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县区新闻 > 高新区

河源高新区又签手机行业大项目投资50亿

硬核项目卓翼科技达产后年产手机1.2亿部

2021-04-27 11:43:11 来源:河源日报

■河源高新区管委会与深圳市卓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举行项目投资合同签署仪式

■卓翼智造(河源)项目一期建筑面积10.2万平方米,计划今年10月投产。

“通信电子产品巨头”“投资50亿元,年销售收入100亿元”“年产手机1.2亿部,用工2万人”……这些是描述昨日签约落户河源高新区的卓翼智造(河源)项目的关键词,该项目由深圳科技企业卓翼科技投资建设。这意味着深圳牵手河源再结高质量硕果,硬核项目加盟助力河源高新区产业腾飞,这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刻,值得被写入高新区发展史。

4月26日上午,市会议中心举行了深圳市卓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卓翼科技)项目投资合同签署仪式,市、区领导与企业嘉宾共同见证深圳卓翼科技和河源高新区喜结良缘,这不仅是高新区的喜事,也是河源市的大事。这一刻,不论于河源高新区,还是于卓翼科技,都意义非凡。

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丁红都,市长林涛,市领导黎意勇、刘渤、张和志;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孙锋,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刘大荣以及市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和高新区领导班子成员参加签约仪式,与卓翼科技董事长陈新民及公司有关负责人一同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

作为深交所A股上市企业、深圳工业500强,卓翼科技实力之雄厚、规模之庞大、效益之优良,实属河源高新区近年来招商引资项目中的佼佼者,是河源高新区近年来单体投资最大的电子信息企业,将成为引领河源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又一龙头企业,项目在河源达产后,将年产手机1.2亿部,助力河源高新区2025年突破手机产量2亿部,必将为园区产业升级和未来腾飞注入硬核动力。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开启之年,也是河源深入推进“示范区”“排头兵”和“两个河源”建设的关键阶段。河源市把实现千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全面建设珠江东岸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和环珠三角新兴产业集聚地作为重要发展目标,在这重要的历史时期,卓翼科技项目的落户无疑是一股强劲动力,强有力推动这一目标的实现。

【巨头来了】 助力高新区冲刺手机产量2亿部

刚刚签约落户河源高新区的卓翼智造(河源)项目由深圳市卓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卓翼科技创始于2004年,2010年3月在深交所挂牌上市。成立17年以来,卓翼科技始终专注于从事通信、计算机、消费类电子等3C产品的研发、制造与销售。在移动终端、网络通信、智能家居、可穿戴、自动化及消费产品领域,卓翼科技向全球客户提供设计、开发、生产、技术支持等优质服务。

如今的卓翼科技在全球拥有约1.5万名员工,在深圳、厦门、西安、武汉设有研发中心,在深圳、天津设有两个高度自动化的生产基地。2015年起,卓翼科技在美国硅谷设立技术服务公司,重点扶持跟卓翼科技产业方向吻合的创新公司,已通过一系列专业管理认证,具有相当高的专业权威性。值得一提的是,卓翼科技相继获得深圳市工业500强、南山区民营领军企业、南山区纳税百强企业、中小企业诚信榜AAA上榜企业等各项荣誉,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深圳市市级研究开发中心等。

随着公司业务需求的扩大,卓翼科技需要更大的发展空间,这就有了与河源高新区牵手合作的契机。根据签约协定,卓翼科技在河源市高新区投资建设广东卓翼智造(河源)项目,项目投资总额50亿元,达产后将年产手机1.2亿部,助力河源高新区2025年冲刺年产手机2亿部,向千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迈近。项目分二期投资,一期项目建筑面积10.2万平方米,计划今年10月投产,目前,厂房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二次装修,力争尽早交付使用。二期项目建筑面积51万平方米,规模大约是一期的五倍,计划2022年12月投产。

卓翼科技董事长陈新民表示,感谢河源市委、市政府和河源高新区管委会提供了投资兴业、合作共赢的大舞台,在接触洽谈过程中,充分感受到了河源市和河源高新区领导严谨、积极、务实、真诚的风格和态度,为企业在河源发展腾飞增加了无限信心。项目的建成将为卓翼科技加强产业链上下协同,降低供应链成本,提高规模经济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卓翼科技将全力推动项目落地,早日投产,将项目打造成为广东省内唯一生产基地,助力河源高新区打造千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根据预测,卓翼智造(河源)项目全面达产后预计年销售收入不低于100亿元,预计年纳税额不低于3亿元,用工规模将达到2万人,不管是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都非常巨大。毋庸置疑,卓翼智造(河源)项目的落户,必将带动一批上下游企业落户河源,进一步壮大电子信息产业规模。

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关键在制造业,重点也在制造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丁红都、市长林涛反复强调推进全域全面“融深”“融湾”、推动“示范区”“排头兵”和“两个河源”建设,大力发展实体制造业,尤其做好实体制造业大项目的招商。这一签约证明,河源高新区用实实在在的项目成果落实了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

【全力服务】 全员靠前以一流水平全力服务企业

卓翼科技作为移动智能终端制造领域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一直处于行业前沿地位,现在又迎来了深圳国资资本注入,更是如虎添翼、未来可期。

项目来了,服务好不好,事关企业未来发展好不好,河源及高新区必将以一流的水平做好服务工作。

自今年初步接触后,双方展开了密集的考察和高层洽谈。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丁红都多次关心推动,市长林涛会见该公司高层,市委常委、副市长、深河指挥部总指挥刘渤积极推动,副市长刘东豪专门率队考察,河源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孙锋、管委会主任刘大荣和卓翼双方多轮次深入考察,双方合同谈判磋商11次。

为做大电子信息产业堆头,河源高新区坚持招大商、招好商,严招商、准招商。为此,河源高新区就卓翼科技落户事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8次,班子成员、相关职能部门分批次赴深圳卓翼科技考察,企业方也派各类团队来高新区多轮考察,法务、财务等第三方机构提前介入反复把关。经过评估后,达成共识:卓翼智造(河源)项目投资额大、创税高,产值乐观,估计可到300亿元—500亿元,将带动关联上下游产业进驻,对河源市、对河源高新区电子信息向千亿级冲刺形成很好支撑,必将进一步擦亮河源高新区广东手机生产基地牌子。

河源毗邻珠三角,距离广州、深圳均在180公里左右,河源高新区作为河源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主阵地、主引擎,在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外溢的趋势中越发凸显优势。河源高新区拥有良好的营商环境、坚实的产业基础以及有力的政策支持,是一片适合投资兴业的热土。卓翼科技项目的落户,既是其对自身发展的升级探索,也是对河源发展的肯定和信任。

一纸“媒约”,就是一家人。河源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孙锋表示,河源高新区将提升项目落户服务水平,安排专人进行跟踪服务,大力推进项目建设,及时了解项目困难并解决。河源高新区一定会珍惜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珍惜社会各界和广大股东的期待,瞄准目标,携手并肩,共同努力,帮助卓翼智造(河源)科技加快建设、早日达产、发挥效益,为高新区“二次创业”、高质量发展、加快迈进千亿级园区和全国高新区百强行列注入强劲动力,为“示范区”“排头兵”和“两个河源”建设作出贡献。

【产业成效】 成为广东第四大手机生产基地

卓翼科技作为电子通信产业的前沿企业,它的加入将大大提升河源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的产业能量和规模等级。

河源高新区已成为全省手机生态栖息地,电子信息产业在全省占有重要位置。这是因为河源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一以贯之支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壮大。特别是自主政河源后,市委书记丁红都大力推动中兴通讯项目进度,关注帮助中兴通讯渡过难关,大力支持河源高新区引进头部企业卓翼科技,多次为河源高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把脉会诊,更加坚定园区的发展信心。

丁红都在河源高新区调研时强调“项目不怕小,就怕不扎堆”。河源高新区加强产业链招商,大力培育以手机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目前已拥有50多家涉及整机、显示屏、芯片、电池、PCB、摄像头、结构件、配件等一系列完整的产业链条,预计2021年移动通信终端产品产量达9000万部(套)以上。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坚强有力领导下,河源高新区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聚精会神壮大电子信息、精密制造、食品饮料三大主导产业,成为粤东西北地区唯一一个主导产业特色鲜明、集聚度高的产业园区。特别是在中兴通讯、西可通信、华冠科技等园区通信制造龙头企业的带动下,以通信终端研发制造为主体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不断发展壮大,超100家电子信息企业形成了基本完备的通信产业生态链条,产值328亿元,占全市电子信息产业产值的73%,占园区工业总产值比重约70%,成为河源高新区第一大主导产业,园区也因此成为了广东省第四大手机生产基地,被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评为“中国电子信息行业重点推介产业园区”。可以说,卓翼科技落户河源高新区,恰逢其时、前景可期。

【未来发展】 “八个一”链长制支撑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

打造千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河源高新区的下一个目标很明确,为此谋划了很多思路,强化产业链培育,为推动电子信息产业上新台阶而蓄能。

为进一步加快园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质量,形成完整的电子信息产业链条,构建现代化产业链供应链,推动园区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接下来,河源高新区将重点抓好三大工作。

一是围绕产业建体系强产业链。建立“八个一”链长制支撑体系,不断补链、延链、强链。“八个一”链长制支撑体系即:一个产业链发展规划、一套产业链发展支持政策、一个产业链发展空间平台、一批产业链龙头企业培育、一个产业链共性技术支撑平台、一支产业链专业招商队伍、一名产业链发展指导专员和一个产业链年度工作计划,全方位强化产业链培育。

二是围绕产业精准招商。精准制定政策措施,以中兴通讯、西可通信为龙头全面梳理园区电子信息企业配套情况,按照“缺什么就引进什么”的原则,以建链、补链、强链为目标导向,瞄准产业链链主企业、产业链短板企业、开展精准招商。对企业关注的地价、租金、税收奖补等方面给予“一企一策”的政策支持,加大招商引资政策优惠力度,壮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同时,今年河源高新区正在大力争创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广东省移动智能终端(手机)特色园区。

三是围绕产业建平台。充分利用国家通讯产品终端检验检测中心通讯产品检测服务优势,大力引进电子信息产业的研发和孵化机构,推动电子信息产业的生态建设。目前,河源高新区已先后引进广工大(河源)研究院、深大湾区(河源)研究院、叶声华院士工作站、天和半导体研究院,孵化了60多家企业,今年签约电子信息产业链项目12个,投资总额66.5亿元,预计年产值135.5亿元、年税收8.13亿元。

■组稿:本报记者 邓燕琴  

通讯员 聂燕民 邓智杰

■摄影:本报记者 冯晓铭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