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县区新闻 > 连平县

构建保障屏 扎好安全篱

——连平县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纪实

2021-06-10 09:32:03 来源:河源日报

■5月15日,连平县在田源镇水西村开展防汛实战演练,进一步提高应对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快速反应能力。 资料图片

■每年在“5·12”国家减灾日等重要节点,连平县都会组织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活动,提高防灾减灾水平。资料图片

■5月17日,陂头镇遭受强降雨袭击,423户共1620人受灾,连平县第一时间调动救援队伍前往受灾地区进行救援,转移群众44人。资料图片

■今年4月底,连平县组织开展民兵集训,县直属民兵应急连、部分乡镇民兵应急排共170余人参加并完成森林防灭火装备器材操作、冲锋舟驾驶等一系列训练科目,为更好地执行应急处突任务打下坚实的基础。谢泽开 蔡志文 摄

核心提示

近两年来,连平县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吸取2019年“6·10”特大洪涝灾害的深刻教训,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全面提升了全县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

完善科学高效政策体系主题宣传深入人心

以好的顶层设计促进实际工作开展,是连平县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总结出来的经验。2020年9月30日,连平县出台《连平县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工作方案》(下称《方案》)。这是该县在深入总结2019年应对“6·10”特大洪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进行专门部署的纲领性文件。《方案》从加快建立健全应急指挥体系、应急预案体系、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应急救援装备和救灾物资保障体系、镇村应急管理体系、应急管理责任体系和实施一体化应急响应运行机制等方面,对全县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提出了一系列新战略、新要求、新举措,推动全县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迈上新台阶。

《方案》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加强应急管理体系顶层设计和机制创新,大力提高应急救援能力,推进应急管理工作法治化、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信息化,最大程度减少灾害事故及其造成的损失,为该县构筑应急管理新格局,营造和谐安全社会环境提供有力保障。

与此同时,该县各行业主管部门还编制、修订了涵盖防汛防旱防风防冻、地震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环保、道路交通、通信保障、电网停电、动物疫情、公共卫生、食品安全等领域和内容的相关预案,形成了比较完备的防灾减灾救灾政策体系。顶层设计发挥出“管总”作用,有力地促进全县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进入法治化、规范化、现代化轨道。

近两年来,连平县积极开展各项防灾减灾宣传活动,大力推行防灾减灾演练,全面推动防灾减灾信息交流,提高公民防灾减灾的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在“5·12”国家减灾日和“10·13”国际减灾日等重要节点,该县每年都组织开展大型防灾减灾集中宣传演练活动,推进防灾减灾演练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工厂、进学校、进家庭,防灾应急政策法规、知识教育深入人心,社会防灾意识和能力得到提高。

提前防范及时预警 形成强大救灾合力

自然灾害预警应急体制机制的健全,能够起到规范应急救助行为、提高应急救助能力的作用,最大程度地减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维护社会稳定。今年4月初,连平县组织了5个督查组对全县13个乡镇和相关部门开展了防汛备汛督查工作,对各镇、各相关部门的防汛责任人、物资储备、转移责任人台账等进行追踪检查,进一步落实防汛职责,全力确保汛期安全。

两年来,连平县不断健全自然灾害预警应急、统筹协调及灾情管理机制,着力化解了灾害预警预报“最后一公里”难题。去年9月,连平县成立了县应急救援总指挥部,总指挥部下设汛旱风、森林防灭火、抗震救灾、安全生产、地质灾害、生态环境、社会安全、交通运输、公共卫生、食品药品、消防安全11个专项指挥部。县应急救援总指挥部充分发挥统一领导、指挥协调职能,指导各成员单位全面推进监测网点建设,强化水利、农业、气象、统计等有关部门的协调和配合,提高灾害早期识别能力,增强预警的准确性、时效性和覆盖率。

去年以来,连平县为全县13个乡镇175个村(社区)配备、完善网络报灾设备,在原二级指挥平台的基础上,实现县应急指挥中心直接指挥调度全县159个行政村和16个居委会,进一步健全了县、镇、村三级救灾通讯网络。现在,一旦灾情发生,乡镇可在最短时间内了解本行政区域灾情。乡镇应急指挥中心严格实行24小时值班制,第一时间收集灾情,第一时间紧急会商,第一时间上报灾情,确保上报真实、准确、完整。县应急救援总指挥部协商气象、水利、国土、农业、林业、财政、交通等部门,召开灾情会商会,科学研判灾情,指导灾区做好灾害应对和灾后救助工作,在联合查灾核灾、灾情会商和因灾倒损住房恢复重建方面,形成了强大的救灾工作合力。

今年5月17日上午,连平县局部突发强降雨,陂头镇贵东片录得最大降水量183.2毫米,全镇受灾423户共1620人,农作物受灾面积 1457 亩,受浸房屋340余间,山体滑坡9处。强降雨发生后,连平县迅速调动救援队伍前往陂头镇进行救援,转移受威胁群众44人,并设置了5个临时安置点。尽管此次暴雨来势凶猛,造成一定程度的经济损失,但由于该县提前做好了应急预案,此次强降雨未造成人员伤亡,灾害损失也降到了最低。

壮大应急救援力量 提高事故救灾能力

连平县加强基层应急物资储备、推进基层应急力量建设、加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因地制宜开展预案演练,以迅速高效的灾后救援,让灾害损失降到最低,减少群众生产生活和财产损失。

物资储备是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保障。连平县加快健全完善统一指挥、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救援装备和救灾物资保障体系,县、镇、村都建立有相对应级别的应急救援装备仓库和救灾物资仓库,配备应急物资、救援装备和器材,实现应急物资靠前部署、下沉部署;建立健全应急救援装备和救灾物资储备管理机制,县应急管理局每年制定储备规划,组织购置储备、轮换和日常管理;建立健全救灾物资保障市场化运作机制,对饮食类等保质期较短的救灾物资和医疗卫生物资,县发展改革、卫生健康部门与当地大型医药公司(门店)、商场、超市等合作开展应急物资协议储备,建立市场化保障机制。今年以来,连平县投入401万元加强了物资储备工作。目前,全县储备卫星电话29部、冲锋舟19艘、橡皮艇27艘、救生衣2600件、各类抢险编织袋8万个及各类抢险物资、器材、设备,为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提供了重要物资保障。

救灾工作中,应急救援队伍是提高灾害事故应对能力的重要支撑。连平县在加强本级各部门应急力量建设的同时,积极推进乡镇、村(社区)应急力量建设,加快建立健全应急救援力量体系。交通、公路、水务、生态环境、供电、工商信等有关部门的专业抢险队伍,负责全县道路、桥梁、水利设施损毁,环境污染及通讯、电力、供水中断等抢险抢修工作;县消防救援大队,公安局特警、巡警大队和民兵应急分队作为县级救援突击力量,在强化相关救援训练的同时,还加强了日常战备工作,确保遇到突发事件能随时拉得出、用得上;各镇则将现有护林员、村辅警、民兵应急分队队员、消防员、水管员等力量整合起来,组建乡镇级综合性救援队伍。截至目前,连平县共建立抢险救援队伍19支1158人。其中,县级抢险救援队伍6支共324人,各镇抢险救援队伍13支共834人。

同时,连平县进一步完善军地沟通协调机制,应急部门与县人武部、武警连平中队、当地驻军每半年定期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完善抢险救援协同体系;鼓励支持社会团体组建专业化救援力量,县应急管理部门与社会救援力量建立组建备案、定期联系、联席会议、业务培训、签订救援协议等机制,以便加强对社会救援力量的管理和调度使用。

除了储备应急物资、强化队伍建设,建设避难场所、开展预案演练也是减灾工作的重要内容。连平县充分利用公园、广场、城市绿地、学校、体育场馆等已有设施,陆续改扩建、新建一批应急避难场所,满足辖区内居民紧急避险和临时安置等需求。在应急避难场所、关键路口等位置,还设置有应急标志或指示牌,张贴应急疏散路线图,方便群众快速应急避难。

以练为战提升能力 全面筑牢安全防线

“乡亲们,洪水来啦,赶快向安全地带转移!”村干部在各个自然村不断地来回跑,一边敲铜锣一边大喊,村里的广播也在反复响起警报声……

2021年5月15日,一场别开生面的防汛实战演练在连平县田源镇水西村上演。此次防汛实战演练立足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围绕监测预警、决策指挥、避险处置和应急救援等防汛工作的重点、难点,总结洪灾处置经验教训,完善工作机制,规范处置流程,严格落实县镇村各级三防工作责任制,完善防范应对措施,强化群众防灾避险意识,进一步提升连平县防汛应急救灾能力,全力打好今年防汛减灾“主动仗”。

此次演练由连平县三防指挥部主办,县应急管理局、县气象局、县消防救援大队、田源镇政府联合承办,县、镇、村共150多人参加了演练。演练以模拟连平县受强降雨导致河流水位上涨为背景,县三防指挥部根据气象情况迅速启动防汛应急响应,其中,田源镇部分村庄受洪水侵袭,发生山洪地质灾害,形势严峻。

演练中,水西村洪水自动预警系统发出洪水预警后,村干部立即组织人员转移,通过敲锣、村广播、拍门入户等形式通知群众及时前往高地避险;消防救援队员驾驶冲锋舟救援2名被洪水围困群众脱险,并对水淹区域进行搜救,确保危险区域群众全部安全转移;在应急避护场所,参与救援人员全力做好群众情绪安抚和安全管控等工作,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临时住处、有病能得到及时治疗”。整个演练现场紧张有序,各应急工作小组协调配合,全部受灾群众安全转移并得到妥善安置,险情解除。

此次演练,较好地检验了基层监测预报预警、会商研判、决策指挥、隐患排查、安全管控和应急救援能力,提升了连平县的防灾能力。

■组稿/本报记者 谭绍丁 特约记者 谢鑫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