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县区新闻 > 东源县

东源“小田并大田”改革试点出成效

农业增效益 农村增活力 农民增收入

2025-05-15 16:09:40 来源:河源日报

image.png

■骆湖镇小水村垦造水田项目实施后,通过集约土地创办盐东协作(骆湖镇)共富农场。本报记者 杨坚 摄

■本报记者 田红秀 李成东

■特约记者 蓝天明 张小建

■通讯员 肖嘉伟

3月20日,河源市2025年春耕生产暨支农服务下乡现场会在东源县船塘镇召开。活动现场,东源县作“小田并大田”改革试点经验介绍,并向与会人员展示东源先进农机设备、稻谷烘干和稻米加工厂、科技支农服务等试点成果。

近年来,东源县坚持以“百千万工程”为统领,持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积极探索“小田并大田”改革,选取条件成熟的船塘镇岭头村和柳城镇柳星村作为试点村,全面推动农田“优质、集中、连片”,从而实现农田增量、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三大目标。截至目前,岭头村已完成1000亩、柳星村已完成300亩的“小田并大田”改革任务。

据了解,在积极探索“小田并大田”改革试点工作中,东源县主要采取四大举措,确保改革试点工作取得成效。一是构建工作体系,压实“并田”责任。东源县成立县级“小田并大田”试点工作领导小组,镇级对标县级成立领导小组,村级组建协调小组,确保试点工作平稳推进;完善推进机制,组建县级工作专班,形成“县级定政策、镇级抓推进、村级抓落实”的县、镇、村三级联动模式。二是创新流转机制,提升“并田”效率。根据村民是否愿意从事农业生产的意愿,提供“田转人不离”(流转后继续在集中后的大田上进行农业生产)或“田转人离”(流转后外出务工或从事其他产业)等“个性化”流转方案。三是发挥群众力量,凝聚“并田”共识。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小田并大田”工作,并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多次广泛征求党员、群众的意见建议,制定符合群众意愿、契合本村实际的工作方案。四是坚持产业导向,激发“并田”动力。在推进“小田并大田”改革中,东源县坚持以整体规划、连片开发为原则,创新“先流后整、筑巢引凤”的方式,由村集体统一流转、统一收储农村土地资源,依据村民种植意愿划分“自种区”与“流转区”,实现整村、整组土地连片流转,为推动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提供充足的连片土地空间。同时,鼓励农户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参与产业发展,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岭头村引入东源县友信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稻虾综合种养产业,形成“一田双收、稻虾共生、生态环保”的多赢局面。据统计,该项目每年可为岭头村200多户群众带来共计50万元以上的土地租金收入,拉动当地农户就业500多人次,实现共计30万元以上的工资性收入。

与此同时,通过推进“小田并大田”改革,进一步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和优化农业生产方式。通过推进标准化农田项目建设,将原本被切割成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零散田块,变为成方成块的大面积可机械化作业的田块,实现“田成方、路成网、渠相连”,并加大农业机械化、智能化投入,切实改善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岭头村通过配备插秧机、收割机、无人机等农用机械,建立全自动育秧生产线,年服务面积超2000亩,极大提升当地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上一篇:吸引青年人才投身乡村建设
    下一篇:没有了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