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出乡村振兴发展“新路径”
东源县顺天镇全力推进“诗画田园”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
■顺天镇沙溪村沿河观光路 黄赞福 摄
■顺天镇打造的“诗画田园”乡村振兴示范带以其独特的田园风光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打卡。黄赞福 摄
■8月17日,顺天镇金史村“和顺之家”正式投入运营,此举是该镇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数字“智理”模式、推进乡村振兴的创新之举。杨坚 摄
■位于顺天镇党演村的广东海演智慧农业有限公司航天育种基地 杨坚 摄
■顺天镇二龙岗村立足优势生态资源,积极开发水上运动、户外拓展、农业体验、户外露营等生态旅游项目。杨坚 摄
核心提示
2022年,东源县顺天镇按照县委、县政府开展“乡村振兴提质增效年”行动的部署,把服务灯塔盆地国家农高区建设作为头等政治任务,坚持党建引领,以推动县级“诗画田园”乡村振兴示范带创建为抓手,致力塑造“一心·一廊·四组团”空间格局,推动示范带建设提质增效。
特别是11月以来,顺天镇坚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推进乡村振兴紧密结合起来,牢牢把握市领导联镇包片抓落实工作机遇,围绕县委、县政府开展“奋战60天 冲刺全年胜”行动的谋划,坚持“以带促面,全域振兴”思路,整合各类优势资源,全力推进县级“诗画田园”乡村振兴示范带创建。
如今,这条集产业融合、风貌提升、农旅观光、客韵风情、治理创新于一体的乡村振兴示范带已显山露水,“带”出了乡村振兴发展“新路径”与新画卷。
沙溪村沿河观光路、大坪古树公园、中兴绿丰柠檬现代产业园、四季农耕文化长廊、荷苑民宿、岭南农耕(移民)文化博览园、广东海演智慧农业有限公司航天育种基地……踏着冬日的暖阳,行走在东源县级“诗画田园”乡村振兴示范带,一个个精心雕刻的乡村景点,串联而成一幅多姿多彩、风情万种的画卷,让人应接不暇、流连忘返。
今年以来,顺天镇以推动县级“诗画田园”乡村振兴示范带创建作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主引擎与主抓手,按照“一心·一廊·四组团”空间格局(即以灯塔盆地国家农高区为核心,以诗画田园美丽廊道为主轴线,沿途贯穿顺天圩镇以及沙溪、大坪、党演、二龙岗、金史等5个村,规划布局“顺天美农”现代农业发展、“顺美风光”诗画乡田休闲、“顺心农旅”活力乡村微度假、“顺民乡风”和顺乡风体验等四个组团),以“带”引擎乡村“五大振兴”,全力推动乡村振兴各项工作落实落地,成功打造出了“生态大坪”“法治沙溪”“文化金史”“农耕党演”“活力二龙岗”“驿站枫木”“军事滑难”等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乡村振兴示范村,全镇11个村实现“各美其美、相得益彰、美美与共”的目标。
“顺天美农”现代农业发展组团
让产业更强、农民更富
走进“顺天美农”现代农业发展组团的顺天镇党演村,让人感受到了现代农业特色产业蓬勃发展的浓郁气息:村内百亩航天辣椒种植基地的辣椒长势良好,红彤彤的辣椒惹人喜爱;广东海演智慧农业有限公司航天育种基地大棚主体结构已搭建好,数十名工人忙碌着施工和培育苗圃;在现代农业种植基地,翻土机开足马力作业、来回穿梭,雇请的村民挥着锄头种植土豆或撒播萝卜种子。
“顺天美农”现代农业发展组团以沙溪、大坪村为核心,以国家级田园综合体为主体,辐射带动示范带内五村一圩,成功引进广东中兴绿丰等5家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推动壹品蛋鸡数字智能化生产基地、锦辉安数字智能化有机蔗糖生产基地等一批精深加工项目建设,总投资超80亿元。
顺天镇大力实施土地流转,陆续引进省级蓝莓产业园、特色种苗育苗基地等一批优质项目,着力打造产业集群,不断推动现代农业产业蓬勃发展。同时,积极创新联农带农模式,在沙溪、党演分别试行“三变”和“股份制”改革,积极集约盘活闲置撂荒土地,引入市场化运作,成功引进海演科技等一批企业入驻,让农户拿租金、挣薪金、分股金,增收渠道持续拓宽。
党演村一名村干部透露,企业雇请村民每人每天劳务工资在120元左右,今年已累计发放村民劳务工资超百万元,产业发展让村民在家门口找到了就业岗位。
“顺美风光”诗画乡田休闲组团
让环境更好、风景更美
倘若在阳春三月走进顺天镇大坪村,一幅如诗如画的山水田园画卷将为你徐徐展开:古椎树林、稻田、花海、小桥、流水、亭台、楼阁……徜徉其间,令人心旷神怡。让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生态大坪”,现已成为顺天镇乡村振兴的生态名片,数百株百年以上的椎树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饱览诗画田园风光。
“顺美风光”诗画乡田休闲组团主要以圩镇、党演、大坪、沙溪村落为主体,聚焦人居环境整治,积极推进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家禽围堰、户厕改造以及三线整治等工作,同步完善道路“硬底化”“黑底化”、户户通自来水以及农村电网升级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古树公园、农耕博览园、乡村振兴培训学院、油菜花田等“农旅”项目,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制定如“生态大坪”“农耕党演”等乡村风貌主题规划,探索创新“以奖代补”“贴息贷款”等形式,引导群众新建或改造具有浓厚客家韵味的农房外立面,布置点缀农耕文化类景观提升小品,打造“沉浸式”客家风韵体验区,逐步形成了“三步一景、五步成诗、十步入画”的美丽乡村蝶变新形态。
“千年农耕文明结硕果,百代党演古村开新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党演村的中国岭南农耕(移民)文化博览园,你还可以了解到农耕文明从远古时代,到现代农业、智慧农业一路的文化变迁。
“顺心农旅”活力乡村微度假组团
让生态更绿、农旅更融
走进顺天镇二龙岗村,小溪、流水、人家……跃然入眼,置身于如此恬静、优美的山水田园间,仿佛进入了一个世外桃源。行至河边的一片板栗树林,才发觉在板栗树的掩藏下有序排列着一栋栋设计精致、风格独特的集装箱式房屋,房屋沿河临水而建。假若在一个月色如水的夏夜,坐在房屋室外的阳台上,张眼就可以看到月光明亮的倒影、听到淙淙的流水声、感受到山村夜晚的静谧……“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顺心农旅”活力乡村微度假组团主要依托二龙岗村山水林田、水库、河流等优势生态资源,积极开发水上运动、户外拓展、农业体验、户外露营等生态旅游项目,建成赤竹径河客家水岸活力绿廊、二龙岗村竹溪谷民宿群、房车营地等旅游网红景点,积极引导本地农户、工匠、合作社、大型企业等主体参与乡村运营,开办下伙田园餐厅、荷苑民宿、西施湖民宿、蓝莓庄园等农家乐、民宿服务业经营主体40余家,带动就业300余人,经营性收入达1000万元以上,让农民吃上了“旅游饭”“生态饭”。目前,上述这些项目正在紧张有序推进中。
“顺民乡风”和顺乡风体验组团
让治理更优、乡风更淳
今年8月17日,河源首家乡村俱乐部——“和顺之家”在顺天镇金史村正式投入运营,此举是顺天镇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数字“智理”模式、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创新之举。
“和顺之家”是一家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的大型露天乡村俱乐部,建有篮球场、亲水休闲步道、乡村治理文化公园等健身、休闲、娱乐的设施设备;设有村民议事中心、积分管理中心与商家运营中心和“和顺直播间”、观景平台。村民在这里可用“文明积分”在商家运营中心兑换相应奖励物品。
“顺民乡风”和顺乡风体验组团围绕金史村朱氏历史与家训文化内涵,以自治为主体,清单化修订村规民约“十做到”“十不准”,积极创新“积分制”管理模式,持续探索“阳光议事”机制,以“党群议事厅”为载体开展民主协商,群众主人翁意识不断提升。以德治为引领,积极修建村史馆、村博物馆等文化传承“新阵地”,打造独具特色的家训文化风貌,常态化开展“十星级文明户”等评选活动,积极宣传模范典型,营造了“学有榜样、赶有目标”的德治氛围。以法治为保障,全域推进完成1个国家级、5个省级法治民主村(社区)创建,积极组建“法律志愿服务先锋队”,大力开展“法治大讲堂”“送法进万家”等活动,形成全民学法守法的良好氛围。以智治为支撑,积极推进“综合网格服务管理”,在建设镇智慧应急管理平台基础上,集合维稳、应急、信访、视频监控等功能,在手机APP实现纠纷调解、民生代办、党建宣传、隐患排查等功能,逐步推动乡村治理走向智能化、信息化。2022年11月,金史村入列“2022年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榜单。
■策划:张松新
■统筹:李成东 张小龙 曾科
■组稿:本报记者 李成东 曾敏 特约记者 蓝天明 通讯员 林宇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