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县区新闻 > 东源县

实干争先 挺进高质量发展的春天里

东源聚焦“七大行动”,力求先进材料产业产值突破百亿元

2024-02-22 10:46:39 来源:河源日报

68a3c7cac93c6b6d5781f1e6576d124c_hyrbs0222004_001_01_s.jpg

■20日,东源县有关领导及义合镇、村党员干部参加全市联动全民植树活动,掀起了新一轮绿美东源生态建设行动热潮,助力东源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冯晓铭 摄

409f073ac653fc629f530d16cedb16da_hyrbs0222004_001_02_s.jpg

■广东晟源永磁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该公司负责人表示,今年该公司将继续做实做强,创新研究院工作,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为当地科技创新的高质量发展贡献企业力量。本报记者 杨坚 摄

fdbe7c4584f48ec3923f88006255e22f_hyrbs0222004_001_03_s.jpg

■大年初三,东源县漳溪畲族乡中联村的省级非遗汶水塘捕鱼节热闹上演,上万名游客慕名而来,共赏民俗、庆祝新年。 本报记者 杨坚 摄

image.png

■位于东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蝴蝶岭工业城的铭镭激光智能装备(河源)有限公司员工铆足干劲忙生产。 本报记者 黄赞福 摄

核心提示

2月19日,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后,东源县委、县政府随即召开全县高质量发展大会暨“七大行动”誓师大会。

连续两年,东源将“新春第一会”聚焦在同一主题上,既是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特别是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要求,亦是要向社会释放出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鲜明信号——

锚定“全年GDP增长5.5%以上”目标,东源将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力求先进材料产值突破百亿元,做强特色优势农业,大力培育绿色产业,确保实现年度目标任务,全力以赴奔向高质量发展的“春天里”。

多维发力深入实施“产业强县”战略

东源作为山区县,面对滚滚而来的科技浪潮,如何才能做到“发展不足科技补、动力不足改革补”,实现“弯道超车”?

“推动高质量发展,关键要牵住产业项目这个‘牛鼻子’,把科技和创新摆在重要位置,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东源县有关负责人说,该县全力支持企业做创新的主角,鼓励更多企业着力锻造“撒手锏”技术,重点推动晟源永磁新建省新型研发机构,力争规上工业企业拥有研发机构占比超32%。

据悉,东源深入实施“产业强县”战略,努力推进产业科技创新,大力支持力升、华谊等企业开展技术改造,推动富马、鑫达、皇星婴童等科技型企业积极运用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努力向核心赛道、高端环节、关键领域延伸,不断提升产品品质,提高生产效率。在大刀阔斧的技改下,全县29家企业在2023年完成技改投资7.6亿元、增长52.6%,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家、“专精特新”企业9家。

推进技改投资、上新“专精特新”企业的背后,在于实现先进材料产值突破百亿元大关,但发展的奥义与关键依然在于人才。面对未来、面对高质量发展,东源回应的有力举措就是用好人才资源,把人才优势转化为知识优势、科技优势、产业优势,推动“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升级,进而赢得竞争与发展的主动权。

当前,东源广工大创新研究院、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以及“百千万工程”人才干部培训基地、河源东源(广工大)人才科创孵化飞地等平台已经成为东源引才育才的重要载体,一系列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正加快落地,一批创新型、技术型、实用型本土人才正在精心培育。不仅如此,东源还实施更加积极的人才引进政策,建立紧缺人才定向招引机制,深入开展“梦启糖巢”乡村创客创业大赛等活动,吸引更多人才进入东源发展新赛道。

“我们一定会精心用才,打通人才价值实现的通道,让各类人才在研究探索创新时拥有足够舞台,在成果转移转化中获得应有收益。”东源县有关负责人说。

与此同时,为了加速建设“产业强县”,东源积极发展科技金融,聚焦营造更好的创新生态,大力推进知识产权质押等金融工具和产品创新,充分依托“产融对接、专场对接、常态对接”的银企对接体系,鼓励各银行机构为科技型企业配套金融产品,并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加大信贷投放力度,真正为致力于产业科技创新的企业的发展壮大保驾护航。

围绕“七大行动” 以头号力度推进典型县建设

“头号工程”要高位推动、高效落实。“百千万工程”部署开展以来,东源锚定“一年开局起步、三年初见成效、五年显著变化、十年根本改变”的目标,深入实施“七大行动”,在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更大担当、做出更好成绩,更有力地推进典型县建设。

据悉,“七大行动”即“营商环境提升”行动、“制造业提质攻坚”行动、“茶产业提质增效”行动、“治水大会战”行动、“党建引领齐参与·镇靓村洁庭院美”行动、“添绿添美你我他·绿美东源靠大家”行动、“同心同向同发力·共建共享百千万”行动。

近日,在全县高质量大会暨“七大行动”誓师大会上,东源亮思路展措施,锚定全年目标任务立下“七大行动军令状”,传递出奋勇前进开新局的信心和底气。通过优化政务服务流程、提升监管效能等举措,努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不断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动力。通过实施制造业当家“大产业”立柱架梁、“大平台”提级赋能等四大行动,实现制造业规上增加值超52.3亿元,培育营收过亿元企业35家以上、过5亿元企业7家以上。通过大力实施龙头培育、茶旅融合等六大举措,推动全县茶树种植面积达到6.2万亩,总产量突破2700吨、总产值突破12亿元。通过深入开展城乡供水、污水治理等六大提升行动,谋划项目38个,总投资约38.7亿元,完成299个自然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城乡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提升城乡供水能力,提高河流堤坝防洪标准。通过“八个一”工作措施,不断提高群众参与家乡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持续改善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推动美丽乡村实现新蝶变。通过抓好绿美东源项目建设、凝聚绿美合力等举措,推动全年完成林分优化7.55万亩,抚育提升11.04万亩,建设高水平城乡一体化绿美环境。通过引导推动不同层级、不同类型、不同领域的社会力量,汇聚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的强大合力,以“热火朝天”的态势攻坚突破典型县建设。

“‘七大行动’任务重、涉及面广、工作要求高,我们会加强统筹调度,及时研究、协调解决遇到的难点、堵点问题,紧抓落实,确保行动取得实际成效。”东源县有关负责人说,东源将努力做到“天天有新变化、周周有新进展、月月有新面貌”,用“看得见”的变化带给群众“摸得着”的幸福。

“五个一批” 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壮大一批特色产业、建设一批重点项目、培育一批典型镇村、解决一批难点问题、办好一批民生实事……细听全县高质量发展大会暨“七大行动”誓师大会,“五个一批”在这场大会中掷地有声,将成为东源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和重要目标。

今年以来,几场高规格的大会为东源下一阶段的发展定了调——提升发展质量永无止境。迎着春光、瞄准未来,东源县委、县政府亮承诺、表决心、明担当,以实际行动推进东源高质量发展。

“我们力争全年完成工业投资超56亿元、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3家,确保先进材料产业突破‘百亿级’关口,以非凡之力争非凡之功,笃学争优、笃实争效,竞标争先冲冲冲!”东源有关负责人的表态,是全县上下创先争优、赛龙夺锦的火热态势的缩影。

以霸王花、东和、望郎回等重点企业为牵引,加快集聚上下游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做实农产品精深加工,力争把丝苗米、油茶、茶叶、板栗、生猪等培育成综合产值超50亿元的产业;聚焦重点项目,统筹各方资源和人员力量,提前做好土地预审和能评、环评等前期工作,同时健全项目全流程管理机制,把准时间节点,抓实重点环节,尽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力争全年完成投资41亿元;要抓好典型镇村建设,加强镇域建设规划编制,大力发展支柱型特色产业,着重提升“四旁”“五边”绿化美化品质,扎实推进美丽圩镇建设,进一步强化典型镇的联城带村节点功能;以动真碰硬的态度、刀刃向内的决心,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永不竣工的工程”,学习借鉴广州、深圳等珠三角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做法,严厉查处破坏营商环境的人和事,营造“人人重视营商环境、人人都是营商环境、时时处处都讲营商环境”的良好生态;深化县域医共体规范化建设,加快推进镇、村两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着力补齐医疗卫生领域短板;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强化教育经费保障,力争全年新增学位3990个,让更多孩子从“有学上”到“上好学”;强化“一老一小”保障,提高孤儿和残疾人等困难群众的救助补助标准,不断兜牢民生底线。

■策划:张松新 ■统筹:李成东 张小龙 黄仲明 曾科

■组稿:本报记者 曾敏 李成东 杨坚 特约记者 蓝天明 张小建 通讯员 彭冰 修硕

■稿件统筹: 李成东

    上一篇:灯塔镇举行新春聚贤会
    下一篇:没有了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