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县区新闻 > 东源县

船塘镇老围村立足资源禀赋培育特色产业

乡村“变奏” 田地“生金”

2024-05-24 15:33:08 来源:河源日报

image.png

■在船塘镇老围村润泰蔬菜基地,菜农们正忙着采摘时令蔬菜。 本报记者 杨坚 摄

■本报记者 曾敏 李成东 

■特约记者 蓝天明 张小建 

■通讯员 刘嘉敏 

一条条村道改造升级、一片片风貌整洁有序、一处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初夏时节,晌午晴朗的天空像水洗了一样,船塘镇老围村犹如一幅美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老围村位于船塘镇中部,全村有优质水稻田3115亩、林地约9300亩、山地面积9300亩,主要种植水稻、蔬菜、板栗、水晶梨、三华李等。老围村以打造“绿美乡村·红色老围”为目标,吸引企业落户,发展特色产业,实现村集体与村民收入“双增收”,去年成功入选省首批“百千万工程”典型村。

培育特色产业

持续“造血”助农增收

宽阔平整的土地上满是绿油油的蔬菜,菜农们正在忙着采摘。放眼望去,位于老围村的润泰蔬菜基地生机盎然,菠菜、白菜、菜心、通心菜、上海青等蔬菜一片葱绿。采摘好的蔬菜经过筛选,整齐地装进统一的保鲜箱内,贴上标签,运往深圳。

“我们采用‘公司+基地+标准化’模式,坚持种植绿色无公害优质蔬菜,确保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安心。”润泰蔬菜基地负责人欧常彬说,2023年初,他们将基地面积扩大至1050亩,不仅种植了蔬菜,还种植了水稻,增加多元化产品供给,增强竞争力。

据了解,润泰蔬菜基地每亩年产值达5000元,菜场采摘高峰期每天用工达100多人,平日用工达30多人,每年提供1200个临时就业岗位,带动群众就近务工,每年共计增收96万元。

乡村振兴的核心和关键是“产业振兴”。产业振兴才能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才能带动全村产业发展,让村民富足。“我们希望通过产业融合、村企联合等多元化发展模式壮大村集体经济。”老围村第一书记欧科颖说,他们联合东源县圳兴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推动工业化养殖项目,建设44个水循环养殖鱼池,主要以培育罗氏沼虾、桂花鱼等虾鱼苗为主,村里投入300万元,每年可增加不少于24万元的村集体收入。

老围村的村集体经济发展之路并不止步于此,他们还将利用现有资源,准备试行“鱼菜共生”的生产模式,为农业产业探索出一条更高产出、更低成本、更环保的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之路。

立足资源禀赋

推进和美乡村建设

干净整洁的农村道路、错落有致的民房屋舍……走进老围村,焕然一新的村容村貌让人眼前一亮。清晨或晚饭过后,老围村村民便会走出家门,来到萝溪书院附近,或锻炼身体,或呼吸新鲜空气,学习红色革命知识,十分惬意。

“这几年我们将着力点放在了产业振兴上,就是为了壮大村集体经济,集体有了钱就好办事了,发展成果当然也要与村民共享。”老围村党总支书记欧伟华表示,去年以来,村里积极推进完成村道巷道硬底化、拓改扩建项目,完成省道229线老围段两旁的绿化美化工程,推动老围向东桥至老围小学道路两旁的优化改造,实施外立面风貌提升项目,完成红色文化长廊建设,村民的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作为革命老区,老围村红色资源十分丰富,如何激活这些资源,为乡村振兴赋能?该村围绕新型产业发展,依托传统村落格局,串联红色遗址要素,统筹山水林田等各大元素优化乡村部落,盘活萝溪书院、“七·一五老围保卫战”遗址等红色文化资源,推动红色教育、红色旅游等融合共生。

“发展红色文旅可以带动住宿、餐饮、购物等行业联动发展,拓展农民就业渠道和增收路径。”欧伟华告诉记者,接下来,老围村还将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和旅游化改造,建设更多乡村民宿、田园综合体等现代休闲农业旅游项目,按照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思路,积极打造农旅融合富美乡村。

    上一篇:两男子盗窃13吨高速护栏
    下一篇:没有了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