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县区新闻 > 和平县

和平以多元化供给、规范化管理、信息化服务为抓手

优化升级服务“供给侧” 全力编织养老“幸福网”

2025-02-26 15:51:28 来源:河源日报

○本报讯 记者 叶春雨 和平县把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以多元化供给、规范化管理、信息化服务为抓手,持续优化升级长者服务“供给侧”,全力编织养老“幸福网”,努力实现全县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推动参保扩面,按时发放待遇。持续深入开展“社保服务进万家”活动,加强社保政策宣传解读,扩大社保覆盖面,保障新业态就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等群体享受社保公共服务。2024年,全县参加养老保险(含企业职工、城乡居民、机关事业单位)约24.93万人,发放养老保险待遇约95150人。同时,同步调整社保养老金,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待遇人均增加144.55元/月,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待遇人均增加92.08元/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提高到220元/月。

推动多支柱养老,优化养老保险体系。围绕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立足社保职能,在养老第一支柱方面,开展“社保服务进万家”,组建三人小组,到248个村居开展社保政策宣讲和提供社保上门服务,推广个人养老金,鼓励更多城乡居民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转至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或参加更高水平的缴费档次,促进基本养老保险提质增效。目前,已通过社保精准参保扩面系统成功扩面1148人。在养老第二支柱方面,积极协调县人社局、县财政局等部门,研究解决职业年金推进过程中的困难问题,统筹加强财政资金保障,合力推进职业年金实账积累工作落实,完成做实补计息金额885.4万元。在养老第三支柱方面,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大力开展个人养老金全面实施宣传月活动,召开和平县个人养老金政策宣讲会,动员干部职工积极开户缴存。

推动社保改革,进一步提升保障能力。一是深入实施社保“镇村通”工程,健全城乡居保经办网点306个,设立大坝镇水背村、阳明镇新社村2个试点村,在234个村居配备了“粤智助”自助设备,依托“粤智助”终端提供“自助办”服务,积极推动11项低风险高频率社保服务事项延伸到镇村,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即可办理社保业务。二是深入推动社保经办数字化转型,推进50项社保业务进驻县政务中心服务大厅、76项社保事项网上办,实现业务“一窗通办”“一网通办”。同时,用好共享数据,定期与司法、检察院、法院、民政等部门开展数据比对核实工作,加强对人员基础信息和生存状态核验,避免错发、多发待遇。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