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健(广东)饮食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陈英建深耕餐饮业18载
见证高新区发展
■本报记者 邓燕琴 特约记者 聂燕民
米健(广东)饮食服务有限公司是河源国家高新区市场监管部门评选的放心消费承诺单位之一,其负责人陈英建是参与、服务、见证河源国家高新区发展变化的一员。
创办高新区第一家餐饮店
昨日中午,刚到饭点,位于河源国家高新区万绿广场的三峡菜馆就坐了七八桌客人,服务员上茶、点单、上菜,忙而不乱。三峡菜馆是河源国家高新区最早且经营最久的一批餐饮店之一,其经营者陈英建在河源国家高新区创业18年,见证了河源国家高新区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
2005年,万绿广场第一批商业楼刚建好,陈英建和妻子从朋友口中得知“这里要建一个工业园”,因此萌生了创办一家餐饮店的想法。为了调查以后这里是否适合开餐饮店,陈英建在高新区蹲点3天,去每家工厂调查用工情况。“我们去了龙记、永勤、东益等公司,了解到他们是购地建厂做生产的,不是单纯建个厂房做物业的,说明会有许多员工,未来发展有潜力。”陈英建表示。
说干就干。3个月后,陈英建在河源国家高新区开的第一家餐饮店营业了。“当时我们店面在装修,外面的马路也在修,对面阳光城和篮球场都是一片空地,我们是河源国家高新区开的第一家餐饮店。”陈英建妻子说。
不久,陈英建开了第二家餐饮店,一家人全部搬来河源国家高新区,两个孩子也在这里上学。他们的店也从万绿广场陆续开到科技七路、高新二路,现在有三峡菜馆、江畔鱼舫和禧荟酒家,企业的成功得益于河源国家高新区的发展。河源国家高新区成立以来,陆续落户300多家企业,沿着滨江大道、兴业大道、兴工大道三条主干道,从北向南,一路发展。
餐饮店生意越来越好
“以前我们怕过节,现在我们盼过节。”陈英建说,10年前的河源国家高新区是一个刚起步的传统工业区,缺乏休闲娱乐设施和场所,员工们下班或放假了,纷纷“逃离”园区,选择去市区或者其他地方逛街、消费、娱乐,“当时我们做餐饮服务行业的最怕过节,假期店里的客流量甚至会减半。现在的河源国家高新区完全不一样了,我们盼过节,因为过节生意会更好。我见证了河源国家高新区的发展变化。”陈英建表示,尤其近几年来,河源国家高新区的餐饮、酒店、商超等配套一应俱全,滨水公园、江滩公园和白鹭岛公园的开放,大大提升了河源国家高新区的城市品位。这不仅留住了本地企业员工 ,还吸引了市区和外地游客,这让他的餐饮店生意越来越好。
18年来,陈英建扎根在河源国家高新区稳步发展,他的三峡菜馆也成为了高新区广大员工经常来聚餐的好地方。问及在河源国家高新区坚持18年的“秘诀”,陈英建说既要炼“内功”,也要靠“东风”。“内功”是他们坚持诚信经营,以品质服务客户,每年还外出学习不断更新菜品;“东风”则是抓住了河源国家高新区发展的机遇,并顺势而为。当前,河源国家高新区掀起了做厚做实制造业家当、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热潮。陈英建表示,将深耕餐饮业,提升服务品质,为广大创业者、劳动者在河源国家高新区兴业就业贡献力量。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