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县区新闻 > 东源县

东源县开展“万绿先锋”行动助推实现“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目标

探索党建新路径 激活发展新动力

2025-07-21 16:10:39 来源:河源日报

■东源县“东江创谷”乡村振兴示范带——东江壹号驿站。通过成立“东江创谷”乡村振兴示范带临时党支部,更加高效推进了示范带建设。

■7月14日,位于市区万绿大道的半江镇“飞地”党群服务中心改造升级后正式启用。图为该中心吸纳“红色合伙人”举办志愿集市活动现场。

■东源县仙塘镇建设路社区党支部——江景湾党群服务站创新服务运营模式,让居民享受到便捷高效的服务。

■东源县委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成功打造了“大树头议事”“大树头接访”等系列基层治理东源特色品牌。图为义合镇下屯村开展“大树头议事”现场。资料图片

编者按

近年来,东源县委牢固树立党建主业意识,全面落实强基工程三年行动计划,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成功培育打造出了一批示范性强、影响力大的“万绿先锋”党建示范点,实现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确保了“百千万工程”有序有力有效推进,成绩可圈可点。为全面展示东源深入开展“万绿先锋”行动助推实现“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目标的创新举措与经验做法,本报联合东源县委组织部从今日起推出东源“奋进‘百千万工程’‘万绿先锋’在行动”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5月29日,2025年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暨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进会在广州召开,东源县作为15个进展较好的县(市、区)作了经验介绍。

从2023年成功入选首批省级典型县,斩获2023年省实施“百千万工程”考核进位类县市优秀等次,到今年初见成效评价中获得“表现较好的县(市、区)”,东源交出了一份“百千万工程”亮眼的成绩单。

这份“百千万工程”成绩单背后的“制胜密码”就是坚持党建引领——以“先锋、善治、赋能”为关键词的高质量党建成为推动东源“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提质增效的“定海神针”。

先锋:“三雁”工程夯根基激活力促发展

争取到爱心企业帮扶捐资助学,全村受助大学生200多名,资金80多万元;

凝聚各方力量参与绿美植树造林活动,筹集树苗100棵、资金5.4万元,种植苗木322棵,人居环境焕然一新;

瞄准村里传承百年的养蜂手艺,注册“山河蜜话”品牌,统一标准、设计包装,推动“土特产”向“精品商品”升级,为11户村民增收3万元,村集体经济创收13万元……

说起仙塘镇热水村党总支部委员会办的好事实事,群众如数家珍,话里话外,满是对村“两委”干部,特别是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蓝雁的赞誉。

蓝雁是东源在推进“归雁”工程中,从众多潜力初显的“雏雁”队伍里精心培育成长起来的优秀“头雁”代表。大学毕业后,他先后在企业、学校积累实践经验,2020年7月,通过东源“雏雁”工程被选聘为村级后备干部,正式回到家乡投身基层工作。凭借踏实肯干的作风,他稳步成长,于2022年4月起进一步挑起重担,担任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大雁要高飞,全靠“领头雁”;群众要致富,关键在支部。正因为选准了“领头雁”,热水村党总支部的凝聚力、号召力与战斗力持续增强,“百千万工程”各项工作在村里落地开花,以一系列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效得到了群众的点赞。

在东源,像蓝雁这样优秀的“归雁”干部还有很多,他们正逐渐成为推动“百千万工程”提质增效的生力军与主力军。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百千万工程”成效成色如何?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党员干部的执行力是关键。

为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打通基层落实“最后一公里”,东源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在健全完善坚强有力的基层组织体系与重点任务落实的同时,持续抓好“头雁”“归雁”“雏雁”工程,将一批年轻优秀、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有使命担当的党员干部、乡村创业者和大学毕业生充实到村(社区)党组织队伍中,并择优选拔为村(社区)“头雁”对象,有效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与战斗力。

为更好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东源县委持续深化“三雁”队伍建设,累计招聘2批次共182名“雏雁”,推动每个村(社区)常态化储备2名带头人后备力量,全覆盖培训“头雁”队伍,鼓励469名村干部参加学历提升班,为村干部蓄能充电;夯实人才支撑体系,落实“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统筹390名事业编制用于公开招聘,成立青年人才驿站及创客之家,组织近百名优秀学子开展“学子归巢”返乡行活动,进一步夯实基层根基,有效提升了基层战斗力。

善治:“大树头下+”党建品牌解民忧纾民困

基层治理不是“单打独斗”,群众参与才是“破题之钥”。如何搞好基层社会治理,凝聚起群众积极主动参与“百千万工程”建设的集体智慧与内生动力,是新时代党建工作的一个新课题。东源县委按照新时代党建工作的要求,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结合“村村有大树、树下显民生”的特点,探索“大树头下+”乡村治理新模式,在“大树头下”以拉家常的方式宣讲党的方针、政策与路线,进行议事、调解和接访,倾听群众呼声与诉求,推动群众的“金点子”变“真行动”的同时,大力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成功打造了“大树头议事”“大树头接访”等系列基层治理东源特色品牌。

经过持续的探索与实践,东源县委在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多向发力、多元共治、共建共享等方面实现了全面开花。

在城市基层党建方面,东源县委与省委社会工作部、华南农业大学、市委社会工作部合作推动全省第一个广东社区学院分院落地东源,结合东源特色开发4个课程模块;打造了5个“两社三中心”建设试点并形成“一社区一品牌”,编制全省首个乡村创客社区建设指南,建设完善万达商圈党群服务中心等一批标准化规范化的暖“新”驿站。

在新兴领域党建方面,全县298家“三有”非公有制企业实现党组织覆盖、覆盖率近70%,100个社会组织实现党组织覆盖、覆盖率超过71%,覆盖率均位居全市前列;建立党委社会工作部门和检察机关全面深化合作机制,启动“凝‘新’聚力 检察护航”合作项目,全力服务保障新阶层和新业态就业群体合法权益,推动行业治理。

在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方面,东源县委不断健全“1+6+N”工作体系,搭建起一站式矛盾多元化解阵地,建立完善了“诉调对接”“警调对接”“检调对接”、试点工作督办、部门联席会议等工作机制,排查受理调处各类矛盾,筑牢了基层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善治,就是不断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与满意度,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此,东源县委始终把民生事业列为长期的系统工程,在落实领导干部带头接访下访、包案化解机制,打造“大树头+”“信访超市”等基层治理品牌的基础上,以抓工程的方式抓民生项目建设,聚焦教育、医疗、就业等重点民生领域,不断促进民生领域供给服务精准化、精细化、精品化,努力把百姓的关键小事办成暖心大事,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效取信于民。

赋能:“四梁八柱”组织体系助推“百千万工程”提质增效

6月,东源又传来喜讯:广东岑田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先行用地成功获批自然资源部许可,成为河源市首个先行用地项目。

重大项目建设推进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面对项目建设的重重堵点,东源县委强化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成立广东岑田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建设联合指挥部临时党支部,将党旗飘扬在项目建设最前沿,以党建为纽带,凝聚多方合力,建立起涵盖发改、住建、自然资源等多部门的上下联动工作机制,通过定期会商、现场办公、问题销号等制度打通沟通壁垒,构建起高效协同的沟通桥梁,用严密的组织体系破解项目推进中的堵点痛点。同时,以最严明的纪律为项目“保驾护航”,确保了项目推进“零障碍”,以最快速度获得项目建设用地“绿色通行证”。

广东岑田抽水蓄能电站项目的建设是东源推进“百千万工程”中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东源县委切实加强党对“百千万工程”的全面领导,搭建起“四梁八柱”的“1+1+12”(成立由县委书记任总指挥,县长任执行总指挥兼指挥办主任的“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全县抽调精干力量组建成立12个工作专班)组织指挥体系,以强有力的组织指挥体系赋能“百千万工程”,确保其纲举目张、高效推进。

在健全完善“四下基层”工作法、“干部直联制度”和县领导联系服务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制度等基础上,精准施策,坚持“百千万工程”实施到什么阶段党的建设就推进到什么阶段,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组建了仙塘镇新港镇临时联合党委、新回龙镇锡场镇半江镇临时联合党委,以及“东江创谷”乡村振兴示范带、“灯塔农谷”乡村振兴示范带与广东岑田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建设联合指挥部3个临时党支部,临时党组织带领党员干部在产业园区、重点乡镇、重大项目建设一线等攻坚克难,高效推进“百千万工程”,如火如荼开展产业建设“大会战”及“五链”建设行动。

一个个创新突破的成果次第绽放,绘就了一幅高质量发展的鲜活图景,交出了一份极具含金量的成绩单:数据显示,东源县2024年GDP突破195亿元,经济总量在全市5个县中稳居第一,经济综合发展力排名位居全省第十。今年一季度,东源GDP增长6.1%,多项指标增速持续排名全市前列。

■统筹:李成东 张臻玮

■组稿:本报记者 李成东 田红秀 杨坚 

特约记者 蓝天明 张小建 通讯员 黄玉花 

■摄影:本报记者 杨坚 冯晓铭(除署名外)

■稿件统筹:李成东

    上一篇:检校合作共建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
    下一篇:没有了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