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县区新闻 > 东源县

东源将绿美生态建设与信访工作有机结合

打造“大树头+”基层治理品牌

2024-10-17 11:39:52 来源:河源日报

1565d869da32dea80802183f194d39e2_hyrbs1017005_001_01_s.jpg

■东源县委党校“微宣讲”小分队队员在大树下向党员干部群众宣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李成东 

■特约记者 蓝天明 张小建 

■通讯员 叶振兴 

今年以来,东源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将绿美东源生态建设与信访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在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和精细化管理的基础上,结合现有大树头景观,增设必要休憩设施,积极搭建群众建言献策、化解矛盾的沟通平台,并建立完善“大树头接访”“大树头议事”等工作机制,创新打造具有东源特色的“大树头+”基层治理品牌,形成绿美生态建设和基层治理相融合、相促进的工作格局,有力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保护管理好“大树头”

搭建绿色新空间

东源古树名木资源丰富,每个乡镇都有古树登记在册,目前收录在《广东省古树名木信息管理系统》的古树共计787株。大树头,承载着乡愁记忆,汇聚着家长里短,更是村民和睦相处的美好见证。

东源以大力开展“添绿添美你我他·绿美东源靠大家”行动为抓手,在持续推进全县古树名木的资源调查和保护管理工作,建立“一树一档”“一树一码”,确保古树名木得到有效保护的基础上,活化利用大树头这一有效载体,结合实际、实事求是选取村口或者村委会旁的大树头,通过小投入完善树下基础设施,为村民搭建协商议事、化解矛盾、娱乐休闲的绿色空间,推动形成“大树头”聚人气的浓厚氛围。

创新活用好“大树头”

接访群众解难题

东源创新活用好“大树头”,坚持各乡镇、县直各部门协调联动,条块结合、一体推进。由县信访局牵头,确定开展活动的镇村,收集该镇村群众涉及信访、党建、产业发展、生态建设、民生诉求、基层治理等方面诉求,安排有关负责人到现场议事,与群众代表面对面交流,拉近干部与群众的距离,打造了一个党员、群众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献谋献策的便捷新平台。

东源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带头接访下访,带动县领导同志于每月1日和15日(如遇节假日则顺延至下一个工作日),轮流在县信访局或信访公园、大树下接访群众、现场办公、批转案件,变“被动接访”为“主动下访”,实实在在帮助群众解决问题。比如,县领导同志多次在信访公园接访下访,与反映诉求的群众围着木头桌子面对面沟通,以“拉家常”的方式引导群众把情况问题说出来,并现场交办有关职能部门限期抓好整改,获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据悉,自今年3月份推行“大树头接访”以来,全县各级领导干部在“大树头”开展接访23次,推动解决群众反映问题72个,化解信访积案80宗,有力推动矛盾纠纷在源头化解。

主动利用好“大树头” 

收集民意聚民智

有事大家议、有事树下谈。大树下开诚布公,大树下凝聚了人心、达成了共识、议出了“老”村落的“新”未来,“大树头议事”已成为东源利用“大树头”这一有效载体,大胆探索自治、德治、法治有机融合的基层治理新模式,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在实施“百千万工程”、乡村振兴的大潮中,基层治理成效尤为重要。东源坚持“有事大家议、有事树下谈”的原则,深入开展“树下议事会”活动,主动邀请村民与村干部们一起围坐在大树下,让村民以轻松、简单的方式畅谈自己对村内事务的看法,提出自己的问题与需求,切实打通“对人民负责”与“监督民生事项落实”的双向通道,增强了村民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和荣誉感,让群众的“金点子”变成了“真行动”,拉近干部与群众的距离。

灯塔镇高车村推行“说事评理会”制度,由村党组织书记牵头,动员村民代表、老党员、老干部等组成评理小组,今年以来在大榕树下通过评理议事解决公共事项12件。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东源“大树头议事”这一基层治理新模式,不但打通了“对人民负责”与“监督民生事项落实”的双向通道,切实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而且在法治的前提下,突出以“德、理、情”来化解矛盾,用老百姓的“法”处理老百姓的“事”,更是有效提高了群众遇事找法、办事依法、解决难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意识,有力推进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形成推动乡村发展的强大合力。

    上一篇:旅游总收益近5000万
    下一篇:没有了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