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县区新闻 > 高新区

河源高新区深入推进“二次创业”

经济发展势头正劲 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2021-01-28 10:24:29 来源:河源日报

■2020年10月14日,河源高新区举行企业服务中心及市民服务中心揭牌仪式,两个中心正式投入使用。

■阿里巴巴、今麦郎、红苹果、麦格米特等一批批重大项目落地、开工、投产,河源高新区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鹏准模具于2020年投产,该公司生产的法拉利、兰博基尼、奔驰等知名车企配件从这里输向全球。

■2020年10月16日,河源国家高新区招商引资路演活动暨上市公司精准招商推介会在深圳市坪山区举办。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河源高新区全面提效破局、努力构筑新局,在奋力推动“示范区”“排头兵”和“两个河源”建设征程中走在前列的关键一年。回望过去一年,河源高新区克服疫情影响,抓住机遇、顺势而上,城市建设快速推进、产业发展可圈可点、改革开放步伐坚实,全力打造我市承接“双区”产业延伸的牵引区和引领全市发展的产业新城、科技新城。

2020年,河源高新区预计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489.5亿元,同比增长4%;规上工业增加值105.9亿元,同比增长5.6%,高于全市3.4个百分点,拉动全市增长2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76.5亿元,同比增长12.15%,其中工业投资44.7亿元,工业技改投资10.8亿元;全口径税收13.4亿元,同比增长9.4%;工业用电量10.09亿万千万时,同比增长22.7%;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6家,共118家。

阿里巴巴、今麦郎、红苹果、麦格米特……一批批重大项目落地、开工、投产,河源高新区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招商引资持续发力,新产业蓬勃发展,新动能澎湃激荡,高质量发展的步伐走得愈发坚定、稳健。

招商引资求实效

激活工业园区发展原动力

“2019年5月,我们公司生产研发基地在河源高新区落户了,我认为这是一个充满生机、活力和希望的国家级高新园区!”2020年10月16日,河源市东方硅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丘智林为河源“打call”。这一天,100多家企业代表相聚深圳市坪山区,参与河源高新区2020年招商引资路演活动暨上市公司精准招商推介会。

2020年,河源高新区招商引资成效明显,仅1月至10月,河源高新区累计接待考察团及企业90次,接待680人;外出考察项目63个;累计新引进艾佛光通、旗标文具、奥地利BECOME等31个工业项目,合同投资额121.4亿元;新动工工业项目18个,总投资46.8亿元;新投产工业项目16个,总投资22.4亿元。

这一年来,河源高新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在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没有放缓招商工作的步伐,积极采取电话、微信、视频签约等有效、创新手段,举办多场招商推介会,按下了招商热度的“起跑键”。

当年4月28日,在河源高新区春季经贸活动中,河源高新区签约工业项目14个、动工工业项目16个、投产工业项目10个,涉及产业、基础设施、民生等各类项目,30个项目投资总额超200亿元,并涉及电子信息、精密机械制造、大数据、新能源及商贸服务等多个领域。

随后,河源高新区联合深圳市南山区政府、河源市商务局、深圳市电子商会、深圳市食品行业协会接连举行多场专题招商推介会,不断扩大园区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2020年7月21日,奥地利知名企业培匡电子项目签约落户创智产业园;

2020年8月7日,深圳南山河源高新区共建产业园招商推介会举办,会上意向签约6个优质项目;

2020年10月16日,河源国家高新区招商引资路演活动暨上市公司精准招商推介会在深圳市坪山区举办。

抓招商引活水,多方发力、上下齐心。农夫山泉第二生产基地等一批优质项目建成投产,深圳南山河源高新区共建产业园一期项目封顶……招商引资取得的累累硕果,正化为一个个优质项目在河源高新区“落地生根”。

大企业纷至沓来,好项目相继落地。河源高新区正成为投资的“洼地”、创业的“福地”、发展的“高地”。接下来,河源高新区将不断夯实招商基础,扩宽招商思路,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形成有机联系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以不断加大的招商力度推动园区产业持续升级;加快建立“一区四园”联动协同招商机制,提升中心城区招商引资聚合力;谋划开展河源综合保税区专题推介招商,吸引国内外大型物流运营商落户园区;瞄准国内重点企业开展精准招商、靶向招商,补强补齐园区主导产业链;整合可用于二次招商的土地资源、厂房资源,积极推动低效企业出让并购、以企引企,盘活“僵尸企业”,加快工业用地“腾笼换鸟”,提升园区整体产业水平。

主导产业迸发活力

产业集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产业是城市经济的灵魂。目前,河源高新区基本形成了电子信息、精密制造、食品饮料三大主导产业集群,产业规模和科技含量居全市前列。2020年,河源高新区聚焦三大主导产业,引进上下游关联企业,做大做强产业链条,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打造产业聚集发展首选地,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电子信息产业链进一步完善。经过多年发展,河源高新区已落户以手机为主的电子信息企业及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约80家,中兴通讯、西可通信、中光电通讯等多个行业领头企业相继入驻、扎根落地。2020年前11月,河源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产值累计300.8亿元。

河源高新区作为全省唯一的“省级手机生产基地”“广东省通讯终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提供配套硬件支撑;广工大协同创新研究院等科技创新平台的落户,为电子信息产业向高端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高新区移动智能终端产业联盟的成立,增强了电子信息产业上中下游的联系。未来,河源高新区将继续积极承接“双区”产业外溢,在5G技术、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液晶面板、智能手机、机器人等产业模块中持续发力。

高端装备精密制造业不断发展壮大。河源市深河国际模具城内,楼房林立、道路通达,华益盛、恒大模具、鹏准模具等一批大型模具机械企业集聚于此,法拉利、兰博基尼、奔驰等知名车企配件从这里输向全球。截至2020年12月,深河国际模具城入驻模具企业52家,实现产值110亿元。为做大高端装备制造业,河源高新区将依托深河国际模具城,着力引进关键基础零部件和基础制造装备、重大智能制造装备、节能和新能源汽车、重型数控机床、激光和加工设备、包装设备等细分产业项目,力争3至5年内形成超300亿元精密制造产业规模。

做大做优做强食品饮料产业。2020年,百家鲜食品投产、今麦郎面品项目投产、农夫山泉广东第二生产基地正在建设……一批行业知名企业相继落户高新区,食品饮料产业加速发展。为了做优食品饮料产业,河源高新区将全力推动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利用丰富水资源、集中供气等优势条件,重点招引食品饮料、方便食品、膨化食品、乳制品、保健品等领域的领军企业,打造服务大湾区、辐射华南地区的高端食品饮料基地。

此外,河源高新区将依托阿里巴巴华南数据云中心,发展大数据产业;积极引入“双区”资源,借助中央活力区、综合保税区规划建设,大力构建金融、外贸、商务、物流、规划设计等产业,丰富新经济业态。作为全市承接“双区”产业延伸的牵引区,河源高新区要坚持高新引领,做大做强做优电子信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食品饮料三大产业集群,到2025年,三大产业实现产值750亿元。要以加快深河国际模具城建设为契机,建立产业生态完备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要持续做大传统食品饮料制造产业,到2025年,力争打造国家级食品饮料生产基地。要大力发展大数据、新材料、新能源三大新兴产业,全力打造环珠三角新兴产业集聚地,到2025年,三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250亿元。

深化服务不松劲

凝心聚力构建优质营商环境

2020年10月14日,河源高新区举行企业服务中心及市民服务中心揭牌仪式,两个中心正式投入使用。企业服务中心共设置16个办事窗口,为园区企业提供包括政数局、国土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高新区分局、高新区税务局4个业务部门共计329项政务服务事项,基本实现“应进必进”。市民服务中心主要办理户政业务,辖区群众办事便利度大大提升。

服务中心的启用,是河源高新区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建设的又一重大成果。近年来,河源高新区深入贯彻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出台一系列改革举措,提高政务服务水平,落实各项政策红利,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充分激发市场活力,不断增强发展动力,切实提升企业群众获得感。

在“硬环境”上,河源高新区强化规划引领,委托国内外知名设计院,对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修编,高水平规划建设高品位园区;夯实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约70亿元的22个项目陆续动工,城市滨水公园建成开放,市人民医院深河门诊部和大塘小学已投入使用;一批污水厂、应急池、污水管网等环保基础设施完工,成功创建“国家级绿色园区”;中央活力区、会议展览中心、图书馆综合体、体育馆综合体等项目建设进度加快,今年可投入使用。

在“软服务”上,河源高新区不断提高政务服务水平,推进“一枚公章管审批、一支队伍管执法”改革,承接市级经济和社会管理权限257项,政务服务事项整体审批时间缩短40%以上,平均办理时间压缩至3.5个工作日,办事效率大幅度提高;积极落实各项政策红利,2020年下拨各级政策专项资金24472.53万元,有效减轻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搭建政企银对接平台,推动工行、中行、建行等银行将更多贷款额度投向高新区,截至2020年12月,四大国有银行等金融机构共为园区88家企业发放信用贷款5.5亿元;创新搭建企业余缺用工调剂平台,帮助解决企业“有人没活干、有活缺人干”的共性问题,截至2020年12月,共有100家企业注册使用,30多家企业完成用工调剂。

打造优质营商环境“高地”,绝非一朝一夕之功。2021年,河源高新区将秉持为企业服务的宗旨,切实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加快推进数字政府建设,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内生动力。要开展做好电子证照照面信息、电子印章申办、发证事项配置、流程梳理等工作,探索通过企业投资项目备案等领域推广电子证照应用,预计今年7月底完成。要建设完善“粤商通”高新区版平台,实现涉企政务服务“一站式”“免证办”“营商通”,预计今年10月底完成。要在流程再造方面实现“一套材料、一张表单、一次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次办结”,预计今年10月底完成。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扬帆。“十四五”期间,河源高新区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对标深圳、广州等湾区城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认真落实各项惠企政策措施,着力打造同等服务水平的营商环境,千方百计利企、援企、稳企、安企。以“融深”“融湾”和链接“双区双城”为切入点,积极推进行政体制改革,主动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制度型开放引领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营造公平、透明和优胜劣汰发展环境,增创高质量发展的新优势。

■组稿:本报记者 方新苗 通讯员 聂燕民 张鑫

■摄影:本报记者 邓燕琴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