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新区消费扶贫月启动
扶贫产品进深圳获订超240万元
■江东新区扶贫产品让嘉宾纷纷驻足品尝 雷宇烁 摄
○本报讯 见习记者 雷宇烁 记者 黄世军 特约记者 廖志良 “双坑土鸡,真土、真香”“越王山峻风光美,雅色水果惹人醉”……21日,新区消费扶贫月启动仪式暨扶贫产品走进深圳专场推介系列活动在深圳市消费扶贫中心举行。
消费扶贫成效显著
现场订单额超240万
活动现场,来自新区临江镇桂林村、胜利村,古竹镇雅色村、双坑村的省定贫困村代表上台讲话,为本村扶贫产品代言。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国家开发银行深圳市分行、深圳广电集团、深圳报业集团等4家深圳单位代表与省定贫困村代表现场签约,用爱心行动帮贫困户纾困解难,助力脱贫攻坚。根据现场初步统计,此次深圳单位代表采购扶贫产品订单金额达240.2万元。
签约仪式后,现场嘉宾还巡馆参观。雅色葡萄、双坑土鸡、无花果、桂林村土鸡蛋、胜利花生油等特色农产品,让与会嘉宾纷纷驻足。省定贫困村代表也向现场嘉宾谈起了扶贫产品的运营模式。
“江东新区的水好、空气好,孕育了葡萄、花生、土鸡、鸡蛋等地道的农产品,质量非常好。”深圳报业集团驻雅色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龚正东说,由于今年的疫情原因,雅色村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与深圳报业集团合作,依托团购平台“小团团”,运用直播手段,深入田间地头,向珠三角等地的市民展销扶贫产品,销量十分不错,后续还有不少订单跟进。
据悉,今年以来,新区借助线上线下融合销售的强大推力,打通了扶贫产品销售渠道,解除了贫困户发展产业的后顾之忧,搭建了一台“永不落幕”的扶贫展销会。例如在2月参加广东省消费扶贫月活动;在4月参加河源消费扶贫展;在8月成立了江东新区消费扶贫专班,组织企业参加广东省脱贫攻坚展;在9月参加深圳绿博会等。接下来,新区将在“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创新机制”上持续发力,与深圳广阔消费市场对接,有效降低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力促实现战疫战贫“双统筹、双胜利”。
全区建64个扶贫项目
贫困户增收成效明显
近年来,江东新区将产业扶贫作为增强贫困地区内生发展动力的重要抓手,累计投入资金超4000万元,建成产业扶贫项目64个,规划建设了新区产业园、葡萄园、无花果种植基地、中草药种植基地、双坑土鸡、桂林扶贫电商等扶贫产业项目,带动贫困户219户907人,带动贫困户年均增收约4500元/人。涌现出了雅色葡萄、双坑土鸡、无花果、桂林土鸡蛋、胜利花生油等一大批特色扶贫产品。新区10家企业加入河源市消费扶贫企业协会,申报广东省农业龙头企业1家,申请扶贫产品认定3家企业6种产品。
记者还了解到,目前,新区4个省定贫困村全部达到脱贫出列标准,并完成脱贫出列程序;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05户1480人全部达到省定脱贫标准,并完成脱贫退出程序。贫困群众收入大幅提升,新区有劳动能力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6年5680元增加到2019年15785元,年均增幅29.11%。省定贫困村集体收入由2016年的1.75万元增加到2019年的21.93万元,年均增幅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