴“红色引擎”

2021-08-05 09:26:26 来源:河源日报

○本报讯 记者 谭绍丁 特约记者 江枫 通讯员 廖颖 近年来,连平县坚持组织振兴引领乡村振兴,突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坚持“四聚焦”,着力把引领作用发挥在一线、精干力量汇聚在一起、战斗堡垒筑牢在一线,持续激活乡村振兴“红色引擎”,真正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和保障乡村振兴的发展优势。

聚焦组织领导 持续凝聚合力

强化责任落实。该县坚持“书记抓、抓书记”,全面压实县、镇、村三级书记抓乡村振兴主体责任,县委书记带头落实乡村振兴“一线总指挥”的责任,并将抓基层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纳入乡镇党委书记述职评议考核内容,压实各级各部门层级责任,切实做到县统筹组织、部门服务指导、镇一线指挥、村具体抓落实,为促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强化研究谋划。近年来,连平紧扣中央和省、市关于乡村振兴的新思路、新目标、新任务,在全市各县区率先制定《抓基层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实施方案》,明确19项工作措施,通过抓实农村基层党建“整镇提升”“整县提升”行动,推动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

聚焦组织体系 强化政治引领

建强战斗堡垒。连平县深入实施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开展基层党建示范品牌创建活动,30个脱贫村成功创建“抓党建促脱贫强治理谋振兴”示范村,创建了22个党建示范品牌;坚持“抓两头、带中间”,按照“应纳尽纳、应整尽整”的原则,建立了持续整顿提升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的长效机制,通过“一村一策”和“四个一”整顿措施,全县13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得到全面转化提升,基层党组织推动乡村振兴的政治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锻造头雁队伍。该县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特别是村党组织书记。在今年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中,新一届村“两委”干部平均年龄比上届下降3.7岁,大专以上学历占比58.72%,实现了年龄学历“一降一升”,并在全县选拔储备了一批年轻后备干部;完善选派优秀干部驻点镇村帮扶机制,充分发挥第一书记和驻镇(村)工作队员的尖兵作用,推动帮扶范围由点到面、帮扶内容由帮脱贫到促振兴转变。

聚焦组织资源 激活发展动力

连平县着力建设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大力实施“雁归源”行动,依托政校、政企合作,引进规划设计、文旅资产运营及招商、景区运营及建设辅导、文创等方面专家学者和专业人才100余人,为乡村振兴工作赋能助力;同时,积极培育现代新型农民,实现全县78名基层农技人员能力提升培训目标,全县被认定乡土专家39名,一批带动能力强的“新秀才”为推动乡村振兴增添了活力。

实际工作中,连平县还积极探索“党建+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推动基层党组织“上产业链”“进合作社”“入种养基地”。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运营村集体经济组织167个,成立县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56家,并设立县级农民合作社服务中心。成功打造了以上坪镇东南村鹰嘴蜜桃种植、油溪镇富乐村温氏鸡养殖、忠信镇柘陂村“红黑紫”(红玫瑰+黑蒜+紫珠)等为代表的富民兴村特色产业项目,形成了全国首家铁皮石斛基地、“广东绿茶王”“广东最美茶园”等一批绿色、有机品牌,成功创建鹰嘴蜜桃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4个村入选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1个镇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示范镇,有效激活了乡村振兴的发展动力。

聚焦组织保障 夯实基层基础

近年来,连平县坚持资金向基层倾斜、资源向一线下沉,持续加大基层党组织经费投入,将村(社区)“两委”干部办公经费、党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等列入年度财政预算,不断提高村干部补贴标准;投入1000万元挑选20个村开展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工作,基层党组织服务发展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

与此同时,该县还通过夯实阵地,不断强化服务功能。2020年,全县共推进34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新建、修缮村党群服务中心20个,进一步发挥了村级党组织活动阵地的聚合作用。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