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源创新实施“苗圃行动”培养计划
打造选调生培养“东源样板”
■特约记者 蓝天明 张小建
■通讯员 邱慧泽
近年来,东源坚持把选调生培养管理作为优化干部队伍结构的基础工程,创新实施“苗圃行动”培养计划,以“护苗、壮苗、蹲苗”系统培育路径,构建起思想淬炼、本领锤炼、实践历练全链条培养机制,努力把近150名储备选调生打造成一支政治过硬、能力突出、可担重任的优秀选调生队伍,真正实现了“选”之于党、“调”之以任、“生”而为民。
夯实政治根基
滴灌育好“初心苗”
筑牢信仰之基。坚持把政治素质能力提升贯穿选调生管理工作全过程,精心设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两大模块,邀请暨南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教授和资深党务工作者授课,政治理论与党性修养专题培训课程占比达50%,切实提升选调生政治判断力、领悟力、执行力。
把稳思想之舵。成立由8名党员选调生组成的省直单位选调生临时党支部,严格规范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组织前往阮啸仙故居、中共九连地委及粤赣边支队司令部旧址等地,开展“追寻红色足迹”现场教学,联合东源中学机关党委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主题党日活动,由支部讲师团成员进行专题文学讲座,推动选调生组织生活“活”起来、思想根基“实”起来。
补足精神之钙。综合运用线上、线下教育培训阵地,开设“万绿·先锋学堂”联学视频课堂,充分利用“百千万工程”人才干部培训基地、县委党校、县博物馆等5个线下“主阵地”,通过抓实理论学习、开展现场教学、推进研讨交流等模式打造高质量培训课堂,系统扩充学习资源库,全方位提升选调生综合素质与履职能力。
锤炼过硬本领
精心育壮“能力枝”
强化业务知识“基本功”。聚焦基层一线重点工作,开设“基层治理下功夫,产业发展有所为”“东源经济发展的实践与探索”等实践课程;聚焦化解矛盾纠纷、推动产业发展、组织动员群众等工作难点,邀请基层经验丰富的省市县优秀业务骨干、村党支部书记等分享“土办法”“真经验”,破解基层选调生“本领恐慌”。
赋能新媒体素养“新支点”。敏锐把握新媒体时代宣传动员新趋势,创新开展“兴村青年·东源选调生师徒计划”短视频活动,设置“政务短视频的创作与推广”特色课程,聘请专业团队讲授选题策划、拍摄技巧、剪辑软件应用、传播规律分析等,设8个镇村现场教学点进行短视频拍摄指导。同时,鼓励选调生开通个人视频号,围绕各镇村特色农业、非遗等主题发布40个短视频,带动50余名镇村干部参与短视频拍摄,助力基层选调生突破能力界限,切实提升基层干部工作创新意识。
锤炼服务大局“硬本领”。紧扣“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产业建设“大会战”等中心工作,开设“镇街公务员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职责应把握的问题”“新时代下的网络舆情分析与应对”等课程,推动选调生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激发服务中心工作的动力、提升攻坚克难的能力、增强推动发展的效力,使得选调生培养管理与中心工作同频共振、同向发力。
坚持实战实训
拔高育强“发展节”
深扎调研一线“寻真知”。立足东源“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发展需求,深入开展选调生“东源行”国情调研活动,由28名省市县三级选调生结合挂职岗位职责及东源发展需要,围绕工业、科普、文旅业、种植业、养殖业、青少年心理健康等6个课题,开展为期6个月的沉浸式调研。其间,调研组深入走访41个镇村、12所县镇中小学、27家企业,与270余名村党组织书记、企业负责人、致富带头人、教师等深入交流,全面了解情况,深挖问题根源,形成调研报告报送县委主要领导及相关职能部门,为县委科学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拓展素质熔炼“强筋骨”。创新开展选调生素质拓展活动,精心设置“趣味运动会”团队熔炼项目,突破常规训练模式,精准淬炼54名省、市、县选调生的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与科学决策能力,切实锻造一支“攥指成拳、合力攻坚”的选调生先锋队伍。
投身“百千万工程”“砺精兵”。利用“四级联动”导师制推动培训成果即时转化,配备县级领导、录用单位负责人、镇党委书记、村党组织书记作为选调生导师,组织学员分批奔赴“百千万工程”典型镇村实践基地,深度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特色产业培育、乡风文明建设等项目,在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检验学习成效、贡献智慧力量。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