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县区新闻 > 东源县

东源县康禾镇推动“四色”资源串珠成链,力促茶旅深度融合发展

建设生态康养胜地 打造茶旅森林小镇

2023-04-19 10:32:05 来源:河源日报

12a23dbd97816da70291ca1924001029_0419005_001_01_s.jpg

■2023年河源春茶开采暨东源茶旅文化节招商推介系列活动,于4月15日在康禾镇正式启动。本报记者 杨坚 摄

b3ef280e9a80762970cf01c1e2832ae6_0419005_001_02_s.jpg

■仙坑村登云书院研学活动场景。在万科集团对口援建下,康禾镇仙坑古村成为我市第一个研学基地。本报记者 黄赞福 摄

f4c37af15504e8b1d7499f63d4ad5e9c_0419005_001_03_s.jpg

■康禾镇曲龙村红色宗祠是河源县第一个党支部——曲龙党支部诞生地。本报记者 杨坚 摄

3a0fbea6b39df2ea3fd1f93ac8dbc86f_0419005_001_04_s.jpg

绿色是康禾镇最亮丽的底色 本报记者 杨坚 摄

编者按:

围绕高质量发展这项首要任务,省、市擂响了奋进催征的金鼓。为充分展现东源高质量发展开新局的奋发作为,河源日报社与东源县委宣传部从今日起联合推出“高质量发展·东源乡镇观察”系列报道,通过记者深入乡镇一线采访,以特别的视角、眼光与思考,全面展示东源乡镇“拼经济抓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新措施与新成效,突出东源乡镇在竞标争先活动中推动镇域振兴、助力高质量发展的奋进姿态。敬请垂注。

四月的东源县康禾镇,山水如画,草长莺飞,万物并秀,勃勃生机。

事兴则康,人聚则“禾”。4月15日,以拼经济抓发展为总基调、以共谋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23年河源春茶开采暨东源茶旅文化节招商推介系列活动在康禾镇启动,来自各地的游客、嘉宾、乡贤共同见证了8个项目现场签约,1000多名游客兴致勃勃地感受了康禾全域旅游活力迸发的“四色(红色、绿色、古色与特色)”魅力。

2023年河源春茶开采暨东源茶旅文化节招商推介系列活动启动,是康禾镇围绕东源县委、县政府“拼经济抓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总体部署,立足资源禀赋,以建设“生态康养胜地、全域旅游名镇”为发展目标,着力构建“一轴三带”发展布局,致力推动“四色”资源串珠成链,促茶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创新举措、生动实践和成效体现。

可以预见的是,在这次活动的推动下,随着营销力度的加码和签约项目的相继建成,被誉为东源县“融湾”“融深”“南大门”的康禾镇,其“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的“四色”魅力必将成为全国各地游客纷至沓来的网红打卡点,风生水起的文旅茶融合发展必将为康禾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和一泓源头活水,“生态康养胜地、全域旅游名镇”发展蓝图从纸上迅猛“长”在康禾“四色”大地上指日可待。

【谋划篇】

立足资源禀赋 绘就高质量发展蓝图

拼经济抓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东源今年工作的总基调。“四色”资源丰富的康禾镇,如何立足资源禀赋,选准高质量发展的立足点与发力点,这是摆在康禾镇党委、政府面前的一个新课题、一张新答卷。

康禾镇区位优势突出,拥有得天独厚的“四色”资源。康禾地处赣深高铁、长深高速、广龙高速三大交通要道交会处,距离赣深高铁河源北站15分钟车程,乘坐高铁30分钟到惠州、60分钟到深圳,已融入大湾区“1小时经济生活圈”。红色是康禾最鲜艳的色彩,河源县第一个农民协会、第一个党支部在康禾曲龙诞生,全镇拥有市级认定的“红四师宿营地”“古大存疗养地”等红色革命遗址26处。绿色是康禾最亮丽的底色,全镇有33万亩林地,坐拥广东康禾温泉国家森林公园,省级自然保护区,县级雪嶂保护区,森林覆盖率高达86.9%,内有穿山甲、小灵猫等各类珍稀濒危动植物,是河源市首个“广东省森林小镇”,良好的生态环境孕育出康禾贡茶、康禾丝苗米等一批特色农业产业。古色是康禾镇最厚重的色调,镇内拥有一座400多年历史的客家古村落——仙坑村,村内有保存完整的古民居20多幢(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八角楼、四角楼、登云书院等),还有康禾盐商古道、曲龙西华古寺、黎顺鹅胸古桥等底蕴深厚的古色资源。温泉是康禾镇最广为人知的特色资源之一,温泉日自流量达1万立方米、水温最高达86℃、富含偏硅酸等10多种微量元素,是全省稀有的优质温泉。

资源就是优势,优势就是出路。康禾镇党委、政府经过深入调研和集思广益,认为丰富的资源就是推动康禾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与富矿,化资源优势为发展优势就是拼经济抓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制胜法宝。大道至简,康禾镇高质量发展蓝图由此新鲜“出炉”——以打造“生态康养胜地、全域旅游名镇”为发展目标,着力构建“一轴三带”(即以康禾河为发展主轴,依托一河两岸的万里碧道、“四好农村路”,将全镇农业、生态、文旅、景观等要素串珠成链,打造“古色绵长”客家文化风情带、“绿色怡然”乡村振兴风貌带、“红色浩然”革命教育示范带,集中展示康禾优质的“红·绿·古·特”四色资源)发展布局。

蓝图一绘就,目标更清晰。今年,康禾镇将抢抓机遇,以“干部能力提升”“农旅产业提质增效”“民生事业巩固提升”三项重点工作为抓手,做好“茶·米·游·研”四大文章,培养一支茶旅专业队伍、落户一家茶叶加工厂、落户一家稻谷烘干厂、举办一场茶旅推介会、申报一个国家级自然教育基地,确保全年重点产业发展、重点项目建设实现预期目标,再通过一年一年地接续努力实现上述高质量发展目标。

【产业篇】 三个方面发力 做大做强做优康禾茶

清明时节,正是春茶采摘的季节。坐落在康禾镇青山间的大小茶园,一个个“茶客”(采摘茶叶的女工人)正忙着采摘嫩茶叶,劳动的身姿与满目青山成为康禾镇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自古香茗出深山,好山好水出好茶”。康禾茶是华南有名的绿茶之一,在南宋时期已有一定名气,在清朝康熙至嘉庆年间曾作为朝廷贡品,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种植历史。2012年,康禾贡茶制作技艺被列入广东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河源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康禾镇有8个村参与茶种植,总面积近万亩,其中大户及公司种植面积约0.5万亩,年产茶叶40万斤,年产值达到8000万元,注册有康禾贡茶、康禾御茶、客家红、小家碧叶、南山绿(红)茶、匡隆茶业、曲龙屯等品牌商标,茶产业已成为康禾特色产业和富民绿色产业。

今年,东源决定开展“茶产业提质增效年”行动,着力构建以上莞镇为核心,以康禾等镇为重点区域的5个茶产业辐射圈,推动茶产业勃发新生机,赋能乡村振兴、镇域振兴。作为位列重点区域5个茶产业辐射圈的康禾镇,更是及早谋划、主动作为,围绕县委、县政府茶产业发展“提品质、创品牌、扩规模、增效益”的思路,立足康禾茶发展现状,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列出清单,明晰方向,决心在三个方面发力,做大做强做优康禾茶,全力推动康禾茶产业实现产业规模、产业主体、产品品质、产业品牌全面提质增效,进一步擦亮康禾茶叶“四朝贡品、千年古茶”金字招牌,让“绿叶子”长成“金叶子”,把“小绿叶”做成“大产业”。

康禾镇党委书记袁明鑫如数家珍地向记者介绍了康禾茶产业提质增效的措施与办法:一是品控优化、产业升级。优化种植栽培,与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合作,建立康禾特色茶树种质资源圃,开展茶叶“三品一标”认证;完善加工体系,建设一家满足1万亩以上加工需求的大型茶叶加工厂,打造1—2条满足市场需求的现代化生产线,进而推动构建“镇级大型茶叶加工厂+以加工大户、公司、合作社为主体的标准化加工厂+以规模企业为主体的大型现代化加工厂”的三级加工体系,逐步实现全镇茶叶统一标准化加工;强化质量管理,通过制定“康禾茶”团体标准、完善检测体系、组建品控部门、出台种植规范、建立分级制度,打造行业认可、品质优良、满足多样化市场需求的康禾茶产品。二是化零为整、集向发力。进一步发挥镇级茶产业协会平台作用,引进一家规模大、品牌响、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发展“公司+合作社+茶农”合作模式,推动“康禾茶”区域公共品牌创建工作,形成“镇级引领、协会主导、龙头带动、散户参与”的抱团发展格局,加快提升本地茶企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水平,提高品牌知名度。三是茶旅融合、蓄势发力。深化茶旅融合,建立可示范推广的“美丽宜居、茶旅融合”模式;深挖“非物质文化遗产”制茶技艺文章,谋划建设康禾茶非遗文化展示馆,从茶艺展示、文化展览、茶叶品鉴、产品展销等全方位展示康禾茶深厚底蕴、文化内涵,提升茶文化附加值;强化人才支撑,组建一支康禾茶旅专业队伍,着力培养一批炒茶师、茶艺师、品茶师等专业人才。

目标落地,实干为要。目前,康禾镇“茶产业提质增效年”行动各项工作扎实高效推进:镇级茶产业协会和茶叶专班已成立,并组织茶叶协会成员到东源仙湖茶基地、紫金黄花茶基地等参观学习;镇与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达成合作,邀请专家团队到镇里开展技术指导、培训,以先进经验赋能康禾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以举办2023年河源春茶开采暨东源茶旅文化节招商推介系列活动为契机,以线上直播、线下体验相结合的营销推广,集中展现康禾优质“茶、米、游、研”资源,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蓄势发力。

心中有数,手中有策,行动有方,相信有“四朝贡品、千年古茶”之誉的康禾茶这块金字招牌必将被擦得更加明亮,放射出更耀眼的光芒。

【项目篇】 优质营商环境加持 项目纷至沓来

项目是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与助推器,抓住了项目就扭紧了发展的牛鼻子。康禾镇始终牢固树立“拼经济抓发展就是抓项目拼项目”的理念,坚持开展优势资源招商,引进项目将优势资源“变现”高质量发展,在2023年河源春茶开采暨东源茶旅文化节招商推介系列活动上,6个项目现场签约落户康禾,项目涉及茶叶加工、科普教育、文旅产业、乡村振兴等领域,将为康禾进一步推动以“四色”为主题的全域旅游发展、加速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与无限活力。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些项目不仅是康禾镇以优势资源精准招商选资的生动实践与成效体现,而且完全契合康禾镇的产业发展规划和绿色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将有力推动康禾镇在高水平保护下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康禾镇做活茶文旅融合发展文章添韵增色、妙趣横生。

拼经济抓发展、抓招商引项目,在某种意义上拼的是服务。康禾镇牢固树立“以贴心的服务换企业安心发展”的服务理念,倾力打造优质营商环境,成立镇级项目办,由镇委书记、镇长牵头,抽调精干力量,助力企业落地扎根、行稳致远。为加快玥庭闲居项目落地,驻村第一书记、驻镇帮镇扶村干部全程跟踪、代跑手续,提供店小二式的暖心服务,项目从规划到建成顺利开业不到半年时间;针对天田坝民宿在发展中遇到的难点堵点,镇 “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政府引导乡村振兴资金,扩宽进入民宿主干道,配套建设碧道公园、沿河休闲步道,有效解决民宿不通大巴的交通瓶颈、周边设施配套不足等问题,助推民宿产业发展,去年11月工程完工后,直接拉动天田坝民宿入住率增长30%。

康禾镇还以研学为媒介,推动了一批特色民宿项目落地,形成以逢园客家印象民宿、康汇·酒坊民宿、天田坝民宿、玥庭闲居民宿为代表的康禾特色民宿集群。尤其是客家古村落研学、万家旅社、农事体验等项目深受莘莘学子欢迎,成为学子感受客家文化、体验客家风情、领略客家魅力的网红打卡之地和康禾特色研学产业品牌。

河源市运宝粮油贸易有限公司负责人说,为打消企业入驻顾虑,康禾镇领导提供“全流程”精准服务,陪同企业现场考察项目选址、代办手续,举全镇之力在最短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了土地流转前置工作,让我们十分动容,更加坚定了扎根康禾发展的信心。这位企业负责人的话不仅道出了入驻康禾镇企业的心声,也是康禾镇优质营商环境的写照。

“企业创造财富,政府创造环境”,康禾镇上下正是有此共识,风清气正、务实高效的优质营商环境得以蔚然成风。有优质营商环境的加持,康禾得天独厚的“四色”资源,必将以厚积薄发之势释放出强大的“虹吸效应”,吸引更多企业、项目入驻康禾、落户康禾,成为四方客商选择的生态净土、休闲乐土、投资热土和创业沃土,发展可期、未来可期!

■策划:张松新 ■统筹:李成东 张小龙 黄仲明 曾科

■组稿:本报记者 李成东 杨坚 特约记者 蓝天明 通讯员 张惠婷 李平

    上一篇:提升专项整治工作质效
    下一篇:没有了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