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标杆风采 激奋进动力
——连平县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党员和党务工作者掠影
核心提示
近年来,连平县在基层党建工作中,强化党建引领,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不断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基层党组织号召力、领导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在服务大局、抗洪抢险救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疫情防控等工作中涌现出一批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以及先进基层党组织。这些优秀共产党员为全县党员树立了标杆,激励广大党员以他们为榜样,对“镜”自查、见贤思齐,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以实际行动彰显先锋本色,为连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黄洁文:(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市优秀共产党员)
作为连平县人民医院医务科副主任、感染科主任,黄洁文自从业以来,勇于担当,乐于奉献,以精湛的医疗技术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赢得了患者的尊敬和好评。
去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来袭。疫情就是命令,黄洁文挺身而出,迅速进入战斗状态。对每一位患者的甄别与治疗,黄洁文都是亲力亲为,仔细识别。2020年1月26日,经县人民医院急诊科分诊预检,感染科接诊了一名由疫情高风险地区返回连平的人员。当时,这名患者在预检分诊处测到的体温是37.5摄氏度,但是到发热门诊再测,竟然降到了37摄氏度,体温恢复正常。患者没有咳嗽,没有头疼流鼻涕,表面上甚至没有任何不适症状……难道真的没问题?黄洁文没有就此放松,出于谨慎,他坚持给患者照了胸部CT。果然,CT结果显示患者肺叶两侧都呈现毛玻璃状。按照预案流程,黄洁文立即取样送检,对该患者采取隔离措施。第二天,患者咽拭子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确诊为我市首例新冠肺炎病例。黄洁文通过细心的筛查、精准的诊断、及时的隔离、有效的防控,最终成功地控制了传染源、切断了传播途径,有效阻断了新冠疫情传播。
在疫情防控情势最严峻的时候,黄洁文岳父病重住院。为了抗击疫情,他让妻子去广州照顾岳父,又把女儿送回老家交给父母,自己则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不久,岳父病危,他匆匆赶往广州,隔着ICU病房的探视屏看了老人一眼,甚感愧疚,但疫情危急,又不得不匆匆往回赶。黄洁文与妻子道别时,夫妻俩强忍泪水,妻子只是嘱咐他注意安全。对于妻子的谅解,黄洁文是感激的,两人都是医护人员,既是爱人也是战友。
抗击疫情期间,黄洁文诊断治愈了20多名发热隔离患者,也送走了自己敬爱的岳父。他顾不上悲伤,也没有一丝怨言,毅然选择了奋战在抗疫一线。
●廖新娥(省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市优秀共产党员)
有人说:“用心灵赢得心灵,是教育的最高境界。”这就意味着教师必须具备奉献精神、敬业精神。从教18年来,廖新娥切实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严以律己,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打动人、感染人,受到学生的喜爱,赢得家长的尊重、同事的赞许和领导的信任。
在体育教学工作中,廖新娥刻苦钻研教材教法,大胆尝试,勇于创新;主动接近学生,与学生打成一片;时刻关心学生的学习和身体状况,询问他们对体育课的感受,及时掌握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纠正教学方法,力争让学生真正喜欢她的课,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运动的乐趣。
廖新娥积极参加省、市、县和学校的教研、教改活动,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主动承担公开课、研讨课、示范课,并取得良好的效果。2014年,她被评为连平县体育学科带头人。
作为学校少先队总辅导员,廖新娥积极配合学校做好中心工作,结合新一轮少先队课程改革,大胆开设少先队主题活动,培养了一大批省、市、县优秀少先队骨干。
多年的辛勤付出,让廖新娥收获了丰硕的教学成果:2010年,她撰写的论文《论体育教学中学生良好个性的培养》获河源市一等奖。2016年,她获评广东省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在她的努力下,学校少先队成为连平县少先队的一面旗帜,先后被授予“广东省少先队工作创新基层试点单位”“广东省少先队红旗大队”“全国少工委动感中队”等荣誉称号。
●何锐(省脱贫攻坚突出贡献个人、市优秀共产党员)
2016年5月,何锐受深圳市南山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的选派,到连平县油溪镇富乐村任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
自驻村后,何锐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推动党的全面领导在基层落实,将驻村工作队、村“两委”联席会议与“三会一课”制度相融合,常态化组织村“两委”干部和党员开展政治理论学习,不断强化党员、群众的思想建设。通过组织开展老党员、退伍军人交流座谈会及关爱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红色电影下乡、送戏下乡等活动,凝聚起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
富乐村地处连平县东南部,曾是粤北山区典型的省定贫困村,贫困人口达201人。为改变该村的贫困面貌,何锐千方百计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发展,先后打造了富乐村裕民养殖场、富乐村利民线材厂等6个产业扶贫项目。截至2020年底,富乐村集体经济收入达300多万元,逐步形成了从“输血”到“造血”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何锐竭尽全力补齐富乐村民生短板,每年从利民线材厂收益中提取20%作为富乐村村民子女教育基金,20%作为富乐村村民大病救助基金,剩余60%利润全部用于村公共服务及改善民生等事项,有效改善了富乐村交通物流设施、水利基础设施等。
何锐与村“两委”干部注重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以及淳朴民风,努力打造宜居环境,建设邻里守望、诚信重礼、勤俭节约的文明乡村。富乐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实现了华丽转身、完美蝶变。2019年12月,富乐村被评为第一批国家森林乡村。
●郑志选(省优秀环卫工人、市优秀共产党员)
郑志选是连平县环卫工人心目中的榜样。2001年,他从部队退伍进入连平县城环境卫生管理所工作,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干了20年。
刚到连平县城环境卫生管理所的时候,由于单位司机少,单位领导安排他开垃圾车。说是开车,其实什么活都得干,装卸工请假,人员不够时,他得去顶,有垃圾要清理,他既要开车又要铲垃圾,总是车一停就下车,与装卸工人一起挥锹装车,身上经常沾满了污垢,但是他没有抱怨,反而以更加饱满的精神投入到工作中。
早些年,建筑垃圾造成的脏、乱的现象,直接影响到县城形象。面对这种情况,自建筑垃圾清运组成立后,郑志选开拓思路,以提升县城人居环境为己任,带领组员对建筑垃圾进行重点清理。因人手少,任务繁重,郑志选身先士卒,一个人顶几个人用,在整个清运工作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针对一些居民环保意识淡薄,不能定点倒垃圾的情况,他利用宣传车在县城沿街宣传定点倒垃圾相关规定,收到了明显成效。近两年来,连平县城环卫所共清理建筑垃圾近10万立方米,县城面貌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无论是在2019年“6·10”特大洪灾抢险救灾复产中,还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工作中,郑志选都主动请缨,冲到一线,充分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作风,战斗在前,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真正做到“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为广大环卫工人树立了榜样。2013年,郑志选被评为“广东省优秀环卫工人”,2020年被评为“河源市最美环卫工人”,2020年被评为“河源市劳动模范”。
●丘冠智(省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先进个人、市优秀党务工作者)
丘冠智是市委组织部、市统计局派驻连平县隆街镇隆兴村党建指导员、乡村振兴工作组组长。自驻村以来,丘冠智切实推动隆兴村基层党建、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工作有声有色开展,在省、市、县各种考核和省专项审计中都取得了亮眼成绩。
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党组织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丘冠智带领全体党员不断加强党的理论、政策学习,不断提高全体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今年2月1日,他捐献了造血干细胞,为血液病患者带来新的希望,充分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思想觉悟。
以清晰思路开创致富路,当好干部领头人。面对一个基础较差的省定贫困村,此前毫无基层工作经验的丘冠智没有叫苦、没有退缩,而是迅速以“新隆兴人”的主人翁精神,充分发挥村“两委”班子成员的经验优势,结合隆兴村实际,在基层党建、产业发展、美丽宜居乡村工作等方面精准施策,让隆兴村各项重心工作在短期内迅速提升。
以实际行动促实效,当好群众贴心人。在开展帮扶工作中,丘冠智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不断在走访群众和实际工作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真正将工作落实到群众急难处。
以扎实作风推进工作,当好驻村敬业人。驻村以来,丘冠智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工作热情,坚持以制度管人管事,全力做好各项工作。在2020年新冠疫情防控期间,他全面落实疫情防控职责,逆行而上,一直坚守在防疫前线,并充分利用固定和移动广播系统,组织广播员,首创轻松愉悦的疫情防控村民心理疏导广播节目,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以高标准严要求做好表率,干净干事,清廉做人。丘冠智坚持严字当头,大力推进村“两委”后备干部推选工作,发展建党对象和预备党员,为党支部注入新鲜血液,努力打造基层党建示范村。同时,他保持清醒政治头脑,用反面典型警示自己,用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扶贫干部的高尚精神激励和鞭策自己,严格遵守扶贫工作有关纪律规定,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干净干事,清廉做人。
●王志坚(省脱贫攻坚突出贡献先进个人、市优秀党务工作者)
王志坚现任深圳市深汇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企业管理部副经理,于2016年5月任连平县隆街镇沐河村扶贫工作队队长。驻村以来,他住在农村、扎根农村,认真履行职责,积极落实扶贫政策,帮助沐河村贫困户精准脱贫,为沐河村的脱贫致富和持续发展付出真情、倾注心血,为精准扶贫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
从进驻沐河那天起,为了全面掌握村里情况,王志坚坚持吃住在村,扎根基层,不当“走读”干部,很快赢得了当地村民和镇、村干部的肯定,也从村民眼里的“外乡人”变成了“村里人”。
他带领村干部深入群众,寻找脱贫方法,制定脱贫计划,全力推进产业扶贫“一村一品”项目,建设了村党群服务中心、文化室、文化广场,改造了沐河小学危围墙、校门,完成了沐河自来水改造工程,让村民用上了干净安全的自来水。
一个好班子是带领群众致富的关键。王志坚定期召集村“两委”班子和全体党员召开民主生活会,充分发挥党员的引领带头作用,用足用活“红色”基因,走好脱贫攻坚“新长征路”,推动党组织晋位升级,激发党员活动热情,不断提升了服务群众的能力。
通过多方努力,王志坚带领村“两委”班子和广大群众艰苦奋斗,使沐河村69户贫困户实现了脱贫,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014元以上,危房改造完成率100%、新农合参保率100%、义务教育入学率100%……沐河村于2018年4月获评河源市文明村;2018年获评连平县“抓党建强治理促脱贫”示范村优秀单位。
●裴小玲(省防范和处理邪教先进工作者、河源市优秀党务工作者)
9年前的7月,裴小玲入职连平县委组织部。9年来,她时刻保持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秉持“党性最强、作风最正、工作出色”的要求,恪尽职守、辛勤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俗的业绩。
作为县委组织部党支部委员,裴小玲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部署要求,努力学习党建理论,不断提高党务工作水平。她深知干部工作政治性、政策性都很强,为此,她认真学习钻研与组织工作相关的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在工作中,坚持做到每项工作都全过程与法律法规和工作规范对标,按工作规范做事。在干部考察中,她注重听取各方面意见,坚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分析评价干部,大胆提出使用建议。她推进工作讲究方法策略,遇到难题主动思考突破。特别是在县、镇换届中,她积极参与换届工作的筹备、干部人事调整方案的拟定、人选的推荐考察等各项工作,以高度负责的精神,持续作战,使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裴小玲待人诚恳,热情周到,心胸开阔。对前来咨询政策和反映问题的干部群众,她总是热情接待,耐心解释,并且十分注重做好对方的思想工作,努力让他们对有关情况有比较全面的了解。
裴小玲自觉加强党性修养,正确对待个人名利得失,从事干部工作这些年来,始终做到坚持原则,办事公道,严以用权,不谋私利。
●张健(省组织系统优秀组工信息员、市优秀党务工作者)
张健自2018年任连平县绣缎镇新建村第一书记以来,按照上级关于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的部署和要求,从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着手,通过排查调研、抓班子建设、化解矛盾、规范制度、抓好民生实事等举措,开展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针对新建村党组织在班子队伍、阵地建设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张健主动深入基层,了解情况,抓好整顿工作,坚持问题导向,立行立改,对村党支部原书记进行了调整,理顺了村“两委”关系;及时调整党小组设置,建设了村党群服务中心。同时,加强对党员的管理,引导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及时化解发生在村中的矛盾纠纷。设立了党员便民代办点,办理事项200多人次,为村民办理好事实事180件。
在担任新建村第一书记期间,张健还特别注重以人为本,兴办民生实事,完善村农田水利机耕桥24座,实施卫生、平安建设等民生项目10多宗。202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26万元,同比2018年增加16万元,村里24户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
张健带领村“两委”干部,依托大湖寨—塔岭村—新建村—粤赣古驿道旅游路线,实施沿线1.8公里道路硬底化,引导发展民宿、农家乐,展销当地特产,增加村民收入。他还发动带领村民开展人居环境治理,强力推进“三清三拆”工作,共拆除危旧房屋7524.41平方米,清理村头巷尾、道路杂草3737.81平方米;抓好乡村文明建设,每天开播乡村广播,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善。
广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中共连平县忠信镇司前村党总支
河源市优秀共产党员名单
黄洁文 连平县人民医院医务科副主任、内二区(感染科)主任
何锐 南山区城管局8级管理岗职员、油溪镇富乐村第一书记
成木源 连平县成木源艺术馆馆长
廖新娥 连平县第一小学德育处副主任兼少先队总辅导员
郑志选 连平县城环境卫生管理所垃圾转运司机
陈卫立 连平县交通运输局办公室主任
黄森 连平县公安局大湖派出所所长
胡锦锋 连平县妇幼保健院放射科主任
冯桂龙 连平县元善镇密溪村党支部书记、主任
河源市优秀党务工作者名单
刘峰晖 连平县隆街镇党委书记
丘冠智 河源市统计局二级主任科员,隆街镇隆兴村党建指导员
林建强 连平县元善镇城北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
张健 中共连平县委统战部副部长、连平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局长
王志坚 深圳深汇通公司企业管理部副经理,隆街镇沐河村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
裴小玲 连平县委组织部支部委员会委员,县委组织部干部组组长、二级主任科员
李志智 连平县绣缎镇党委委员、副镇长
卓清花 连平县元善镇党委委员
江妙珍 连平妇幼保健院宣传委员、副院长
付全龙 南山区老干部活动中心八级职员,田源镇田西村第一书记
河源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名单
中共连平县油溪镇富乐村支部委员会
中共连平县公安局第五支部委员会
中共连平县第一小学支部委员会
中共连平县上坪镇旗石村支部委员会
中共连平县人民医院委员会
中共连平县卫生健康局支部委员会
中共连平县烟草专卖局支部委员会
中共连平县志愿者协会支部委员会
中共连平县陂头镇陂头村支部委员会
中共连平县绣缎镇金溪村总支部委员会
中共连平县大湖镇湖东村支部委员会
■组稿:本报记者 谭绍丁 特约记者 谢鑫 通讯员 黄新 韦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