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县区新闻 > 高新区

向高而攀、向新而创,在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再攀高峰、再立新功

河源国家高新区跃居全国百强

2023-03-09 11:42:45 来源:河源日报

d6b52010a8a8923630777ff209aa703b_0309007_001_01_s.jpg

■河源国家高新区打造了东江边上的滨水、江滩、白鹭岛公园。图为市民群众在江滩公园休闲游玩。

fb617c4ad39749d6ab1eb7be7f0a115a_0309007_001_02_s.jpg

■河源国家高新区与深圳南山区共建的产业园引进了众多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高新技术企业

c68bbff6ac7079a4c3c6559dc8123c6e_0309007_001_03_s.jpg

河源国家高新区的国家级孵化器内,聚集了深大湾区(河源)研究院、河源数字经济技术创新中心(鹏城实验室河源节点)等重大科研创新平台。

核心提示

近日,科技部火炬中心通报2022年度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结果,河源国家高新区排第99名。河源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与去年持平,实际进位6位,成功迈进国家高新区百强行列,连续六年实现争先进位,自2015年被评为国家高新区以来,排名进位42位,幅度位居全省第一。

近年来,河源国家高新区的排名不断进位,发展的质和量也在不断提升,这正是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综合成效的体现。从指标看实质,河源国家高新区的“综合质效和持续创新力”指标排名全国第74名,“开放创新和国际竞争力”指标排名全国第76名,“结构优化和产业价值链”“绿色发展和宜居包容性”指标进位超20位,体现了河源国家高新区在产业质量、绿色发展、科技创新、国际竞争力等方面提升较大。

从最初的“工业立区”,到如今的“坚持制造业当家”,河源国家高新区始终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部署要求,艰苦创业、担当作为,踔厉奋发、真抓实干,肩负起当好全市经济发展、产业发展、创新驱动排头兵、先锋队的职责使命,与南粤大地发展同频共振、同心同向,走出一条具有河源国家高新区风采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当下,面对新的肯定,立足新的起点,河源国家高新区底气十足、信心满满、使命在肩,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拼劲、创劲、干劲,以“四个年”活动和八大攻坚战为抓手,聚力做大做强千亿级百亿级产业集群,打造千亿级国家高新区,推动高质量发展开创新局。

■组稿:本报记者 邓燕琴

特约记者 聂燕民

张立

通讯员 冯淑平

■摄影:本报记者 冯晓铭

综合质效不断提升

河源国家高新区的“综合质效和持续创新力”指标在全国国家高新区中排名第74名,比2021年进步了32名,前进的动力源自园区经济发展稳步提升、产城融合逐步突破、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绿色发展成效明显、开放合作扎实推进等。

据了解,河源国家高新区全口径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持续攀升,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500亿元关口,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投资、工业用电量等指标增速居全市前列。2022年,河源国家高新区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发展环境,深入实施产业集群打造攻坚年、产业空间拓展突破年、管理服务质量提升年“三个年”活动,干成了一批大事、破解了一批难题。全年引进超亿元项目35个,高新技术企业总量115家,还被评为省级加工贸易产业转移园、省级节水标杆园区、科技部火炬中心火炬统计工作先进单位,2家孵化器在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评价中获评“良好”等级。

河源国家高新区是我市经济增长主引擎。现有规划面积33平方公里,从面积来看,河源国家高新区只是“小块头”,但从经济贡献和城市发展来看,却是我市名副其实的经济增长主引擎。河源国家高新区以占全市千分之二的占地面积,实现了全市三分之一以上的规上工业总产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和外贸进出口总额,“小块头”有“大贡献”。

创新动力持续增强

河源国家高新区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和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着力在创新主体培育、创新平台打造、创新人才引进等方面下功夫,以科技创新引领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打造河源创新高地和制造业人才集聚地。

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国家高新区R&D经费投入、研发人员占比、发明专利申请数和授权数等,这些事关研发经费、高端人才等高水平创新资源的数据都在增加,也是河源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和创业活跃度提升的缩影。

创新主体加速汇聚。2022年,河源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完成科技创新主体培育工作,41家企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15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成功入库,增长10.3%,两者数量占全市比重均位居前列。同时,大力实施企业培育计划,推动21家企业获评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5家企业通过创新型中小企业认定,入选瞪羚企业4家,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创新主体培育成效明显。

创新平台加速构建。近年来,河源国家高新区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科研院所创新合作,推动重大创新平台提质增效。国家通讯质检中心进一步提高了5G终端的测试能力水平,广工大协同创新研究院中试基地已具备对外提供芯片设计技术等公共服务能力,省科学院河源研究院推进企业工作站、产业技术联盟等工作助力企业转型升级,深大湾区(河源)研究院引进4个创新团队促进科技成果在河源落地转化,河源数字经济技术创新中心(鹏城实验室河源节点)形成了人才综合服务保障体系,广师大河源研究院围绕重点产业开展高价值专利培育布局项目。创业孵化载体建设不断完善,深河金地创谷孵化基地提质增效,已引进科技孵化项目29个。

创新人才日益集聚。河源国家高新区致力于打造制造业集聚地、人才高地,2022年引进“雁归源”人才、候鸟型人才600多人,引进或柔性引进博士、硕士研究生等高学历人才100多人,高级专业技术职称、高技能人才100多人。各层次人才团队和人才在科研创新平台、企业技术研发中心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产业集群提档提能

又“高”又“新”是党中央、国务院对高新区提出的要求。“高”是高水平,“新”是新技术。多年来,河源国家高新区紧紧立足又“高”又“新”的标准,形成了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代表的三大主导产业,当好全市经济增长、工业发展、创新驱动的主力军、排头兵、尖子生,在踔厉奋发、担当作为中开创新局,交出了属于河源高新区的高质量答卷。

2022年,河源国家高新区的“结构优化和产业价值链”指标排名,比2021年度进位21名。进步的背后离不开其在三大千亿级百亿级产业集群打造上下的大力气、重功夫。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河源国家高新区立足产业这一主责主业,坚持制造业当家,围绕打造千亿级电子信息产业和百亿级食品饮料与水经济产业、机械与模具产业集群,不断引进强链、补链、延链项目,深入开展企业服务,建立政策服务体系,营造良好产业生态环境。目前,三大主导产业产值占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的80%以上;高成长企业不断涌现,企业的效益和贡献度提高,企业增加值率达24.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数和注册商标数增加;高价值产业链逐步形成,2022年净增高新技术企业数28家,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比提高到62.3%,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比达到78.1%;园区入选国家级信息终端设备制造创新型产业集群。河源国家高新区的产业规模能级持续扩大,产业价值链提升明显,产业集群打造加快集聚成形见效。

绿色发展赋能宜居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坚守环保红线,在高水平保护中实现高质量发展。河源国家高新区走好绿色发展道路,赋能园区经济发展,打造宜业宜居宜创的幸福园区,不断增强国家高新区的发展魅力。

2022年,河源国家高新区的“绿色发展和宜居包容性”指标排名比上年进位22位。近几年来,河源国家高新区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绿色园区”“省级节水型标杆园区”,形成绿色发展赋能宜居惠民的良好局面,在促进产城融合、生态环保、绿色发展等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得到了工信部、科技部的肯定。在经济发展方面,河源国家高新区始终严把项目准入、审批关,严把环保治理监管关,污水管网实现市政道路全覆盖;被工信部授予“国家级绿色园区”。在产业减排增效方面,河源国家高新区的单位增加值综合能耗较低,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占工业增加值的比例仅为0.0837吨标准煤/万元,园区二氧化碳排放“零”增长,排名靠前,园区绿地率较高且逐年增长。在幸福园区打造方面,河源国家高新区坚持“以产为主,产城融合”发展思路,不断改善生产、生活、生态环境,中央活力区基础设施建设、白鹭岛公园等陆续建成开放,宜居宜业水平不断提升,从业人员逐年增加,职工薪酬逐年增长。

开放步伐越发坚实

河源国家高新区坚定走好开放创新步伐,“开放创新和国际竞争力”指标排名全国第76名,进步明显。从2015年起,河源国家高新区出台实施创新驱动和人才优先发展等系列政策,推动激励企业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提升。据了解,河源国家高新区鼓励区内企业“走出去、引进来”,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园区企业设立境外研发机构及境外产学研合作增多,企业参与或主导制定国际标准增多,企业技术引进力度加大。据统计,河源国家高新区设立境外研发机构(含境外孵化器)、获得境外注册商标或境外发明专利授权、当年新增主导制定国际标准的内资控股企业数实现新的突破。园区外籍常驻人员和留学归国人员逐年增多;企业参与或主导制定国际标准、企业获得境外注册商标或境外发明专利授权增加;营业收入中高新技术企业出口额占比、出口总额中技术服务出口占比、营业收入中企业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和境内外产学研合作经费支出占比均有明显提升,排名靠前。

开局之年再攀高峰

全国高新区综合评价排名的稳步提升,将进一步激励河源国家高新区担当作为,向高而攀,向新而创,全力打造千亿级国家高新区,实现又快又稳高质量发展,在探索中国式现代化河源实践中攀高峰、立新功。今年初,河源国家高新区就拿出了“开局就开跑”“起步即冲刺”的劲头,全力以赴抢时间、抓项目、大招商、拼经济,实现“开门红、开局旺”的目标,在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中争先进位。

河源国家高新区将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坚持制造业当家,深入实施“产业集群打造攻坚年、产业空间拓展突破年、主平台申报建设攻坚年、管理服务质量提升年”活动,大力开展产业集群能级提升、招商引资、省级主平台申报建设、产业空间突破、项目建设提速、创新人才协同发力、国企改革、产业环境提升八大攻坚战,当好全市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先锋队和排头兵,为建设幸福和谐美丽河源作出高新区贡献。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