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新区投资建设服务中心:
打造优质高效招投标环境
江东新区投资建设服务中心将如何贯彻落实江东新区实体经济提效年工作推进会精神,实现高质量发展?近日,江东新区投资建设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黄智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江东新区投资建设服务中心将紧紧围绕江东新区工作部署,主动作为、主动担当、主动服务,加强与项目业主单位的沟通,严格执行招标投标法规制度,确保政府投资项目及时挂网、顺利开标、按时建成,为江东新区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致力打造优质高效招投标环境,助力江东新区高质量发展一直是江东新区投资建设服务中心的重要目标。黄智伟表示,该服务中心自成立以来,聚焦主责主业,管理好政府投资项目,做好政府投资项目招投标工作,为江东新区多个城市提质项目落地铺好了道路。如江东新区柏埔河“爱廊·碧道”工程项目,该项目于2019年11月挂网招投标,围绕生态环保和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进行设计,融合生态经济、文化景观等要素,建设内容涵盖水环境治理、水安全提升、景点营造、生态科普宣传等。建成开放后,此地成为网红打卡点,还入选了2021年“广东十大最浪漫碧道”,不仅带动流量经济,土地价值也得到极大提升。
“江东新区柏埔河‘爱廊·碧道’,只是江东新区特色生态人文长廊建设的开始。”黄智伟介绍,江东新区东江东岸碧道工程(紫金桥至胜利大桥段)已于2021年3月挂网招投标,目前,该项目正在全力推进之中。东江东岸碧道工程有望把江岸边的文旅资源串珠成链,成为江东新区又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在东江边上的“三江”交汇处,河源的“城市客厅”、水陆联动的滨江都市经济带正逐步形成。
此外,市委、市政府出台了《河源市贯彻落实国务院〈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实施方案》,形成了6方面33项133条具体措施,聚焦重点领域,采取扎实有力措施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
“这次政策针对性强、力度大,我们要真正吃透政策,最大限度发挥政策红利,服务企业要服务到点子上。”黄智伟说,相关政策提出,要加大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力度,落实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府采购政策,政府采购工程根据项目特点、专业类型和专业领域合理划分采购包,积极扩大联合体投标和大企业分包,降低中小企业参与门槛。同时,还要在招投标领域全面推行保函(保险)替代现金缴纳投标、履约工程质量等保证金,鼓励招标人对中小微企业投标人免除投标担保。
黄智伟表示,将认真落实外地建筑企业在江东新区落地成立子公司政策,用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外地建筑企业投资落地,并借助外地建筑企业优秀的管理模式和人才队伍等,助力江东新区建筑行业发展;为外地建筑企业与本土建筑企业提供合作平台,鼓励外地建筑企业施工项目分包给本地建筑企业,实现资源互相利用,优势互补。同时,为了扶持本地建筑企业发展,还会积极鼓励本地建筑企业积极参与政府项目投标,帮助企业走出困境。(本报记者 梁驱远 特约记者 余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