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战工业倍增升级 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
■农历大年初七,新春开工首日,河源铭镭接下超千万元设备订单,首批返工的290名工人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
核心提示
1月28日,农历大年初七,新春开工第一天上午,记者走进东源县新型工业化主战场与主阵地——深圳盐田(东源)产业转移工业园,一股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奋发有为、拼搏实干,加快高质量发展的春潮涌动气息扑面而来:铭镭激光智能装备(河源)有限公司(下称河源铭镭)开工首日接到超千万元设备订单、河源市德同兴电子有限公司年初五开工加班加点赶货、华谊科技(广东)有限公司首批返工的380名员工全力以赴为公司赶货、科沃德新材料项目建设工地热火朝天……
人勤春来早,金鼓催人征。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敲响奋进催征的金鼓,东源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干劲十足,快速投入拼经济、抓项目、促发展,开足马力奋战工业倍增升级,加快推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落地生效。全县上下众志成城、凝心聚力,以钉钉子精神掀起高质量发展热潮,把高质量发展从手中的“施工图”转化为东源大地的“实景图”。
河源铭镭开工首日接下超千万元设备订单
今年计划实现产值8.5亿元
农历大年初七新春开工首日,位于深圳盐田(东源)产业转移工业园——蝴蝶岭工业城的河源铭镭生意实现“开门红”——当天接下超千万元设备订单,首批返工的290名工人精神抖擞地投入到工作中。
河源铭镭为铭镭激光集团公司全资子公司(铭镭激光集团公司成立于2005年,总部设在深圳市,是一家集激光智能装备及自动化设备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集团公司,是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注册资金2亿元,总投资近3亿元, 2017年5月落户东源, 2018年10月正式投产,2019年5月实现深圳生产车间的全部搬迁。2021年,河源铭镭全年完成总产值近5亿元,上缴税收800多万元,现有员工近400人(其中当地人有300多人)。截至2021年底,河源铭镭已获得专利200多项,其中发明专利 30多项,另外拥有软件著作权30多项,其核心技术包括全球首创的Wobble焊接技术、激光清洗技术、焊缝检测等激光行业前沿核心技术及配套软件。
河源铭镭主要从事激光设备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主要有激光清洗机系列、激光焊接机系列、激光切割机系列、激光配套自动化系列,新能源全自动生产线等,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制造、轨道交通、汽车制造、新能源动力电池、芯片半导体、3C产品等制造领域,目前已建立起完整、成熟的工业激光设备及自动化系列供应平台。其主要客户有台积电、富士康、比亚迪、宇通客车、长城汽车、中船重工、格力电器、美的电器、中航锂电、雷士照明、远大集团、中联重科等知名企业,产品远销全球五大洲100多个国家,并在全球十几个国家设立了技术服务网点,建立了覆盖全国各地的技术支持及售后服务网点,提供7×24小时全方位快速响应服务。
机遇在眼前,发展不松劲。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的召开更是为河源铭镭加快发展增强了信心和决心。河源铭镭负责人表示,公司将始终秉承“铭镭激光,给您更适合的”核心理念,坚持务实、创新、开拓、进取的企业精神,砥砺前行,立足国内市场,实现产品技术呈稳步上升式输出,重点开拓欧美和东南亚市场,加大研发力度,2023年计划实现产值8.5亿元,争取在未来2年内年产值突破10亿元,3年内计划完成主板上市,5年内实现年产值20亿元的目标,向成为“世界领先的激光智造企业”发展目标稳步迈进。
东源县党政一把手谈落实
坚定不移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
1月28日,新春开工第一天,省委、省政府召开开年第一会——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描绘奋进蓝图,吹响了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如何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市委工作安排,锚定高质量发展,以高质量发展为牵引推进高水平现代化建设,推动东源又快又稳发展、当好建设幸福和谐美丽河源的主力军?这是摆在东源县各级领导干部面前一个新的课题和一份新的答卷。当天下午,东源县在分会场组织与会人员分成3个小组,结合东源实际情况,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个主题展开讨论,研究落实。
东源县委书记秦卫民在分组讨论会结束后,立马率队到河源市德同兴电子有限公司、科沃德新材料项目、广东晟源永磁材料有限责任公司、东瑞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生产车间、项目建设现场进行调研,与企业有关负责人详细交流,实地了解企业复工复产情况,现场协调解决企业实际困难,为在建项目加快建设和企业达产达效,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增信心、鼓干劲。
县委书记秦卫民:
首先要做好三方面工作
秦卫民指出,省委、省政府在兔年首个工作日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组织各界代表共谋高质量发展思路和举措,进一步凝聚起全省上下共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全县上下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和市委八届五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定不移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坚定信心决心,全力拼经济、抓发展,奋力谱写东源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秦卫民表示,贯彻落实好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书写好东源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当前首要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要聚力“三个重要抓手”。以坚持制造业当家、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和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三项重点工作为重要抓手,咬定目标、全面发力,为东源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新动能。二是要聚力优化营商环境。严格落实县领导联系服务企业制度,建立更加紧密的服务企业工作机制,推动企业发展质量更高、效益更好、速度更快,奋力实现东源经济新飞跃。三是要聚力营造拼经济氛围。全县各级党员干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坚决把“拼经济、抓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人人学经济、懂经济、抓经济,形成人人都服务保障经济发展的浓厚氛围。
县长刘大荣:
守好老朋友 结交新朋友
东源县县长刘大荣指出,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规格高、谋划实,令人备受鼓舞、信心倍增,接下来,东源县要聚焦优化存量、扩大增量,全力推动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
刘大荣表示,贯彻落实好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关键是要守好老朋友,结交新朋友。一是要守好老朋友。对减停产及投产后未达产企业,要深入剖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服务带动其提升产能;对大量产能外流的企业,要加强沟通,引导更多企业把产能留在东源;同时,要充分发挥研发机构作用,有效促进科技创新成果及时孵化转化。二要结交新朋友。要聚力抓好产业平台建设,保障企业落地建设;要优化招商队伍,丰富招商形式,围绕主导产业,挖掘更多的优质项目。各企业要坚定信心,抢抓机遇,推动自身发展;要保持专注,切实提升技术、提高质量、打造品牌;要加快抱团,积极打造企业联盟,建设好企业共享发展资讯和产品需求信息交流平台。科研机构要立足当地,聚焦发展好东源硅产业,推动科技赋能;要贴心服务企业,推动企业创新发展。全县各级各部门要抢时间、拼速度,全力服务项目落地建设;要抓项目、促效益,以最好的政策、最优的服务,聚力做好招商引资工作。
拼经济春节“不打烊”:
高效落实产业 主平台资料提交
谋发展争朝夕,拼经济“不打烊”。春节期间,东源县各级干部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坚守岗位,送温暖、抓安全、谋发展、拼经济,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千方百计持续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推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落地生效。东源县委书记秦卫民、县长刘大荣分别率队深入到漳溪、新回龙、万绿湖、赣深高铁河源北站、县工业园等地,检查节日安全稳定工作,调研县域、镇域经济发展工作,以上率下、率先垂范,凝心聚力全力拼经济、抓发展。
谋发展拼经济,必须抢抓时间、抢抓机遇。根据《关于支持高标准建设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的实施方案》,我市将集中资源打造一个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市委、市政府谋划将深圳盐田(东源)产业转移工业园纳入市主平台组成部分。东源将此项工作列为2023年一号工程,成立由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迅速组建工作专班,春节期间做到不分昼夜、坚守岗位,确保各项工作有力推进。大年初二上午,东源县委、县政府召开工作会议,专题研究县建设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前期规划编制各项工作。会后,东源县工业开发区管委会、县工商信局按照工作要求,对全县范围内的主平台规划等进行全面谋划,严格对照主平台资料完善清单,对园区基本情况、有关经济指标、规划面积、2023年以及近五年产业发展、招商引资规划、项目建设情况、资源要素筹集计划、融资情况及计划等逐项进行完善,在当天晚上12点前将材料补充完善提交至上级部门。大年初四下午,在全市推进河源市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规划编制工作专题会议结束后,东源县委、县政府迅速研究落实,按照最新要求予以完善,于次日完善资料提交至上级部门,有力保证县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高效落实,为全市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规划编制工作提供高效支持,更是为东源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打造了一个承接产业转移的优质平台。
春节期间,东源县工业开发区管委会、县工商信局、县人社局等相关职能部门按照县委、县政府的部署要求,放弃节假日休息,全力以赴帮助、指导企业或项目做好春节后复工复产工作,提前介入解决企业“招工难”“融资难”等问题。
■策划:张松新
■统筹:李成东 张小龙 黄仲明 曾科
■组稿:本报记者 李成东 杨坚
特约记者 蓝天明 通讯员 李平
■摄影:本报记者 黄赞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