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县区新闻 > 江东新区

江东新区临江镇: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2021-06-21 09:33:58 来源:河源日报



■临江镇桂林村推进主村道扩宽、亮化及绿化工程等民生项目建设,得到村民广泛好评。

■位于临江镇的江东新区柏埔河碧道,水清岸绿,生态优美,成为老百姓休闲游玩的好去处。

■临江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图为江东新区乡村振兴“标兵示范村”——临江镇桂林村。

■临江镇大力推进高铁新城组团和产业起步区组团开发建设,全镇经济社会呈现加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核心提示


旗帜是方向,也是力量。在江东新区临江镇,党的旗帜高高飘扬在最前沿,不论是疫情防控、抗洪救灾,还是经济社会发展、基层治理,党建工作成为引领临江镇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临江镇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全镇干部群众凝心聚力谋发展,全镇党员干部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凝聚党群合力,大力推进高铁新城组团和产业起步区组团开发建设,重点项目征地拆迁、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建设、乡村振兴和党的建设等各项事业有力推进,全镇经济社会呈现加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夯实基石筑“堡垒” 擦亮基层党建“底色”


根深则叶茂,本固则枝荣,筑牢基层党组织建设这个根基,是一项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临江镇坚持把党建工作作为主责主业,把加强党支部建设作为重点工作,大抓基层,大抓支部,认真落实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着力在规范化建设、党建全覆盖、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等方面开拓新思路、寻找新突破,不断推进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相融共促。


同时,该镇健全完善镇党委全面领导基层的工作机制,加强各村居“两委”班子建设,推进城市和企业领域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提升新兴领域党建工作质量,巩固提升软弱涣散村整顿成果深入实施“头雁”工程、党员先锋工程,开展“云端上的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大力推进省定贫困村创建“抓党建强治理促脱贫谋振兴示范村”,把各党支部打造成为更加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 据了解,年丰村通过党建带动,软弱涣散整顿成效不断提升,已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实现了后进变先进的目标。


党支部规范化建设也全面推进,特别是各村居党支部的议事决策、工作规程、“三会一课”、台账资料等党务村务不断完善,对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集体经济组织、村务监督委员会的领导更加有力,与群众的联系更加紧密,非公企业党建摸排和组织建设“双同步”工作全面完成。


2020年,临江镇发展“两新”党组织12家,镇党校、各村(居)党群服务中心和“五小”场所建设不断完善,“腾讯为村”认证村民4378人。


队伍壮大了,思想不能散。此时,凝心聚力众志成城,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该镇一直把党风廉政建设摆在突出位置,认真落实“两个责任”,坚持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并重,坚持学习教育和监管惩处并举,大力推进人才队伍建设,2020年发展新党员17人、吸收入党积极分子26人、开展谈话提醒16人次、处理违纪党员3人,营造干事创业担当的浓厚氛围。


担当作为干实事 凝心聚力促发展


夏日时节,东江河畔的柏埔河碧道碧水悠悠,今年春节建成开放的滨江生态景观长廊,黄花风铃木、粉色樱花等次第盛开,游人在这里打卡拍照、漫步休闲,领略生态景观之美。


滨江生态景观长廊的蝶变,是临江镇镇、村干部和施工团队干实事的缩影。临江镇负责征拆工作的一名党员干部介绍,为充分与群众沟通对接,以真诚换理解,“5+2”“白+黑”成为了常态,经常进村入户与群众面对面讲政策、谈发展,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反复做通群众思想,抢时间要效率,最终用努力赢得了群众的支持,签订了一份份征拆合同,有力推动了“河源未来城市发展核心”加快建设。


在全镇党员干部的努力下,2020年,临江镇完成土地征收189.6万平方米、房屋征收51栋1.1万平方米,全面保障了重点项目的建设用地,有力推动了高铁新城、205国道改线、柏埔河碧道、景观长廊、高铁新城二片区、产业园起步区加快建设。深河科技园项目启动建设,高铁新城组团累计签约项目11个、产业园起步区组团累计签约项目42个,产业发展集聚增效。


“十三五”时期,临江镇实体经济发展迅速,辖区内累计签约项目53个,动工投产项目26个,投产工业企业8家,经济规模迅速壮大,有力推动江东新区打造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平台加速成型。


同时,临江镇抓住并入新区的重大历史机遇,围绕高铁新城和产业园起步区两个组团,大力推进征地拆迁和项目开发建设,“十三五”时期,累计完成土地征收900万平方米、房屋征收215栋5万平方米、拆除“三违四抢”建筑13万平方米,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宽,全面保障了高铁新城和产业园起步区开发建设。此外,临江镇创新思路,以物业置换等方式,积极推进征地项目生产生活留用地的商业开发,落实被征地农民就业帮扶措施,让村民变居民,土地变物业,着力解决农民失地后的生活出路问题。


紧紧围绕国家、省、市、区重点项目建设要求,临江镇全力配合推进赣深高铁、高铁东站综合交通枢纽、深河人民医院、国道205改线、柏埔河碧道、东江东岸生态景观长廊、老临古路改造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高铁新城和产业园起步区内的现代交通路网正在形成。


与此同时,临江镇还以“零容忍”态度狠抓土地管控,采取日常巡查、白天强拆、夜间执法等措施,加大巡查频次和力度,以严纪律、铁手腕,严厉打击“三违四抢”行为,切实规范用地行为,坚决维护项目规划范围内的用地建房秩序。


聚焦改善民生基础设施,临江镇实施圩镇街道升级改造和排水排污工程,完成胜利桥、光凹桥、花坑桥等危桥改建工程。


数据显示,临江镇高望片区自来水升级改造工程投入1000万元;农村集中供水工程投入1200万元;临江镇街道升级改造和排水排污工程投入2400万元;高铁新城高望片区排水改造工程已动工建设,累计投入资金3500万元。


据了解,截至2020年,临江镇高望片区自来水升级改造全面完成,全镇完成了“村村通”自来水工程,老百姓饮上了新丰江自来水。积极推进高铁新城社区居民委员会的设立,社会管理更加科学合理,启动中心幼儿园迁建工作,新建了卫生院高望分院医务楼,就业服务、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征缴、征兵等工作全面完成。


“十三五”时期,临江镇新建10间村级标准化卫生站,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面落实,农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解决。新建了村级文化广场16个,镇、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全面完成,临江镇获评市级文明镇,10个村获评省级民主法治村,胜利、桂林、年丰、联新、禾坑5个村获评省级卫生村,胜利、桂林,年丰、光凹4个村获评市级文明村。


平安临江、法治临江建设扎实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全民禁毒工程深入开展,各类矛盾纠纷调处率达95%以上,社会治安进一步好转。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理机制不断健全,森林防火、食品药品安全等工作有力有效,人民群众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此外,临江镇党员干部勇担当,第一时间奔赴疫情防控、抗洪救灾一线,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去年初,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打响以来,临江镇党委指导督促各村居成立疫情防控临时党支部,发动200多名在家党员投身于防疫一线,与三人小组一起编成92个小网格,构筑了联防联控的严密防线,有力维护了群众生命安全,并经常走进企业、商户、学校等场所,扎实开展宣传、摸排、防控等工作。


强化党建引领 推动乡村振兴


临江镇坚持把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贯穿于乡村振兴工作全过程,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大力实施南粤党员先锋工程和“头雁”工程,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积极培养和发展党员和后备干部,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为乡村振兴和镇域发展构建“党建引擎”,临江镇积极发挥各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大力实施党员先锋工程和“头雁”工程,积极培养和发展新党员,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在各村党支部大力号召下,党员以身作则、率先示范,带头自行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积极参与文明户评比活动,营造了良好氛围,带动了周边群众的积极性,推动村庄面貌实现了整体改善,一个个有颜值、有内涵、有特色的美丽宜居新家园不断显山露水。


据了解,截至2020年,临江镇“三清三拆三整治”“厕所革命”、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任务基本完成,累计拆除破旧泥砖房1268栋19.3万平方米,累计清理垃圾、杂草、杂物超过8万吨,建设“四好农村路”30多公里,新建10座村级污水处理站,配备阳光垃圾屋235间,配备保洁员110名,成功创建4个美丽宜居村、6个干净整洁村,农村环境面貌显著改善。


产业兴则乡村旺。临江镇认真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有益经验做法,在发展养鸡、种植荔枝等传统产业基础上,找到适合本地特色的产业发展新路子,投入800万元,在胜利、桂林、光凹、年丰等4个村建设超过800亩的中草药材种植基地,种植金丝皇菊等品种,目前收成较好,预计每亩收益可达3000元至5000元。


另外,通过帮扶单位出资参与江东新区产业园分红政策,临江镇帮助有劳力贫困户在2017-2022年期间每年人均获得4000元的分红收益。同时,在桂林村实施“致富带头人+贫困户+电商”模式,打造农村电商销售平台,为贫困户发展短平快的种养业提供了销路。


据悉,临江中小学研学基地建设项目目前正在施工建设,预计10月1日完工对外开放,项目将打造集农业、教育、旅游、文化等为一体的户外活动体验中心,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将为临江镇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组稿:本报记者 张平 特约记者 俞俊翔 通讯员 叶廷操


■摄影:本报记者 冯晓铭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