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县区新闻 > 东源县

东源县半江镇打造生态研学小镇、建设宜居和美渔乡

推动实现高水平保护下的高质量发展

2023-07-10 10:10:16 来源:河源日报

23dbcf2cb6ef07752e40ff04ba6b9d83_0710004_001_01_s.jpg

■东源县半江镇桐坑生态文明科普基地

9c28bf7404f4387ba40af755341638b8_0710004_001_02_s.jpg

■生态优美、风景如画的半江镇。

435221e72be1d737c9b624a6ced83150_0710004_001_03_s.jpg

■东源县半江镇西溪村新貌

4a0a13934b67525eeb60cac729156887_0710004_001_04_s.jpg

■东源县半江生态文明实践基地已成为广东省委党校现场教学点之一

0da30f490c575ae350eb925f359acbcc_0710004_001_05_s.jpg

■ 东源县半江镇五棵松生态讲学点

核心提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东源县半江镇依山傍水,优质水源与山林是当地村落风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们与错落有致的乡村民居勾勒出优美的立体水墨画。

半江镇地属新丰江流域,境内小水系全部流入新丰江库区,其东、西、北部都被高山环抱,峰峦起伏,溪涧纵横,森林资源和水资源非常丰富,水域及森林面积占比达98.5%,被誉为北回归线上“第一绿洲”。

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半江镇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部署要求,以东源县生态文明实践基地(目前是省委党校以生态文明教学为主题的唯一现场教学点)建设为牵引,在加快打造生态研学小镇、全面建设宜居和美渔乡上下功夫,抢抓机遇、积极谋划、攻坚克难,推动“百千万工程”各项工作扎实有序开展,不断推动在高水平保护下实现高质量发展。

【谋划篇】

坚持生态优先 厚植高质量发展优势

绿水青山,既是半江镇的“底色”,也是“名片”。半江镇位于东源县西北部,新丰江水库上游,东与涧头镇、双江镇相邻,南与锡场镇相连,西与韶关市新丰县石角镇、马头镇交界,北与新丰县大席镇、连平县田源镇接壤。半江镇总面积约253.22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为39.15平方公里。

今年以来,半江镇立足镇域实际和发展定位,选定了“百千万工程”2023年度6项重点工作任务作为个性化任务清单。一是东源县半江镇生态文明和移民文化展示馆项目续建,二是桐坑生态文明科普基地(二期)建设,三是西溪生态立体农业基地(二期)建设,四是东源县半江镇南坑溪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一期),五是推进“四村联创”美丽乡村风貌带建设,六是省道341线西溪村至半江村路面改造工程。同时,明确了6项重点任务的牵头领导、时限要求、进度安排,确保“百千万工程”有效推进。

“半江镇按照上级有关工作部署要求,坚持高位推动,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专班例会,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厚植高质量发展优势,推动‘百千万工程’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半江镇相关负责人说。

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半江镇以生态文明实践基地建设为牵引,制定了生态文明实践基地建设提质方案,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明确具体举措,围绕加快基地项目建设、提升圩镇周边环境、发挥联农带农作用、提升服务接待水平、深入挖掘特色文化、加强基地宣传推介、打造半江特色菜品、加强讲解员队伍建设、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提升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等10个方面发力,全力突破项目重点难点堵点,力争把生态文明实践基地打造成半江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上述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半江镇将按照有关的部署要求,围绕2023年度6项重点工作任务,全面用好省、市、县支持省委党校现场教学点建设的政策措施,加快实践基地二期建设,加快打造生态研学小镇、全面建设宜居和美渔乡。

【项目篇】 坚持“项目为王” 加快推动镇村高质量发展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走进半江镇桐坑生态文明科普基地,穿过翠绿色的竹亭,自然风光旖旎,峰峦叠翠,湖光山色美不胜收。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今年,半江镇牢固树立“项目为王”鲜明导向,围绕生态文明实践基地建设,谋深谋实一批补短板、打基础、利长远项目,夯实发展基础,打造生态经济发展新标杆。

桐坑生态文明科普基地是半江生态文明实践基地现场教学线路中重要的一环。该基地以突出“生态绿色、低碳高效”为主题,依托生产、科研和服务等机构,通过教育实践系统化、全面化地设计课程和运行项目,面向党校学员以及社会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开放具有特定科学技术教育和传播普及功能的设施及场所。

沿着横輋村的沥青路向镇政府方向望去,便可看到东源县半江生态文明实践基地主楼,该基地原本是镇上的中心学校,经过修整装修后,现已成为广东省委党校现场教学点之一,适用于各级各类干部培训班前来开展相应研学活动。按照《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广东行政学院)教学研究基地(现场教学点)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基地课程安排结合各团队实际,结合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东源实践结出丰硕成果的突出(典型)案例,结合建设新丰江水库(万绿湖)的库区移民纪实,开发主题突出、结构合理、内容充实的现场教学内容。基地于去年11月22日对外开放,基地试运营以来,成功举办培训班29期,培训1400人次,“生态+培训”模式成效初显。“那里的培训环境挺不错的,很舒服、很安静。”在基地参加过学习的杨先生说。

东源县半江生态文明实践基地负责人钟高洲表示,基地将进一步完善设备设施,加强教学管理,强化后勤保障,全力推动基地规范化、制度化、信息化建设。同时争取上级支持,拓宽培训学员来源渠道,推动基地培训业务平稳可持续发展,并不断完善现场教学点功能,提升现场教学讲解水平,丰富现场教学内容,推动现场教学点“2.0版”建设。

今年以来,半江镇围绕项目开(竣)工关键节点,主动靠前服务,强化要素保障,力争全年新开工项目12宗以上,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000万元以上。今年,半江镇将加快西溪研学生态走廊、西溪村人居环境提升项目建设,尽快启动西溪教学点乡村展厅、多彩梯田项目建设,统筹抓好桐坑农事休闲区、环桐坑生态文明科普基地林下经济示范区、桐坑人居环境提升、桐坑原乡民宿等项目建设,完成桐坑片区“四小园”、高标准公厕建设。

【振兴篇】 坚持乡村振兴 打造生态经济发展新标杆

树养人丁水养财。“今年天气好,授粉的季节雨水少,有利于蜂农们的蜂蜜产量。”半江镇半江村党总支副书记谢春来介绍说,村里有30多户村民养蜜蜂,有700多个蜂箱。去年半江村的村集体收入约51万元,今年预计可增长20%。

今年以来,半江镇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全力推进“四村联创”美丽乡村风貌带建设,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全面完善农村道路、供水、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省道341线西溪村至半江村路面改造工程,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同时,坚持“一村一策”,大力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力争村集体年收入全部达20万元以上,9个村年平均收入超过33万元。

半江镇西溪生态立体农业基地 “水稻 + 禾虫 + 鸭 + 鱼”种养项目是西溪村发挥地处近万绿湖沿线村庄自然禀赋与农业基础优势,引进“有机稻 + 禾虫”高质高效种养结合技术落地。该基地通过“高端优质高产香稻品种、禾虫工厂化人工繁育技术、绿色栽培技术、再生稻技术(或免耕技术)、禾虫健康养殖技术”等五大核心技术集成创新,形成“水稻 + 禾虫”种养模式。该技术模式可助力打造高端绿色稻米品牌、出产高端优质蛋白禾虫产品,提高稻农种植效益、增强种粮积极性,促进农业产业兴旺。

“目前基地里养了鱼和虾。”西溪村党支部书记吕晓波说,西溪村水稻种植基地以打造优质生态农业基地,提升农产品品质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促进“一村一品”和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建设,确保农民增收为目的,采取“龙头企业 +村集体 + 基地 + 农户”的模式,在保护耕地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对西溪村稻田进行改造,加快生态立体农业项目建设,实现“一水三用、一田三收、稻虫鸭(鱼)共赢”,打造“米虫鸭(鱼)”生态养殖品牌,与乡村旅游产业有机结合,带动当地群众参与农家乐经营、土特产销售,培育乡村旅游,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今年以来,半江镇围绕“一心四区两带”规划,统筹抓好桐坑农事休闲区、环桐坑生态文明科普基地林下经济示范区、桐坑人居环境提升、桐坑原乡民宿等项目建设,力争引入第三方社会资本在桐坑开发餐饮和休闲农业,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着力打造生态经济发展新标杆。

记者手记

绽放高质量发展的绿色魅力

从万绿湖码头坐船,一路欣赏美景,便可抵达古色古香的半江镇。游湖观景,十分惬意。

在半江镇生态文明和移民文化展示馆,从山川沉浮·沧海桑田、情牵故土·家园印象、开枝散叶·移民之路、生态库区·染翰成章、乡村振兴·百业兴旺、丰碑礼赞·共绘华章等展示内容可以看出,水库移民顾全大局的爱国精神、舍己为公的奉献精神、万众一心的协作精神以及艰苦创业的拼搏精神。

然而,要实现新时代镇域高质量发展,必须紧紧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内在统一,在原有的基础上着力推动绿色发展,充分调动生态资源禀赋,引导农业特色产业逐步向组织化、规模化发展,让当地村民因共享收益而进一步保护生态环境,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上发展出集观光、休闲、旅游为一体的景观农业,再进一步带动村民致富,真正让当地村民能够“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让高质量发展的绿色魅力在半江绽放。(王亚娇)

■策划:张松新 ■统筹:李成东 张小龙 黄仲明 曾科 ■稿件统筹:李成东

■组稿:本报记者 王亚娇 李成东 杨坚 特约记者 蓝天明 通讯员 蓝巧武 彭冰 ■摄影:本报记者 杨坚

    上一篇:新回龙镇从严从实筑牢防溺水安全防线
    下一篇:没有了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