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九大工作重点 打好产业建设“大会战”
——2025年东源县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在东源县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现场指导市民在网上申办事项。目前,该中心政务服务AI智能问答助手已全面接入DeepSeek大模型,实现从“窗口排队”到“指尖办事”,从“手动查询”到“AI秒回”。
■作为今年东源县产业建设“大会战”主战场与主阵地的河源东源产业园区,目前已有一大批龙头型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入驻,初步形成了规模集聚效应。
核心提示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东源发展进程中极具挑战、极为难忘,又极其出彩的一年。这一年,东源全县上下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工作亮点纷呈,成绩可圈可点,并成功摘取了一批省字号、国字号牌匾,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交出了一份极具含金量的“东源2024答卷”,谱写了中国式现代化东源实践的崭新篇章。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布局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东源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今年工作目标和工作思路,为实现目标任务,报告提出要做好9方面重点工作。
工作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
今年东源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1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进出口总额增长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5%,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
工作思路
坚持稳中求进 打好“七个大战”
工作措施
今年东源县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围绕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138”具体安排,按照县委“1177”具体安排,打好“七个大战”,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社会和谐稳定,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扎实推进省“百千万工程”典型县建设,当好河源绿色崛起主力军,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东源实践。
抓手1:聚焦兴业强县富民 擘画“百千万工程”“实景图”
今年要锚定“创先”定位,紧紧围绕“三年初见成效”目标,打好兴业强县富民“整体战”,开展“1+2+5”攻坚行动,推动城乡融合“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提升县城综合集聚力。抓好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工作,持续完善县城内联外畅的交通路网,持续深化市容市貌、交通秩序等整治行动,全方位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提升镇村风貌吸引力。推动船塘镇城乡融合发展省级试点建设,优化提升顺天镇典型镇,扎实推进义合镇、灯塔镇、康禾镇、柳城镇4个镇和40个村第二批典型镇、典型村建设,持续推进“东江画廊”“诗画田园”乡村振兴示范带连线成片建设,常态化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三大革命”。
提升农业新质生产力。保障粮食安全,坚持产业兴农,推动板栗、丝苗米、茶叶等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扩容提质,力争带动年产值分别超3.4亿元、5.88亿元和12亿元。开展庭院经济试点工作,大力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深化拓展驻镇帮镇扶村工作。
抓手2:聚焦制造业当家 全力打好产业建设“大会战”
今年要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本,坚定不移实施“五大提升行动”,推动当家产业聚链成群、集群成势,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提升招商引资实效。全面落实大招商优服务工作机制,积极引进一批有实力的产业龙头和骨干企业,力争全年引进超亿元工业项目16个以上、其中超5亿元工业项目2个以上。
强化项目服务保障。全面落实项目全周期服务机制,推动15个项目开工建设和15个项目竣工投产,新签约项目开工率达到50%以上,确保工业投资完成52亿元以上。
壮大主导产业集群。做强先进材料产业,推动先进材料产业园创建省特色产业园,力争打造百亿元产业集群;做优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确保全年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产值超17亿元;做大电子信息产业,确保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超15亿元;大力发展水饮料及食品产业,确保水饮料及食品产业产值超19亿元。
培育发展新型业态。加快“人工智能+”“数据要素×”赋能,规划打造以数字创意等为核心的县数字经济产业园;探索布局低空经济,打造特色低空产业;谋划发展环城郊野经济带,推动产城融合。
抓手3:聚焦投资消费 全力激发扩大内需“原动力”
今年要用足用好用活“两重”“两新”等政策,打好投资消费“协同战”,形成投资和消费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扩大有效投资。推进31个省、市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完成年度投资45亿元以上;做实项目前期工作,紧盯国家、省政策导向和投资趋势,谋划储备一批体量大、牵引作用强的优质项目。
提振消费活力。推动万达广场申报省级示范特色步行街,加快华丰世纪国贸中心等项目建设,力争培育限上商贸企业10家以上。
壮大市场主体。力争入选全国质量强县培育库,力争全年新增市场主体2800户、全国“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30户、“个转企”10家。
抓手4:聚焦改革创新 全力凝聚振兴发展“正能量”
今年要围绕思想再解放、观念再更新,坚决打好改革创新赋能“突围战”,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改革上取得突破,切实凝聚起推动发展的磅礴力量。
持续深化重点改革。最大限度盘活国有资产,健全多元化投融资体制,有序推进县镇管理体制改革试点,进一步激发乡镇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就近好办”政务服务改革,探索“人工智能+政务服务”新模式,加强企业服务专区建设,推动228项高频涉企事项全部入驻。
持续强化要素保障。推进“镇事县办”“镇事直办”工作机制,稳步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力争全年盘活闲置土地超200亩。
持续推进科技创新。持续推进“国家创新型县”建设,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力争全年新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75家以上,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家以上。
抓手5:聚焦“软”“硬”联通 全力塑造“融湾”“融深”“新优势”
今年要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的基础设施“硬联通”、规则机制“软联通”、交流合作“心联通”,打好“软”“硬”联通“升级战”,进一步拓宽高质量发展空间。
完善交通设施。配合做好长深高速扩建项目(东源段)建设,加快推进国省道项目建设,全面建成绿美环县路,优化公路网络体系,推进农村公路新改建、危桥改造和美丽农村路建设。
深化合作共建。加强与广东工业大学、广东开放大学等合作,力争转化科技成果5项以上;深化与盐田区的对口帮扶协作,力争盐田东源共建产业园生活用纸加工项目6月建成投入使用;发挥河源东源(盐田)科技创新中心作用,助力企业补链、强链、延链。
扩大外贸外资。打好“五外联动”组合拳,积极发展进口商品零售、跨境电商等业态,组织企业参加海内外展会,鼓励和支持现有外资企业增资扩产,提高利用外资水平。
抓手6:聚焦绿美生态建设 全力当好绿色崛起“主力军”
今年要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为牵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让绿色生态优势源源不断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
深化绿美东源生态建设。力争年内完成林分优化提升7万亩、新造林抚育5.84万亩、森林抚育提升6.56万亩,有序推进3个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建设,加快九里湖示范点“两径”和智慧林业系统建设,推动康禾示范点申报省级自然教育基地。
深化污染防治攻坚。加强生态保护修复,持续抓好大气污染源综合整治,纵深推进河(湖)长制,确保国省考断面水质优良率和集中式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稳定在100%。
深化绿色低碳发展。重点推动林下种养、林下采集加工等传统产业发展,力争年内完成油茶新造林2.9万亩、抚育提升1.6万亩,培育林业龙头企业1家。
抓手7:聚焦文化引领 全力提升乐游东源“知名度”
今年要持之以恒铸文化之魂、强文化之基、兴文化之业,推动农文体旅深度融合发展,让更多人看见东源新景象、新时尚、新面貌。
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正能量产生大流量,让好声音成为最强音。
丰富高质量文化供给。推动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提质增效达标率达80%,推动“上莞镇新轮村追龙”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打造环万绿湖生态圈。锚定省委、省政府赋予的打造世界级“湖泊+”高质量旅游景区目标,推动内湖、环湖、滨湖联合发展;启动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推动万绿湖06号星舰基地落地。
推动农文体旅融合发展。积极打造东源县农文体旅融合发展先行示范样板,推动南园古村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促进露营旅游、旅游演艺等新业态健康发展,推动乡村酒店、民宿产业向特色化、精品化和集群化发展。
抓手8:聚焦保障和改善民生 全力答好群众福祉“满意卷”
今年要以“一枝一叶总关情,一点一滴见初心”的为民情怀,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打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主动战”,努力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奋力推动民生事业走进群众心里、做到群众心坎。
多渠道促进就业创业。持续实施减负稳岗扩就业各项措施,多渠道促进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稳定就业,力争全年城镇新增就业3500人以上。
多方位提升教育质量。力争“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2025年顺利通过省督导验收,新建县一幼分园、新增学位360个,启动筹建义务教育学校2所,完成县一小综合楼、县实验中学实验楼等建设。
多举措建设健康东源。推动县第三人民医院形成服务能力、县妇幼保健院达到二级甲等服务能力水平,5家乡镇卫生院、47家村卫生站达到国家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标准,打造一批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学科。
多层次健全社保体系。确保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完成100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实现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全覆盖,力争乡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达60%以上。
抓手9:聚焦安全稳定 全力筑牢平安建设“防火墙”
今年要统筹发展和安全,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打好安全稳定“保卫战”,全力以赴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东源。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落实和完善地方债务监管和风险防范化解长效机制,落实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加快推动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
守牢安全生产底线。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持续做好道路交通安全整治,健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理保障体系,健全安全风险排查整治和责任倒查机制,持续推进地质灾害综合防治能力提升三年行动。
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深化“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持续推进信访问题源头治理三年攻坚行动,健全“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加快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及升级改造,全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策划:张松新
■统筹:李成东 张小龙 黄仲明 曾科
■组稿:本报记者 田红秀 李成东 杨坚 特约记者 蓝天明 张小建
通讯员 叶晓华 修硕
■摄影:本报记者 黄赞福 杨坚
■稿件统筹: 李成东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