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县区新闻 > 江东新区

高铁来了 江东新区加速腾飞

2021-12-10 17:10:00 来源:河源日报

f7a1ecf0f9c1a7f1af6a4d781db8142a_1210037_001_01_s.jpg

□ 江东新区城市起步区

883abf3ec17a73ebc1bb402ba01b50eb_1210037_001_02_s.jpg

□ 12月3日,赣深高铁进入满图试运行阶段,媒体记者试乘高铁。

220425224daa87720ddbcfbc012272c9_1210037_001_03_s.jpg

□ 赣深高铁河源东站 本报记者 肖斌 摄

今天,赣深高铁正式开通,结束了河源不通高铁的历史,也意味着江东新区进入高铁时代,江东人民的出行方式就此改变。

翘首以盼,一朝梦圆。赣深高铁的开通,将加速和放大都市经济圈同城效应,推动江东新区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经济圈”。同时,赣深高铁将推动各区域协调发展,开启区域经济的“内循环”,催生新区经济发展新格局。

铁脉蜿蜒,幸福升级。位于江东新区辖区内的赣深高铁河源东站站房以“展翅高飞,扬帆起航”为设计理念,寓意加速腾飞。接下来,江东人民可以直接在河源东站乘坐高铁,直达广州、深圳、惠州、东莞等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真正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经济圈”,极大地缩短了江东新区与粤港澳大湾区的时空距离,老百姓的幸福感进一步提升。

【新起点】 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经济圈”

在赣深河源东站乘坐高铁,到惠州约15分钟、深圳约40分钟、香港约54分钟,大大缩短了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时空距离,意味着江东新区与粤港澳大湾区形成“一小时经济圈”。

可以预见的是,高铁将加快中心城市引领的大区域板块和沿线地区的共融共建共促共赢,缩短时空距离,加快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时空融通,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给区域发展创造更多的经济增长点。

依托赣深高铁开通,江东新区高标准建设高铁新城,增强融“圈”、融“湾”、接“链”意识,积极发展枢纽经济,扩大高铁效应,吸引要素聚集,促进金融、商务、旅游、康养、居住等业态快速发展,构建完善的高铁经济产业生态圈,建设“站城一体、业态融合”的“融湾”“融深”枢纽门户,形成“一江连两核”的城市发展新空间。

【新改变】 依托高铁优势发展旅游等特色产业

赣深高铁正式开通的好消息让不少河源人激动不已。“我们村距离河源东站就几百米,以后傍晚乘高铁去深圳、广州,跟朋友吃个宵夜再回来都不成问题。” 江东新区临江镇年丰村村民刘嘉勇笑着说,高铁开通后,出行越来越方便,会有不少外出乡贤回乡创业做电商、做旅游,村里的人气将会越来越旺,生活也将越来越好。

刘嘉勇毕业后就回到家乡工作,他所在的临江镇年丰村距离河源东站不到1公里,高铁沿线下穿道路部分工程位于年丰村。他认为,高铁将带来大量的人流,年丰村作为离高铁非常近的村庄,在发展旅游、电商等产业方面具有天然优势。

据介绍,年丰村有一个中草药种植基地,村里有意向将该基地发展成可观光的旅游种植基地,村里还规划将附近的山体建成文化公园,不仅供村民休闲,也可以供游客游览。此外,江东新区柏埔河碧道工程也有部分在年丰村,景色优美的碧道也是可游览的景点之一。未来,年丰村计划将各种资源整合起来,依托临近高铁的区位优势,发展特色旅游业,带动更多村民致富奔康,村民也对此充满期待。

【新机遇】 融入粤港澳大湾区驶入发展“快车道”

火车一响,黄金万两。高铁,被誉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腾飞的“脊梁”。

赣深高铁是京九高铁最南段,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十三五”重点建设项目。赣深高铁的建成通车,实现广东“市市通高铁”目标,助力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对推动江东新区全域全面“融湾”“融深”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赣深高铁贯穿江西赣州与广东河源、惠州、东莞、深圳等地,正线全长436.37公里,设计最高时速350公里。全线共设14个车站,我市境内有河源东站、河源北站、龙川西站、和平北站。

其中,河源东站位于江东新区临江镇迎客大桥以东约2公里处,与迎客大道相交,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架空层面积14200平方米;采用线侧下式站型,中段为两层,两侧为四层;设计年发送旅客近期500万人次、远期700万人次;最高聚集人数2500人,远期高峰小时发送量2300人。河源东站站场规模为2台6线,设岛式站台2座,设到发线6条(含正线2条);预留广河规模为2台6线,惠河城际2台4线。

勤劳淳朴、敢拼敢闯的江东人民,正鼓足干劲、奋勇作为,狠抓高铁开通带来的千载难逢机遇,拥抱更加美好的明天。

【新期待】 

以高铁新城改变未来城市形态

高铁将促进旅游、工业等沿线产业的升级,推动沿线城市规划重新布局。“黄金大动脉”沿线会形成一个又一个“产业走廊”,江东新区将利用这个机会,以高铁新城改变未来城市的形态。

河源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江东新区的发展,赋予新区的定位是河源实施都市经济带动战略的主战场、未来城市发展的核心,河源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深圳都市圈的核心组成部分和核心功能平台,提出了依托高铁新城,改变河源未来城市形态的要求。

今年5月,新成立的河源高铁新城开发建设指挥部由市领导任组长,从市级层面高位推进江东新区以及高铁新城的发展,足以见得市里对此的高度重视。

【新格局】

全力培育壮大高铁经济

抓住赣深高铁开通的重大机遇,江东新区将积极对接高铁联动传导,打造有利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生产要素转移的集聚区。

高铁的开通将加快促进两个合作区与新区人流、物流、资金流的互联互通,为新区主动参与、全面融入两个合作区建设创造了“一小时经济圈”的交通优势。

江东新区党委书记孙宇红表示,赣深高铁的开通,让江东新区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这注定了江东新区要挑起“融湾”“融深”门户的担子,江东新区将探索综合开发、产城一体、业态融合的高铁经济发展的路子,下好江东发展的四盘棋:即打造产业集聚的高地、高端服务业的金地、青年创业的基地、休闲康养的福地。

江东新区牢牢抓住两个合作区和高铁开通叠加带来的重大历史机遇,增强机遇意识、进取意识,积极拥抱合作区、拥抱大城市、拥抱高科技,全力培育壮大高铁经济,为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充分对接两个合作区的资金、人才、技术等发展优势,取长补短,使新区成为两个合作区的城市功能互补区。

□ 组稿:本报记者 张平 特约记者 余浪 通讯员 陈敏□ 摄影 :本报记者 冯晓铭(除署名外)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