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县区新闻 > 高新区

产教深度融合为河源制造业再添“新引擎”

2025-09-24 11:30:06 来源:河源日报

近日,河源理工学校与乔丰科技、西可通信两家企业共建的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和电子信息“厂中校”正式揭牌,这是我市推动职业教育改革、服务“制造业当家”战略的一次生动实践,也意味着我市产教融合从“牵线合作”迈入“共生共赢”的深水区,为高新区乃至全市产业发展提供“新引擎”。

与传统产教融合方式不同的是,学生由原来的“校中厂”培养转变成了“厂中校”培养。这不仅仅是一种模式上的创新,对于学生而言,可以在毕业实习前就能熟悉企业研发、生产等一系列流程,而且这种“学习即实践,毕业即上岗”的模式,精准击中了职业教育“纸上谈兵”的痛点,为学生实现从理论到实战的转化提供了“黄金通道”;对企业而言,这更是一场着眼于未来的人才战略投资,为自身的高质量发展储备了核心竞争力。

记者了解到,在入读智能制造产业学院的学生中,已有4人被选入企业的研发部门,可以进行跟班学习,将来根据双方意愿充实企业研发力量。从更宏观的视角看,河源国家高新区在此过程中扮演的“推广员”和“服务员”角色至关重要。政府不再是旁观者,而是积极的引导者和服务者,通过搭建平台、整合资源、出台政策,为校企深度合作提供了更优沃土,这也更有利于构建以电子信息、水饮料及食品、机械与模具三大产业为主导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当然,美好的蓝图刚刚展开,挑战依然存在。如何确保“双导师制”不流于形式,真正实现优势互补?课程如何紧跟日新月异的产业技术变革?如何让学生在获得娴熟技能的同时,也能夯实可持续的职业发展基础?这些课题需要长期探索。

职业教育只有真正“扎根产业、对接企业”,才能培养出“用得上、留得住、发展好”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我们期待,在“车间里建立的学院”能真正成为驱动河源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其探索出的“河源经验”也能为更多地区所借鉴和复制。(王亚娇)

    上一篇:更好更优服务全国物流业
    下一篇:没有了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