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县区新闻 > 东源县

非遗文化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东源深入开展2023“东源非遗年”系列活动

2023-02-17 10:47:33 来源:河源日报

6abef997a3ae72803d3176768d49a698_0217005_001_01_s.jpg

■大年初一,骆湖镇下欧村醒狮闹新春文化活动。杨坚 摄

7d13689a791e955f9274fcd9fff4c46c_0217005_001_02_s.jpg

■大年初三,漳溪畲族乡中联村的省级非遗——“汶水塘捕鱼节”热闹现场。黄赞福 摄

298cba88f5ebb9389a9b1d4d674f3063_0217005_001_03_s.jpg

■万绿谷风景区油菜花与格桑花竞相怒放。东源通过开展2023“东源非遗年”系列活动,极大提升了各景区景点人气,实现了人旺财旺。黄赞福 摄

496efd991b7bc002c38412c1491a818d_0217005_001_04_s.jpg

■正月十三,骆湖镇江坑村举办“追龙”等系列民俗活动。杨坚 摄

d88f5d2fa5127dad76049f17cbb61fe5_0217005_001_05_s.jpg

■上莞镇新轮村 “追龙”民俗活动之上灯仪式。杨坚 摄

e236f129c17705df3547bde21e3bbe3e_0217005_001_06_s.jpg

■2023“东源非遗年”系列活动为乡村旅游注入“新动力”。春节期间,义合镇下屯村阮啸仙故里格桑花海迎来四方游客,当地村民在家门口做起红红火火的生意。黄赞福 摄

大年初三,东源县漳溪畲族乡中联村被列为省级非遗的传统节日——“汶水塘捕鱼节”,吸引了6000多名游客前来观看,热闹盛况上了央视新闻和学习强国APP;

正月十一,上莞镇新轮村的省级非遗——“追龙”民俗活动异常火爆,现场参与的群众和游客超万人,逾10万人通过河源日报视频号、抖音号“直播河源”栏目观看活动,央视新闻和人民网报道了这场盛大的民俗活动;

正月十三,骆湖镇江坑村的县级非遗—— “追龙”等系列民俗活动,让外出乡贤、游客感受到了久违的热闹、团圆、喜庆的新春气息;

……

春节期间,一场场热闹非凡、欢天喜地的传统民俗活动在东源县广大乡村轮番上演,浓浓烟火气息的新春传统文化活动又回到了群众的身边、乐在了群众的心坎上。

原汁原味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能够回归群众的生活,是东源县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开展2023“东源非遗年”系列活动,积极推动非遗融入乡村振兴战略,以非遗文化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与新活力的生动实践与成效体现。

■策划:张松新  

■统筹:李成东 张小龙  

黄仲明 曾科  

■组稿:本报记者 李成东  

特约记者 蓝天明 

通讯员 李平 詹秋萍

全县有5大类别21个非遗项目

东源县文脉延绵、薪火相传近1600年,孕育了独具东源地域特色的红色文化、客家文化、畲族文化、移民文化、绿色文化和生态文化,这是一笔弥足珍贵、潜力无穷、活力无限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

东源县文广旅体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县挖掘整理并核定公布的县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5大类别21个项目,其中,省级5项,包括康禾贡茶制作技艺、客家糯米酒传统酿造技艺、畲族蓝大将军出巡节、汶水塘捕鱼节、上莞镇新轮村追龙,市级12项,包括客家山歌、香火龙、熟米酒制作技艺、绿茶制作技艺、客家米粉制作技艺、客家盐焗鸡制作技艺 、仙塘“柳溪书院”开笔礼、射弩、陀螺、蹴球等,非遗项目内容涵盖民俗、传统技艺、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体育等。

书写好非遗赋能乡村振兴答卷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联系紧密。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非遗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与乡村振兴相互助力。如何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用好用活非遗,积极推动非遗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充分发挥非遗在乡村振兴中的独特作用,全面推动文化、产业、人才发展,让非遗在乡村振兴中大放异彩、相得益彰,这是摆在东源县委、县政府面前的一个时代课题和一份时代答卷。

东源县委、县政府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审时度势,科学谋划,决定在全县范围内深入开展2023“东源非遗年”系列活动,推动非遗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融合,促进农文旅深度融合,为全面提振文旅市场信心、促进文旅消费复苏释放活力、增添动力,为东源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动乡村振兴激活新动能与新活力,书写好非遗赋能乡村振兴这份时代答卷。

非遗活动旺 非遗之花别样红

1月24日,万绿湖景区(含景区内景点)当天接待游客1.91万人次;红色景点——义合镇下屯村格桑花怒放,四方游客接踵而至,大年初一至初八接待游客约8万人次,当地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增收50多万元;全县的乡村民宿、乡村农家菜馆和乡镇的酒楼、宾馆异常火爆,开门生意红红火火。

春节期间,东源城乡的景区景点、酒楼、宾馆之所以生意兴旺,主要得益于一场场别开生面的非遗传统民俗活动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纷至沓来。

一场场非遗传统民俗活动,极大丰富、活跃了东源群众的节日文化生活,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生活新风尚,满足了群众日益增长的高质量的文化生活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有力推动了非遗文化与乡村振兴有机融合,一场场非遗传统民俗活动成为乡亲联络感情、凝心聚力、共商振兴的桥梁与载体,极大激发了外出乡贤、村民参与乡村振兴的主观能动性和内生动力,激活了乡村振兴的“一湖春水”。

非遗之花扎根民间,致富之路就在脚下。东源县有关负责人表示,该县即将出台《2023年东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2023“东源非遗年”系列活动的目标、任务与措施。今后,东源将积极探索非遗融入和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机制举措,通过组织开展非遗文化展演、非遗美食展销活动,策划推出非遗研学游、体验游等精品旅游线路,以非遗发展带动乡村农文旅融合升级,让非遗成为带动村民增收、拓宽村民就业渠道的着力点,促进更多非遗成果惠及群众,让非遗成果不断转化为提升群众幸福感、满意度的指数与参数。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