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县区新闻 > 高新区

河源首届数字经济创新论坛在高新区举行

加快数字经济发展 描绘产业腾飞蓝图

2020-11-20 10:30:11 来源:河源日报

■河源首届数字经济创新论坛在高新区举行,众多行业大咖齐聚论剑。

■郭得科

■吴益宇

■圆桌论坛现场

■撰文:本报记者 邓燕琴

■摄影:本报记者 肖斌

当前,我国正在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引导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数字经济开始向基层、向企业延伸,正在打开“下沉市场”的广阔空间,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昨日,“2020河源首届数字经济创新论坛”在美丽的滨水之城——河源高新区举行,众多行业大咖聚焦“创新河源·数说未来”主题,深入对话和交流,探讨数字经济发展前沿趋势,展望智能数字经济产业的未来愿景,探索河源如何利用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和创新资源发展数字经济,培育新产业、新业态之路。

“2020河源首届数字经济创新论坛”是“河源人才月”系列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在河源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由河源高新区、深圳对口帮扶河源指挥部、CCF广州分部、CCF YOCSEF深圳、CCF YOCSEF广州联合主办,河源广工大协同创新研究院承办。

举办此次活动,旨在引导社会各界关注数字经济、发展数字经济,为河源的数字经济贡献智慧,促进当地企业家、产业界与国内知名专家的技术对接交流,加强“政、产、学、研、用、金”全面合作。同时,吸引更多国内外数字经济领域的优秀人才、技术、项目和资本落地河源高新区,加快创新创业资源的聚合效应,推动河源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A【圆桌论坛】

河源高新区应找准定位

做大数字经济蛋糕

昨日下午,众多大咖齐聚圆桌论坛,围绕河源如何利用新基建、数字经济发展新机遇和大湾区人才及创新资源实现产业升级和弯道赶超等话题,发表了各自的观点。

河源高新区发展数字经济有哪些基础和优势?河源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陈志中介绍,河源高新区拥有产业优势——主导的电子信息产业如阿里巴巴云数据中心、中兴通讯、众拓通讯5G滤波器等有很多与5G、数字经济相关;交通优势——面临粤港澳大湾区辐射最前沿,且高铁通车后将进一步拉近与大湾区的距离;政策优势——出台了系列创新驱动和吸引人才政策;环境优势——打造对标粤港澳大湾区的良好营商环境。

河源在粤港澳大湾区整盘棋中该如何做好数字经济产业定位?高级工程师、中国工业服务联盟副秘书长兼华南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吴益宇认为,河源要找准自身定位,发挥产业优势,充分在数字经济上做文章,例如电子信息涉及半导体、装备、材料要与数字经济结合,模具产业要充分利用电子信息产业的势能,全流程向上游扩展,激发产业效应。河源广工大协同创新研究院副院长谭台哲认为,面对新基建的机遇,河源高新区在具备良好基础的前提下,要充分挖掘、利用外部创新资源,聚集人才,了解最新的发展趋势,跟上数字经济的发展浪潮。经济学博士、暨南大学特区港澳经济研究所教授王鹏认为,河源高新区在传统制造业与数字经济结合方面要进行深入思考,可以借鉴贵州等地数据产业发展的经验。同时,要花大力气,营造良好的创业居住环境,做好全国范围内的品牌推广工作,打破信息不对称的弊端,让更多人了解河源,吸引人口人才流入河源、留在河源,为河源高新区的经济发展作贡献。

B【专家观点】

科技创新2030——“国家网络空间安全”重大项目专家、CCF分布式计算与系统专委会副主任郭得科:

数据已经成为新的生产要素,是国民经济和生产关系发展非常重要的基础条件。以贵州省为例,该省以大型数据中心建设、大型数字化企业入驻等为依托,实现了经济社会较快发展。河源无论在生态环境、气候、地理优势等方面,都跟贵州有着比较接近适合数字经济发展的优势。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全国各地在大规模数据中心构建方面已经占得先机,但边缘计算产业方兴未艾,有着相当可观的发展空间。河源可以结合自身的优势,从整合三大电信运营商及相关企业算力入手,加大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力度,以极高的投入产出比,建设高效开放的数据中心、计算中心。同时,河源还可以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优化营商环境、培育相关企业,围绕“服务本土,面向周边”的战略,逐步为周边地区、企业提供高效开放的算力,打造具有河源特色的区域性计算中心,实现河源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高级工程师、中国工业服务联盟副秘书长兼华南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吴益宇:

河源作为深圳的对口帮扶地市之一,应该瞄准深圳制造基地产业向外转移的有利契机,进一步加强与深圳的产业配套。尤其随着“深河特别合作区”的逐步落地,河源要加强在产业发展、企业用工环境、营商环境、重大发展平台等方面的谋划,利用好“飞地经济”不断复制深圳的产业人才、科研和环境,打造深圳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的协同区,实现对大湾区数字经济的有效补充。

C【平台携手】

聚焦湾区

打造数字经济技术创新中心

为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建设“示范区”“排头兵”和“两个河源”战略定位,以及河源高新区打造产业新城、科技新城的目标,当天,河源市政府分别与深圳鹏城国家实验室签订“大湾区未来网络实验与应用环境”河源节点项目协议,与南方科技大学签订“河源数字经济技术创新中心”项目协议。两个项目将设在河源高新区,与河源高新区企业展开深入的交流和碰撞,推动数字经济之花在河源高新区盛开。

“大湾区未来网络试验与应用环境”河源节点项目实施过程中,深圳鹏城国家实验室将利用自身的学科优势和河源的产业基础,重点围绕河源高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需要,尤其是围绕新基建催生的数字经济发展布局,凝聚一批高端人才和创新团队帮扶河源高新区。

南方科技大学支持河源建设“河源数字经济技术创新中心”,充分利用人才、技术、成果和信息等方面的优势,积极提供各种科技信息、科技成果及人才支撑,成为推进与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资源要素共享、创新体制机制对接、创新成果转化承接、创新人才引进和培养的重要载体,以创新驱动实现河源高新区全面振兴发展,助力河源高新区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拓展区。

D【产业基础】

高新区大数据产业园

发展未来可期

近年来,河源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等重大机遇,以“双区”的高度和力度培植河源振兴发展的厚度和速度,大力推进“示范区”“排头兵”和“两个河源”建设。

以手机为主导的电子信息产业是河源高新区的主导产业,对大数据产业的发展具有天然的优势。国家战略“一带一路”、大数据发展战略,对河源高新区大数据产业发展提出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益的要求。在此背景之下,河源高新区对大数据产业园区提出了整体定位,即打造粤东西北大数据产业科技创新园区、粤东西北大数据产业孵化中心、广东大数据产业示范基地。换句话说,就是要立足河源,辐射粤东西北,面向全国。

目前,随着阿里巴巴等数字经济项目的落户和建设,河源高新区数字经济发展前景广阔,投资潜力巨大。

E【人才政策】

从高配置人才政策招贤纳才

要实现跨越发展,必须抢占人才发展先机。今天,河源国家高新区放眼全球,把远大的目光投向了决胜未来的人才战略,以至诚优厚待遇,广开招贤之路,广纳天下精英,出台了《促进人才优先发展实施意见》《创新驱动发展实施意见》《港澳青年创新创业黄金“二十三条”》等政策。落户高新区的人才除了享受国家、省、市政策以外,还可同时享受高新区额外奖励,比如:在引进高层次人才方面,对各类国家级、省级人才,给予50万元至200万元以上的科研经费、生活津贴、住房保障等各类经费补助,并配备人才公寓或发放住房补贴;在引进人才团队方面,对国家级、省级人才团队,给予100万元至200万元以上的工作经费补助;在人才培育和服务方面,对不同人才给予相应的平台和精神、物质奖励,营造良好的用人环境,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

引进高层次人才

一、对引进的院士,国家级科学家、技术带头人等国家级重要人才,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给予200万元以上的各类经费补助。

二、对引进的国家杰出青年、长江学者,获得“百千万人才工程”“青年科学家奖”“南岳功勋奖”的国家级人才,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给予100万元以上的各类经费补助。

三、对引进的省“扬帆计划”“珠江人才”“孔雀计划”等各类省级人才,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给予50万元以上的各类经费补助。

四、对引进的博士、研究生、本科生或正高、副高级职称和高级技工人才,除享受每年最高10万元工作经费外,还可分别享受每月3000元、1500元、500元的住房补贴。

引进人才团队

一、对引进的经国家相关部门认定的人才团队,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给予200万元以上的工作经费。

二、对引进的经省相关部门(含广州市、深圳市)认定的人才团队,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给予100万元以上的工作经费。

人才培育及安居工程

一、园区企业员工获得硕士及以上学历或副高级及以上职称的,分别给予5000元至1万元的学费补贴。

二、每年遴选一批“优秀企业家”“先进科研人才”“技术能手”,颁发荣誉证书,给予3万元以上奖励。

三、年薪18万元以上的高管、专业技术人员、研发检测机构人员,个人所得税高新区留成部分给予全额补助。

四、企业员工在园区内购房的,按不同学历或职称给予1万元至5万元不等的购房补贴。

五、园区企业高管来往河源与广深港的高铁车票全额报销。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