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县区新闻 > 东源县

东源举行“东江画廊”乡村振兴示范带农文旅招商推介会

以“带”促农文旅深度融合 奏响“强县兴镇富村”乐章

2023-08-14 09:49:26 来源:河源日报

image.png

■位于“东江画廊”乡村振兴示范带的义合镇下屯村的东江湿地审计公园与东江湿地科普公园杨坚 摄

2a104f7aad2b1286fed2b6d29c42a93a_hyrbs0814004_001_02_s.jpg

■位于“东江画廊”乡村振兴示范带的柳城镇下坝村万绿智慧无人农场的田园风光。赵春风 摄

71c73db8f1bda56072cf47e59c41e28c_hyrbs0814004_001_03_s.jpg

■6月24日晚,位于“东江画廊”乡村振兴示范带的仙塘镇红光村南园乡村大舞台正式开演,用文艺赋能乡村全面振兴。杨坚 摄

50acae0a4e532ce23b1c6803cb96fc36_hyrbs0814004_001_04_s.jpg

■东源县“东江画廊”乡村振兴示范带农文旅招商推介会上集中签约项目14个,总投资金额5.03亿元。冯晓铭 摄

bfc55c7197f7720db2d32e169e8f9d30_hyrbs0814004_001_05_s.jpg

■位于“东江画廊”乡村振兴示范带的仙塘镇观塘村东江壹号驿站。 冯晓铭 摄

14个项目签约总投资达5.03亿元

11日,东源县“东江画廊”乡村振兴示范带农文旅招商推介会举行,现场集中签约项目14个,总投资金额约5.03亿元。签约项目涉及民宿、研学基地、农旅项目等特色农文旅融合产业,将进一步推动东源农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提升东源县农文旅产业实力、活力、竞争力和服务能力,持续奏响“强县兴镇富村”乐章。

推介会上,东源县针对项目引进、落地等,提供全链条、全周期的政策优惠。在农业领域,出台了规模企业奖励、农业投资奖励、金融支持政策等八项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如农业项目投资贷款额度在100万元以上的,按照实际贷款利率的30%给予企业贷款贴息。在文旅方面,每年统筹3000万元给予支持和奖励民宿发展,且开业经营便能获得一次性扶持资金,达到不同等级的民宿也给予不同等次的奖励,对获评为特色民宿的,每家给予5万元奖励等。

东源县是全国首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有4个国家级公园,境内的万绿湖是首批五个“中国好水”水源地之一。全县建成营业旅游景区景点16个,其中国家4A级旅游景区3个,万绿湖正在全力争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风情民宿、生态休闲、红色教育等新业态如雨后春笋,现登记民宿就有125家,占全市民宿总量的2/3。打造了省级乡村旅游精品路线3条、省级文化和旅游特色村3个、省级乡村民宿示范镇1个、省级乡村民宿示范点4个和省级研学旅行特色村2个。可以说,东源处处有风景、时时有风情、四季皆锦绣,是全域旅游的最佳目的地。

东源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1310”具体部署及省委书记黄坤明在河源调研时的指示要求,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相继举办了春季经贸活动、茶旅文化节、农业招商活动、万绿湖开渔节等系列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

当天,与会嘉宾还前往一号驿站、自然里营地、麻园等招商点现场调研,活动主会场同步设置特色农产品展销区,与会企业嘉宾现场参观,品尝东源特色美食。东源县希望通过推介会,向大家充分展示东源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的成果,吸引更多的企业家成为东源农文旅产业发展的“合伙人”,共谋农文旅发展,共建经济繁荣路。

示范带建设成效凸显 农文旅项目“多点开花”

“东江画廊”乡村振兴示范带全长约75公里,以东源县仙塘镇为起点,经义合、黄田、蓝口到柳城沿江的39个村居。目前,示范带一期工程(仙塘至义合镇共23公里)已基本完工,碧道慢行系统、东江壹号驿站、东江湿地审计公园及科普园等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二期工程(黄田至柳城镇共52公里)已完成规划,力争今年立项启动。

山水田园之景随处可见,示范带内东江水清、岸绿,风景独特,已成为网红打卡地,吸引众多市民及游客前来休闲、体验、观光、健身。

宽敞平坦的柏油路,栩栩如生的特色墙绘,休闲舒适的万里碧道,山清水秀的田园景色……“东江画廊”乡村振兴示范带以水为脉,“一江引领、三段并进、多点齐发”,打造了“东源样板”,形成了“东源效应”。

其中,“一江引领”是以东江为轴,重塑两岸生态景观,打造沿线碧道体系及水上特色游;“三段并进”是整合东江沿线5大镇资源,打造以多彩东江文化体验为主题的“归乡东江”、以温泉康养度假为特色的“云养东江”、以生态农业示范发展为重点的“稻梦东江”等三段东江主题画带;“多点齐发”是以水为题,在东江沿线建设生态景观资源、滨江网红节点、东江夜游体验等多个节点,激活乡村产业、焕发乡村活力、点亮乡村夜景。

示范带,“带”动农业更强。示范带辐射带动沿线建成红薯、茶叶、丝苗米、灵芝、油茶等超千亩现代种植基地5个,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镇村5个。近日,位于示范带内柳城镇下坝村的万绿智慧无人农场也迎来了丰收,亩产577.5公斤,较去年增产40公斤。这是河源首个,也是广东最大的无人智慧农场,让东源县现代高效农业产业建设再上新台阶。

示范带,“带”动农村更美。随着示范带的建设完善,带内打造了一批如东江壹号驿站、南园古村、义合花海等网红打卡点,每逢节假日,到义合镇下屯村、仙塘镇红光村与观塘村等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这些地方迅速蹿红,成为游客争相打卡的网红点,是示范带建设带来的最直观变化与效应。

示范带,“带”动农民更富。带内民宿产业蓬勃发展,现有登记民宿16家,有省级乡村民宿示范点1个。如义合镇“灵芝小院”民宿,在今年春节期间,日接待游客200多人,民宿、餐厅日营业额达2万元,更带动了灵芝等农副产品的销售,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

东源县相关负责人表示,“东江画廊”乡村振兴示范带不仅成为辐射、带动周边乡村振兴发展的“风貌带”“景观带”“产业带”“经济带”,而且成为东源乡村振兴的“新样板”,有力示范带动了全县美丽乡村建设。欢迎广大企业家在东源投资兴业,东源县将以最大诚意、最优政策,把平台搭建好、把要素保障好、把服务落实好,全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休闲旅游度假康养目的地,让各位企业家朋友在东源放心投资、安心发展。

如今,在产业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示范带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农业良好的生态价值、开放的旅游休闲空间,正为农文旅融合发展提供无限可能。

记者手记

“带”出文旅好风光

75公里的示范带串起了东源县沿江的5个镇39个村居,可以说是点多、线长、面广。

东源是碧水青山、生态优美的休闲胜地,是文明祥和、潜力无限的发展沃土。近年来,东源县依托丰富的生态文化、红色文化、移民文化等资源,不断挖掘特色、塑造品牌,大力推进“以文促旅,以旅彰文”,丰富了旅游业态和游客体验,实现文化市场和旅游市场高质量发展。

思路已清,目标已定,关键在干、成败在干。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带,不仅要实现物理层面上的“由点到带”,更要以乡村资源禀赋为载体,打通一二三产业的“任督二脉”,实现乡村产业“串珠成链”,畅通乡村经济纽带。

为广纳商情,达成更多产业项目合作,东源加大对“东江画廊”示范带沿线5个镇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的宣传推介,吸引了一大批企业前来投资、共谋发展。伴随着观塘一号驿站、下屯村研学基地、蓝口大酒店、柳城子眉梯田生态农旅基地等14个项目落地和示范带建设,越来越多资金正投向乡村,“强镇带村”“联城带村”的节点功能将逐步体现,进而不断缩小城乡区域差距,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带”出东江两岸文旅好风光。

此外,东源县还计划着力搭建“企业+政府+农民+集体+农场”综合托管运营平台,引入外部智力团队驻场参与运营,提供智力支持,突出因地制宜、示范引领,实行特色化、个性化、差异化发展,提供全方位乡村振兴落地运营服务,实现示范带的可持续发展。

■策划:张松新 ■统筹:李成东 张小龙 黄仲明 曾科

■稿件统筹:李成东 

■组稿:本报记者 王亚娇 李成东 冯晓铭 李何山 特约记者 蓝天明 张小建 通讯员 彭冰 修硕 甘永乐

    上一篇:2023年东源县第二届广场舞表演赛落幕
    下一篇:没有了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