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县区新闻 > 和平县

和平要求全力抓好抓实农业农村和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工作

奋力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2021-09-23 09:41:08 来源:河源日报

○本报讯 记者 叶春雨 特约记者 朱景优 近日,和平县委书记邓卓文先后到大坝、上陵、合水、彭寨等镇,专题调研农业农村和撂荒耕地复耕复种等工作,要求各镇各有关部门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状态、敢闯敢试的斗志,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努力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奋力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连续两天,邓卓文先后到大坝、上陵、合水、彭寨等镇,深入了解全县农业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的具体情况。

调研期间,邓卓文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全县农业农村和撂荒耕地复种工作情况汇报,并对下一步重点工作进行部署。

邓卓文指出,和平县的农业农村有基础、有特色、有前景,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紧紧抓住“双区驱动”“双城联动”和两个合作区建设、赣深高铁通车等有利时机,坚定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信心决心,奋力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邓卓文要求,要突出规划引领,推动实现农业产业规模化。坚持“规划先行”理念,结合现有产业基础,因地制宜规划农业产业发展片区,实现规模化、差异化发展。一要建设好“一地两园”,系统规划灯塔盆地和平片区6个镇的产业规划,高质高效建设并利用好猕猴桃和腐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平台集聚作用,大力推进优势产业特色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二要谋划好“四大片区”,即打造中部都市农业发展示范区、北部农旅生态康养示范区、南部优质水果种植示范区、东部优质水稻种植示范区;三要打造好“六个万”基地,即以下车镇和一村为核心的万亩猕猴桃种植基地、以彭寨镇马塘片为核心的万亩优质稻种植区、以青州镇为核心的万亩茶叶种植基地、以大坝镇水背村为核心的万亩百香果种植基地、以合水镇为核心的万亩油茶种植基地、以贝墩镇为核心区的万吨腐竹生产基地,全力做大做强和平特色农业产业。

要突出土地流转,推动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要以撂荒耕地复耕复种为契机,探索以镇为单位成立合作社,引导农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特别是农业龙头企业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代耕代种、联耕联种及托管等方式,承接复耕地、撂荒地、新增耕地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土地规模化流转。同时,要抓好农村土地制度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大力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盘活利用空闲农房及宅基地等闲置建设用地,着力推动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让农民享受改革红利。

要突出产业园建设,推动实现农产品标准化。要高质量、高标准建设好猕猴桃和腐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谋划好百香果、油茶等现代农业产业园,按照“选好一个项目、建立一个标准体系、形成一个龙头、创立一个品牌、带动一个产业”的思路,大力引进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以工业化的组织模式、品质化的生产方式、市场化的营销模式,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标准化。

要突出三产融合,推动实现农业生产效益化。一要创新体制机制,探索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实现循环增值、梯次增值、全链增值;二要加大扶持力度,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做大做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三要注重资源整合,围绕猕猴桃、腐竹等优势特色农产品打造重点产业链,贯通生产、加工、销售,融合农业、文化、旅游,推动一产接二连三,打造农业全产业链。

要突出乡村建设,推动实现农村环境景观化。一要坚持规划先行,以点带面、分重点推进乡村振兴,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实现县镇村功能衔接互补;二要完善基础建设,不断夯实农村硬件基础,提升农村发展的吸引力和承载力;三要狠抓环境整治,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打造一批视觉美丽、内涵美好、体验美妙的美丽休闲乡村。

要突出人才建设,推动实现农业队伍专业化。一要念好“育”字经,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队伍;二要念好“引”字经,积极引进专业化水平高、技能强、组织协调能力好、会操作农用机械的专业人才充实到乡村人才队伍;三要念好“留”字经,让农村的机会吸引人、让农村的环境留住人。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