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县区新闻 > 高新区

带着学院的“精气神”去高飞

2019-08-20 22:59:45 来源:河源日报 刘锐睿

七月,凤凰花开,梧桐结籽;七月,禾黄稻熟,荷染满塘;七月,是收获的季节,也是秋播的开耕;七月的我们,无惧四载的严寒酷暑,昼耕夜训,淬火成钢,雏鹰已长大将展翅高飞。此刻,我们在喜获四年收获的同时,也将分赴四海播种新的希望,守护国家的安宁。愿即将起程的我们把在校美好的回忆留下,把学院“忠诚、精武、博识”的“精气神”带走,走好从军路,走好人生路!

四年前,刚入校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体现学校“精气神”的“忠诚、精武、博识”六个大字,字不多,但分量重。我们告别了高中三年的母校,告别了生活了18年的故土,带着多年的梦想和对未来无限的憧憬,来到远离家乡的地方,来到从军梦开启的圣殿。从应届高中生转换成一名军人,转身的一瞬,是理想的实现,是梦想的花开,但面对军营严格的管理和艰苦的训练,面对完全陌生的教学模式,我们也非常忐忑。我们不停地问自己:我能习惯吗?我能行吗?这么高强度的训练,我能适应吗?在这样反复的自我怀疑与自我追问中,我们带着“忠诚、精武、博识”开启了新兵训练的新生活。三个月后,我们用顽强的作风、坚强的意志,完成了地方青年向职业军人的质跃。

四年间,我们做到了三思方启步,百折不回头。一直把“忠诚、精武、博识”作为前进的路标和前行的灯塔,不惧严寒和酷暑,刻苦学习和训练。在教员和学长的教诲和带动下,我们在教室里勤学科学文化理论知识,在五公里跑道上浑汗如雨,在战术场上匍匐前进,在训练场上摸爬滚打。四年里,我们走好了每一步,充实了每一天:大一,夯基础,谋长远,练就过硬的军事素质,提高练兵打仗能力;大二,急奔忙,勤读写,踊跃参与大项活动,提升筹划安排能力;大三,善交际,练眼色,善于交际善读思想,拥有凝聚兵心能力;而在大四,补缺漏,筑高墙,全面学习各种知识,提高整体素质和工作能力。每一个阶段,我们一步一个脚印,稳打稳扎,我们的青春,是用热血和汗水浇灌出的明艳之花,我们的青春,是用“心、手、脚”光大了学校的“精气神”。

四年来,我们把“忠诚、精武、博识”这一“精气神”融入骨髓,收获了深厚的战友情谊。四年同窗,同学之情,战友之义,是军人意义的最好诠释。这里的大学青春没有空虚、颓废、堕落这些词,有的只是学习、训练、打磨。四年来,我们收获了坚毅的品格,永不言败、永不放弃、永往直前。四年来,高强度的军事训练,条令条例的约束,磨炼人的意志品格,教会了我们什么叫做“坚持就是胜利”,什么叫做“掉皮掉肉不掉队,流血流汗不流泪”。

四年即将过去,前方已经征召,军号已经吹响,新的征程就要开启。在这里,我们将带着学院的“精气神”再次出发。人生风华正茂的时候,18岁的我们选择了军校;从军最关键角色转换的岁月,22岁的我们将离开这里奔赴四方落地生根扎根基层。西下的太阳,明天还会升起,前路既有挑战无数,也有风光无限,但是军校教给我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它会渗入我们的骨髓,融进我们的灵魂。期盼明天的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新的征程中学习新的知识与技能,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勇于摔打自己,磨炼坚强的意志品质,锤炼当兵打仗、带兵打仗、练兵打仗的真功夫、硬功夫,把军官的十八般武艺练精。保持军人本色,关键时刻敢于亮剑。在平时就要敢于夺红旗、当标兵、争第一,特别是要在急难险重任务中经受考验。

踏征程,我将带着学院的“忠诚、精武、博识”的“精气神”去高飞。


    上一篇:“关工人”的情与思
    下一篇:走进黄姚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