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镇梅径村
产业发展促脱贫攻坚 党建引领助乡村振兴
■梅径村党群服务中心及文化广场
■梅径村贫困户开办的养鸡场
和平县阳明镇梅径村基层党组织治理有创新、有成效,精准扶贫工作有特色、有亮点,村党支部带领 村“两委”成员积极履行职责,以党建引领全局,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强力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近年来,梅径村脱贫攻坚成果日益丰硕,致富奔康美好蓝图渐渐绘就,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提升,由原来的农村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村、相对贫困村,蝶变成为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点。
梅径村曾是省定贫困村,由深圳市福田区梅林街道办和福田区国库支付中心挂钩帮扶。扶贫工作队驻村4年来,在福田区驻和平县工作组的强力领导下,与村“两委”齐心协力,带领村民开发建设村茶叶基地和光伏发电站、发展生态养殖场等项目,因地制宜“真扶贫、扶真贫”, 2019年梅径村贫困户人均年收入达到了11894元,摘掉了“穷帽子”。
通过加强党组织建设,梅径村把党建引领融合到各项事业中,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基本实现了水泥硬底化工程“户户通”,饮水安全“家家有”,公共服务设施得以完善和进一步提升。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充分,村集体收入越来越高,贫困人口全部实现稳定收入,贫困村、贫困户均申请出列,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本报记者 张平 叶春雨
特约记者 朱景优
摄影 本报记者 冯晓铭
发展特色产业
带动村民脱贫奔康
茶叶是梅径村特色种植产业,每年的采茶季节,村民们上山采茶,由村委控股公司保底收购。目前,梅径村已连片种植茶叶70亩,带动全村的农户种植茶叶350亩,每亩产50多公斤。梅径村党支部委员叶角耀告诉记者,按当地的价格来算,每一年的收入就有40多万元,可以给村民带来很可观的收入。2019年梅径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369元,村里的贫困户人均收入达到了11894元,村集体收入21万元以上。
梅径村驻村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队长张国洪尝试把“深圳模式”带到梅径村,指导村委成立并控股和平县韵梅有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移植’并不是单纯地将深圳模式搬到梅径。”张国洪说,“经过一年多的探索,梅径村集体经济发展已经逐渐摸索出一条发展特色产业的道路。”
村民们通过投票,选举出村里会种茶、会养鸡、会办企业的能人叶角耀挑起管理重担。公司以“农业公司+基地+贫困户(农户)”的帮扶模式发展生产,茶叶产业取得效益后,一方面以分红的方式逐年向贫困户“输血”助其脱贫,另一方面辐射带动有劳动能力贫困户及村民种植生产和销售茶叶,不断增强自我致富的“造血”能力,助村民脱贫。
在村里茶叶加工厂工作的贫困户罗寄生介绍,摘一季自家种的茶叶,有15公斤左右,收入3000元。在茶叶加工厂加工茶叶,罗寄生每天有100元收入。今年春节后,村里还帮他安排了一个公益岗位,负责给村里打扫卫生。致富奔康,罗寄生充满信心。
此外,驻村扶贫工作队还通过“公司+农户+基地”的模式,结合该村有40多户村民养“温氏鸡”,能人多、条件好的特点,已经整合20亩以上土地建设高效现代养殖基地,推动梅径村和阳明镇其他2个省定贫困村产业基地项目落地。
张国洪说,村里投资200万元建设的两个现代化高效养鸡场,由公司负责经营管理。张国洪算了一笔账,村里每年单养鸡一项就可新增20万元以上的村集体收入,2020年后,预测梅径村集体经济收入每年有40多万元以上。
村容村貌换新颜
乡村振兴显成效
村民们陆续脱贫,村集体经济逐渐壮大,驻村帮扶干部和村“两委”着力改善村里的人居环境,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提升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在张国洪和村委干部的推动下,梅径村建成我市首个乡村法治主题公园。公园不仅配备健身器材,还通过法治文化石刻的形式,充分发挥公园法治文化阵地传播法律知识、营造法治氛围的作用,增强法治宣传教育的渗透力、影响力,推动“法律进乡村”“法律进社区”常态化,真正实现了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法治大餐。
此外,梅径村还创新思路,建设古村客厅公益项目。径背围龙屋古村客厅公益项目,主要通过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让乡村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同时动员社会各方资源并利用互联网公众筹款传播的方式,参与到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的行动中来。项目筹集资金120多万元,目前已峻工。
项目负责人介绍,建设该项目主要是为了重现古村客厅百年辉煌,重集乡音乡味,留住乡土乡愁。通过深圳市福田区帮扶单位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动员多方力量参与到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的行动中来,让乡村文化遗产得到保护,成为精准帮扶与新农村建设示范的创新亮点。以后,古村客厅还将集茶艺制作宣传、农耕文化展示、地方美食、民俗文化等为一体,打造新农村建设示范点。
此外,梅径村还善于强化组织建设来推动各项工作。去年11月,梅径村在市区设立全市首家村级流动党员管理站,建立健全流动党员的日常教育管理机制,促使流动党员正确行使党员权利,履行党员义务,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梅径村始终把党建挺在攻坚克难最前沿,发挥村党员干部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打造一支能干事、会干事、善干事的村“两委”班子。通过推进省定贫困村党建标准化建设,发挥党员在疫情防控、脱贫攻坚、抗洪抢险等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将村党群活动中心打造成党的扶贫政策和各项工作的主阵地,力求将党建贯穿于村委开展各项工作的全过程。
同时,梅径村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作用,通过评比最美文明家庭等活动,利用法治广场宣传阵地,在村巾帼志愿团队的带领下,开展“守法规,讲道德,爱家园”主题活动,大力营造“人人讲道德,个个守法规,事事讲规矩,老幼爱家园”的浓厚氛围。疫情防控期间,梅径村党员、妇女、学生、村民志愿者等组成坚强防线,守护全村老百姓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