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高新区启动工业科普旅游暨研学旅行系列活动
打造全省研学旅行模范基地
■5月31日,河源高新区工业科普旅游暨研学旅行系列活动在红棉乐器生产基地正式启动。邓燕琴 摄
○本报讯 记者 邓燕琴 5月31日,河源高新区工业科普旅游暨研学旅行系列活动在红棉乐器生产基地启动,为广大青少年精心准备了一份“行走”的礼物。
重点开展青少年研学旅行系列活动
近年来,科普教育、研学旅行活动逐渐被河源当地学校、培训机构接受和重视,成为中小学校科普活动的重要补充内容。以该系列活动的启动为新起点,河源高新区将联合市科协、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团市委、市教育局、弘霞客研究院等单位,组织广大青少年走进园区企业,体验一线的工业生产、科技创新、生态成果,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游。
启动仪式上,河源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孙锋等,为获评“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的红棉乐器、弘霞客研究院、农夫山泉三家企业授牌。同时,河源高新区投资促进局与广东弘霞客旅游文化投资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该企业创立以来,以研学旅行为教育方式,举办各类型科普教育活动500余场,活动参与者20余万人次,致力于让户外成为学生的课堂、让世界成为学生的教材。
合作期间,双方就工业文化旅游、科普研学高度结合的领域进行深度合作,重点开展以“走进河源国家高新区”为主题的青少年研学旅行系列活动。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整合科普旅游资源,通过开展文化旅游产品策划及设计、科普研学旅行、智慧工业旅游等方式,深度合作开发园区文化旅游资源、科普研学资源,争取三年内实现“百万游客进园区”的目标,努力将河源国家高新区打造成为全省研学旅行模范基地。
工业科普旅游事业
为“两个河源”建设写下新注脚
近年来,河源高新区大力推动工业科普旅游事业的发展,充分利用已有的生产要素和产业资源,积极培育科普型、高品位、示范性的研学旅行活动项目,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和旅游业、教育业融合发展,全力打造粤东粤西粤北地区青少年研学旅行的模范基地。
目前,红棉乐器、国家通讯终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农夫山泉、勇艺达机器人、云之彩、汉能薄膜等多家企业机构被评为省、市级科普教育基地,每年吸引超20万游客走进园区企业,大大推动了河源工业科普旅游高质量发展。
经过16年的发展,河源高新区成为建设“现代河源”的先行军。如今,河源高新区大力发展工业科普旅游事业,在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加快工业与旅游、教育等多种业态的生态融合,是建设“生态河源”的创新实践。河源高新区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高新区将大力完善基础设施,优化旅游线路,丰富科普内容,构建体验互动新平台,全力推动工业科普旅游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