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高新区全力提升产业园区用地效益
高质量发展之路擘画园区美好未来
核心提示
河源高新区作为全市工业发展的龙头,始终坚定不移做好产业发展工作,并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肯定。9月28日,市政府在河源高新区召开全市产业园区用地整治提升现场会,河源高新区作为全市的先进典型在大会作经验分享。市长何国森高度评价了河源高新区产业用地整治提升工作的有效措施、先进经验和显著成效,对高新区工作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鞭策。
抢抓“双区”建设机遇,全域全面“融深”“融湾”,河源高新区由于接近粤港澳大湾区的地缘优势,拥有着区域优势、产业集聚优势、产业配套优势,处于城市发展的机遇期。如何让有限的土地资源优势转化成发展优势?河源高新区必须坚持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原则,提升园区产业用地效益,破解产业用地难题,加速盘活闲置低效用地,走产业高质量发展道路,擘画园区美好未来。
【整治成效】精准出击提升817亩产业用地使用效率
处置批而未供、供而未用用地,提升闲置低效土地使用效益,是推动产业发展,向未来要效率、要空间的重要环节。河源高新区按照市政府的专项工作部署要求,迅速制定了《河源高新区产业园区用地整治提升行动工作方案》。河源高新区将在三年内完成园区整治提升存量产业用地5950亩的目标,其中第一年完成2000亩,在园区中心区、深河A区、明珠工业园区等辖区范围内开展清理,清理范围分为批而未供、供而未用、低效、可提升四大类产业用地,进一步挖掘盘活存量土地资源,提升产业园区用地综合利用水平,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建立产业项目快速落地机制,推动河源高新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河源高新区已完成盘活批而未供土地288亩、供而未用土地356亩、低效用地和可提升产业用地173亩。
批而未供产业用地是指经依法批准土地征收或农用地转用未实施供地、且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产业用地的土地。近年来,河源高新区通过不断完善园区各项惠企政策、加大企业服务力度,招商引资成效进一步凸显,引进了尚雷仕、红苹果家具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批而未供的情况得到较好解决。据了解,截至目前,河源高新区已完成盘活批而未供土地288亩,含河源碧优选饮用水、昌硕科技、科峤精密机械等一批产业用地。其中,河源碧优选饮水生产项目正在加紧建设,预计2022年3月投产,预计年产值约16.8亿元,年纳税约8000万元。
供而未用产业用地是指已实施供地但未动工建设的用地。河源高新区针对已出让用地,建立“一企一档”,督促企业动工建设,严格按照出让合同全程监管,建立违约责任追究制度,结合建设用地动态监管系统,对每个项目进行全程管理,做到动工前提醒督促,加快规划、施工报建审批程序,层层压实责任主体。目前,河源高新区已完成盘活供而未用土地356亩,包括润业公司、东方硅源、红棉乐器、碧海科技等产业项目。
盘活低效工业用地旨在释放发展潜力,引导企业主动引入新项目、新投资,盘活存量建设用地,让企业自身获得发展机会,也让新项目解除土地“紧箍咒”,实现多方共赢。今年以来,河源高新区全力盘活闲置低效工业用地,从“政府主导、企业配合”和“企业主导、政府服务”两方面入手,分类制定了低效用地处置办法,多部门、多举措联合行动,做到精准盘活、一企一策、触动企业。截至目前,河源高新区引导企业自主引入项目,或招商引入投资,完成盘活低效用地和可提升产业用地173亩,含新勇艺科技园、金丰模塑等产业项目,有的用地是通过股权转让或资产拍卖取得所有权进行盘活,有的用地是通过政策鼓励、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方式,企业加大投资对未使用土地再开发再建设进行盘活。其中,施达沃收购了易普机械项目,星系源收购了欣南通讯项目。
目前,施达沃、星系源已经完成相关手续进入了动工建设阶段。施达沃科技公司是一家瑞士跨国品牌公司,专注于A类隔热防火玻璃生产及研发,在防火系统、隔热防火玻璃行业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大量产品用于出口海外。施达沃项目总投资3亿元,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达5亿元以上。星系源科技公司是一家集设计、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生产经营消费电子、新能源、自动化设备、物联设备等产品 ,产品远销全球各个国家,该公司收购欣南项目,占地约4.6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6亿元,项目全面投产后预计年产值达8亿元以上。
【提升举措】坚持“四个着手”推动工作
坚持从招商引资上着手
河源高新区坚持从招商引资上着手,以市场化手段解决用地难题。一是加快引进好项目、大项目。园区通过不断完善各项惠企政策和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营商环境水平,招商引资成效进一步凸显,引进了卓翼科技、今麦郎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二是加快盘活一批老企业。对出让意愿较强的企业,组成招商骨干入企开展对接服务,帮助企业牵线招商转让;对于空地较大、开发价值较高的,由下属国企直接对接企业洽谈依规收购;对于有意愿发展但实力不足的企业,鼓励企业建设标准厂房出租或引进合作伙伴共同开发,招商队伍大力协助企业招商。据了解,河源高新区正加大盘活用地项目的招商优惠力度,对于“工改工”项目给予“一事一议”招商政策优惠。三是加快深河A区预留用地招商引资工作。河源高新区正按照市委市政府推进水产业园的工作部署,下定决心全力推动深河A区1020亩项目预留用地招商引资工作。对于低效用地的企业或倒闭停产的企业,河源高新区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引进企业以资产收购或股权转让的方式,有效盘活用地,积极利用市场化方式推动用地提升,促进园区转型升级。
坚持从法律法规上着手
河源高新区坚持从法律法规上着手,走司法途径破解历史遗留问题。一方面,对于老企业和产业用地存在违反招商合同、土地出让合同或国家土地相关法律法规的,通过政府职能部门下达行政通知、行政处罚;聘请专业律师下发律师函,倒逼企业加快开发提升用地。对出让意愿不强的企业,组织谈判队伍上门洽谈,讲明政策、辨明利害、表明诚意,并适时按照“亩均论英雄”改革工作要求,联合相关部门进行攻坚。对进入破产程序的企业,强化与法院的沟通协作,委托下属国企或意向企业积极参与拍卖。另一方面,对于新落户项目,河源高新区通过对赌合同,严格约束了容积率为2.0-4.0,以及半年内进场动工、两年内投产、三年内全面建成的时间要求,未达到合同约定的企业将面临高额的违约款或解除合同、政府收回用地等违约责任,确保产业用地发挥高效益。
坚持从政策引导上着手
河源高新区坚持从政策引导上着手,激发企业加快发展内生动力。一方面,“一企一策”盘活用地。河源高新区深入贯彻《河源市产业园区用地整治提升行动方案》,对辖区内用地现状进行认真梳理、细化,收集整理土地及建筑面积、产权归属、经营状况、企业诉求等信息,以收购办法、推进难度、企业诉求、项目需求等为依据,对收集信息进行系统分析,形成“一企一档”,从“政府主导、企业配合”和“企业主导、政府服务”两方面入手,分类制定了低效用地处置办法,针对重点盘活企业点对点上门解读政策,专门走访一批未开发用地较大的企业,多部门、多举措联合行动,做到精准盘活、一企一策、触动企业,倒逼企业加快盘活用地。另一方面,出台政策加大引导力度。出台《河源市高新区工业项目建设奖励办法(修订)》,对工业厂房报建费进行奖补;出台《高新区老企业激发新活力实施方案》,对企业建设厂房出租引进新项目给予地方经济贡献返还奖励,通过政策引导一批有可发开空地的企业建设高标准厂房出租,提升用地产出水平,例如中创、新勇艺、维图、冠瑞等项目。
坚持从服务企业上着手
河源高新区坚持从服务企业上着手,增强企业坚定发展的信心决心。河源高新区针对低效用地时间较长、手续不齐、规划标准滞后、容积率偏低等问题,成立了以领导班子为组长的挂钩服务领导小组,对企业(如金丰、东江化纤、顺和)开展一对一服务,每月现场办公2次以上,做细做实企业服务工作,让企业有信心增资扩产、转型升级。积极引导企业通过政府收购、新建厂房招租、引进合作伙伴和以企招企等方式盘活低效用地;建立了在建项目协调领导小组会议制度,每月召开会议研究解决项目问题,通过容缺受理、非关键要素限期后补等改革创新举措,及时处理低效用地盘活过程中的各类问题,加快企业股权转让和报建动工;招商队伍全程做好服务对接,为企业做好手续代办等服务。
■本报记者 邓燕琴 特约记者 聂燕民 通讯员 李梓静 黄莹
施达沃科技有限公司 是一家专业从事研发、生产、销售防火玻璃系统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收购了易普机械项目,总投资3亿元,项目分为二期建设,一期将于2021年12月竣工投产,项目全面投产后预计年产值达5亿元以上。左图为易普机械项目现状,右图为提升后的施达沃科技项目效果图。
星系源新能源公司 是一家专业从事研发、生产和销售消费电子、新能源、自动化设备、物联设备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收购了欣南通讯项目,总投资6亿元,用地面积4.6万平方米,全面投产后年产值预计达8亿元以上。左图为欣南通讯项目现状,右图为提升后的星系源新能源项目效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