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县区新闻 > 和平县

和平以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为引领

擘画乡村振兴新样板

2022-12-14 09:48:45 来源:河源日报

○本报讯 记者 梁昕 特约记者 朱景优 近年来,为建设美丽乡村,推动乡村振兴,持续有效带动农民经济收入,和平县积极加快“阳明客乡、温泉小镇”和“入粤首镇、十里竹海”两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建设环境整洁、乡风文明、宜居宜业的新农村,擘画乡村振兴和平新样板。

全长15公里的“阳明客乡、温泉小镇”乡村振兴示范带,目前建成项目主要有“三园一泉”(大坝镇水背村的葡萄园、百香果园,高发村的猕猴桃园,汤湖村的温泉旅游),沿线特色产业已逐步串珠成链、串线成片,产业引领美丽乡村建设步伐持续加快。

据了解,为解决销售渠道较窄、产业规模化程度不高等问题,“三园一泉”项目将在现有基础上,由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牵头,通过深圳帮扶等方式,推动与深圳的商超企业合作,拓宽销售渠道;推动土地流转,继续推动撂荒耕地土地流转,提升行政村集体农业用地使用效率,解决当前产业用地不足困境;在现有“三园一泉”发展基础上,培育龙头企业,推动和平县古树森林康养旅游开发公司、水背村横峰种养合作社、高发晨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荣佳国韵温泉度假村提升产业发展辐射能力。

上陵镇翠山村竹制品加工基地是和平县“入粤首镇、十里竹海”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的重点项目,也是和平县依托生态资源优势撬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典型代表。“入粤首镇、十里竹海”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全长15公里,目前已完成农房风貌提升985栋,建成四小园约100余个,沿途景观风貌大大提升,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村民幸福指数明显提高。除了已有的上陵镇翠山村竹制品加工基地项目外,正在积极探索上陵镇竹产业与公白镇花卉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让公白花卉产品“穿上”上陵竹制品的精美“外衣”。

为推动上陵镇竹制品加工产业与公白镇德福花卉产业的融合发展,和平县将建立健全上陵镇竹产业发展与公白镇花卉产业发展沟通对接机制,成立工作专班,统筹推进合作发展模式,定期组织召开碰头会议,协调研究解决产业发展推进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翠山竹制品的加工基地新购置设备的投入使用和林地流转也会进一步加快推进,进行企业生产优势整合,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推进产业升级,完善林道等基础设施,争取早日形成竹产业规模化聚集效应;逐步强化技术创新,积极组织镇村干部、竹制品基地技术人员到全国各地竹制品加工生产基地调研,学习先进经验,不断创新竹制品加工理念和技术。

和平县将以两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为引领,积极推动全县乡村振兴,坚持县、镇、村三级联动发力,充分汲取两条县级示范带建设的成功经验做法,引导和带动各镇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突出发展特色产业,着力推进17条镇级示范带、4个美丽圩镇示范镇、45个美丽宜居村庄建设,充分调动各方力量投入示范带项目建设的积极性,高效高质推动17条镇级示范带建设,有效形成示范带带动效应,广泛宣传和带动广大群众参与示范带建设和产业发展。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