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新区农林水务局
为新区高质量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力量
如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日前,江东新区农林水务局局长赖伟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新区农林水务局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扛起责任,聚焦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绘就绿美江东画卷,推动新区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向好。
据了解,今年,江东新区春耕粮食播种面积约3.4万亩。结合新区实际,新区农林水务局持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切实提高农业产能,着力装满“米袋子”、充实“菜篮子”和“果盘子”,坚决守好粮食安全底线,抓好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
赖伟锋表示,将严格落实好农民种粮收益保障政策,推进高标准农田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巩固撂荒耕地复耕复种成果,确保粮食生产稳面积、稳单产、稳总产。抓好畜禽、蔬菜等重要农产品供给,加强生产情况调度和质量安全监管,深化产销衔接和产品流通,积极推广优质品种种植,提升果品质量,打造一批颇具特色的精品水果生产示范点。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江东新区持续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累计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03家,家庭农场9家,培育市级农业龙头企业7家,引进1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今年,新区农林水务局将聚焦“百千万工程”,坚持用工业思维发展现代农业,统筹提高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现代化水平,推动农业产业提质增效,为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新区农林水务局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为导向,构建现代农业体系,持续强化项目储备,重点协调现代农业生态科技产业园等项目落地实施,吸引涉农企业落户。以水果、中草药、岩茶、双坑土鸡等产业为切入点,培优做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支持扩大生产规模,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壮大特色农业产业,探索创新都市型现代农业路径。以农业为基础,融合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健康养生等新业态,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促进“三产融合”发展。
今年,全省范围掀起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新高潮。赖伟锋表示,将深入践行“两山”理论,实施绿美江东生态建设“六大行动”,围绕“二山二路二带二点”,突出江东特色,奋力推动绿美江东生态建设开好局起好步,打造生态文明发展新标杆;同时,聚力乡村发展、建设和治理,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不断激活乡村振兴“动力引擎”。
新区农林水务局将紧抓“江东越王·文道”“江东爱廊·碧道”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推进“四旁”植绿活动,营造乡村绿化美化亮化景观带,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坚持富民强村导向,扎实推进农村“五变”,力争农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大幅增长,为新区高质量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力量。(本报记者 张平 特约记者 廖志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