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县区新闻 > 东源县

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 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东源县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暨2023年农业招商大会今日举行

2023-05-31 10:01:08 来源:河源日报

cae0e1ac0bda7493a7ecd62ea3effa72_0531004_001_01_s.jpg

■东源县省级茶叶产业园——上莞镇仙湖村万亩优质茶叶种植基地春茶采摘场面。本报记者 冯晓铭 摄

0526e13e5f3b910ec0f5b004a7c91227_0531004_001_02_s.jpg

■落户灯塔盆地国家农高区核心区顺天镇、正在建设中的元渔夫预制菜产业园。

448108882f1702ccd7afb48fc294edab_0531004_001_03_s.jpg

■东源县省级丝苗米产业园——柳城镇下坝村智慧农业示范园内,无人驾驶收割机正在作业。

ee3701bfacd7a649c2d98d8475beb561_0531004_001_04_s.jpg

■在东源县板栗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加工区的东源县板栗发展有限公司包装车间,工人正在搬运新鲜“出炉”的板栗。

6cbdbabaf1270077cbc722873c17a77e_0531004_001_05_s.jpg

■ 东源县船塘万亩优质板栗种植基地。目前,东源板栗种植面积达20万亩,遍布21个乡镇,板栗已成为农民致富奔康的“绿色银行”。赵春风 摄

核心提示

产业项目是撬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龙头与引擎。今日,东源县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暨2023年农业招商大会在位于灯塔镇的东源县食品加工(预制菜)产业园(一期)举行,有关领导、嘉宾和客商将共同见证28个农业产业项目签约、动工和竣工,加快推动东源从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

据悉,举行此次活动,既是东源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和成果检阅,也是东源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建设的誓师大会,全县上下必将汇聚起众志成城抓经济、一心一意抓发展、聚精会神抓项目的磅礴力量。

万绿东源,活力无限。东源诚挚邀请四方客商前来观光旅游、投资兴业,携手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中共享丰收喜悦、共创美好未来,助力东源高质量发展。

■策划:张松新

■统筹:李成东 张小龙

黄仲明 曾科

■组稿:本报记者 李成东

特约记者 蓝天明

通讯员 薛欢 彭冰

张小建

■摄影(除署名外):

本报记者 杨坚

【优势得天独厚】 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现代高效农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今年以来,东源县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和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要求,立足农业高质量发展,以创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为总抓手,创新路径与措施,全面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三农”工作呈现新面貌。

据东源县农业农村局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53亿元、同比增长4.6%,其中农业总产值9.33亿元、同比增长5.4%;成功举办茶产业招商推介系列活动,现场签约项目8个,投资总额达8.3亿元;积极引进鲈鱼养殖企业7家,预计全年新增产值超2800万元;加快推进东瑞船塘现代农业综合体二期、太二渔业二期等农业项目建设,当前农业在库项目总投资额达1.72亿元,农业基础支撑作用愈加明显。

东源是一方生态净土、投资热土,发展农业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扎实的基础条件,加之国家、省、市农业产业发展政策机遇叠加,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前景广阔,大有作为。

优势一:环境优越、交通便捷——融入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经济圈

东源县地处粤港澳大湾区东北部、东江中上游,区位优越,是粤港澳大湾区向北出省和向粤东方向的主要通道,交通四通八达,京九铁路、粤赣高速公路、河梅高速公路、汕昆高速公路、河惠莞高速公路等多条交通大动脉贯穿东源全境,距离广州、深圳均约200公里,一大批交通重点项目正加快建设或谋划实施,广汕高铁、杭广高铁将陆续建成通车。东源日照时间长、雨量充沛,处处绿意盎然,同西双版纳、鼎湖山齐名为北回归线“沙漠腰带的东三奇”,是全国首批“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山好水好空气好,发展现代农业具有先天优势和巨大潜力。

纵贯东源5个乡镇、在黄田镇设立河源北站的赣深高铁于2021年12月建成通车,结束了东源不通高铁的历史,让东源人民在家门口圆了“高铁梦”,让东源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交通圈、经济圈与生活圈。绿然、天业等冷链物流平台更是有效延长了农副产品服务链,东源实现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同频共振,迈入“高铁经济”新时代。

优势二:物产丰富、空间广阔——致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六子”供应基地

东源区域总面积4070平方公里,总人口约60万,辖21个乡镇,属客家文化地区,森林覆盖率达70.48%,是广东省地域面积第二大的县和北部生态发展区的重要生态屏障,物产丰富,基础扎实,是广东省粮食主产区、粤港澳大湾区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东源先后荣膺“首批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特色魅力示范县”“中国好水”等称号,成功入选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2022年农业总产值49.18亿元、同比增长7.36%。

东源有30多万亩良田,是首批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是灯塔盆地国家农高区核心区所在地;全县有6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龙头企业150家,其中国家级4家,省级30家,市级94家,县级22家。蔬菜水果品种齐全、鲜禽生猪供应充足,能够满足绿色食品加工产业园的原材料供应。有广东省农科院东源农业发展促进中心等系列创新平台,引进了中国工程院罗锡文院士团队。东瑞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在A股上市,实现河源市主板上市农业企业“零的突破”,高楼养猪、工厂化养鱼等高效设施农业发展方兴未艾。目前,东源根据全县资源禀赋与发展功能,因地制宜,分类发展,致力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的“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茶罐子”“油瓶子”“水缸子”。

优势三:政策优惠、服务优质——打造与粤港澳大湾区深度接轨的一流营商环境

东源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有相对便宜的用地、用水、用电、用工等成本优势,除了出台一系列兴农、惠农优惠政策外,还致力打造与粤港澳大湾区深度接轨的一流营商环境。

东源实行招商项目“一事一议”制度,建立招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工业项目首席服务员制度,实行县领导挂钩联系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制度,全力当好企业的“联络员、服务员、导航员、破解员、辅导员”,全程为项目落地和企业发展提供“一对一、全方位、全过程、零距离”的专业服务,让项目招得进、落得下、发展好,让企业在东源“赚钱多、麻烦少”,在东源投资放心、创业安心、发展顺心。

【发展目标】 构建“一带一新六特色”农业产业格局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和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要求,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深入实施优势特色农业产业提质升级行动计划,东源立足实际,制定《东源县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下称《计划》)。

《计划》提出,紧紧围绕灯塔盆地国家农高区和东源县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工作,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全省“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农业二、三产为突破口,实施“稳粮食、显特色、强加工、兴品牌”发展策略,以205国道为主轴、东源县农科所为中心,突出三产融合,加强资源整合,重点实施“五大行动”,形成集农业总部经济、农产品加工、冷链物流于一体的东源县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产业带,依托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持续提升东源丝苗米、油茶、生猪、茶叶、板栗和蓝莓等“六大特色产业”发展水平,同步培育客家特色预制菜产业新优势,形成“一带一新六特色”的农业产业格局,确保实现“一年搭平台、两年抓提升、三年显成效”的目标,不断优化农业资源要素配置、产业结构、空间布局,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生态农产品供应保障基地、农业高质量发展新高地和区域农业现代化先行区。

——实施农业产业集聚提质行动。建设农业总部经济区和农产品物流产业园,推进预制菜产业重点项目建设,重点构建205国道农业高质量发展产业带,培育客家特色预制菜产业新优势,巩固提升丝苗米、油茶、生猪、茶叶、板栗和蓝莓等“六大特色产业”发展质量。

——实施农产品加工流通升级行动。细化实施“一企一策”,扶持壮大粉面制品等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完成东源农产品加工创新中心和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配送中心”建设,每年举办1次以上高标准招商引资和洽谈对接活动,延长畜禽、特色果蔬等产业链,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

——实施品牌强农行动。实施农业品牌培育工程与品牌营销工程、绿色招牌提升工程,集中资源打造“河源米粉”“东源仙湖茶”等农产品公用品牌,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实施数字农业升级行动。加强农业各环节的技术研发应用,建设数字农业示范点,建好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启动一批乡村数字新基建重大项目,引导农业科技成果在东源落地。

——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行动。开发东源县农业用地流转交易APP,建设县、镇、村三级生产托管服务体系,探索创新“3+X”(龙头企业+生产托管+种植农户+农资、农机、农技、保险、金融、科研、收储)托管经营模式。

【优惠政策】 出台财政、用地、金融、品牌、总部经济等支持政策

东源结合实际,制定《东源县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成立东源县农业项目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建立项目跟踪督办、投资者联系卡等制度,全方位保障企业和投资人利益;出台“五大支持政策”激励在东源从事农业生产、加工等涉农生产经营和投资活动的组织和个人。

——财政支持政策。从规模企业级别、租用入驻物流园、实现农业科技创新、投资总额等方面,为企业提供一次性奖励及补贴,最高奖补金额达300万元;同时按企业年度对县级财政贡献的增长比例,给予更多奖励。

——用地支持政策。优先保障优质涉农企业的用地规模和用地指标,在办理设施农用地中开通绿色渠道。

——金融支持政策。对农业项目投资贷款额度100万元以上的,按照实际贷款利率的30%给予企业贷款贴息,贴息期限为3年,每年最高贴息50万元。

——品牌支持政策。对新认定“中国驰名商标”、新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新创建“粤字号”的农业品牌企业,分标准一次性给予奖励,最高奖励50万元。

——总部经济支持政策。对符合东源农业高质量发展需求、总部落户东源,且连续两年营收达1亿元以上的,给予一次性奖励100万元。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