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县区新闻 > 东源县

东源县义合镇:发展全域旅游打造红色生态文旅城

2022-10-14 11:06:39 来源:河源日报

359e0b835538b24e2f3e31f703daeef1_1014009_001_01_s.jpg

■民宿灵芝小院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休闲

474d98d01c97407d9494c03f90394d2a_1014009_001_02_s.jpg

■位于下屯村的“粤菜师傅”培训交流中心及颐养苑。

核心提示

义合镇位于东源县东部,东江中上游,拥有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交通网络,距东源县城16公里,距市区20公里,区位优势突出。阮啸仙故里,东江纵队大人岭、白马村战役战斗遗址都位于义合镇境内,红色资源丰富。除此之外,还具有生态资源珍稀、人文历史浓重、饮食特色突出、农村产业多样、民宿集聚成群等优势。目前,东源县职业教育培训基地(党校迁建)、全国法治教育宣传基地、县级党史学习教育基地、“粤菜师傅”培训基地、妇女之家等均落户义合(下屯),啸仙故里审计博物馆项目正在筹建当中。

近年来,义合镇充分发挥阮啸仙革命先烈资源优势,以省审计厅等省直部门驻镇帮扶为契机,依托区位优势和客家文化、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以及东江沿岸优美的生态环境等优势,统筹推进全域旅游与乡村振兴,全力推进“红色教育培训基地、乡村生态旅游基地、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建设,以特色旅游促进乡村产业兴旺、农民增收,努力实现农业强、百姓富、生态美的目标。

目前,义合镇已经开发出“阮啸仙故居和闻啸轩学堂红色游+下屯村乡村振兴游+义合村摄布李家湾民宿游+东江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游+苏家围客家乡村休闲游”等特色旅游线路,充分利用现有的红色、绿色、古色“三色”旅游资源,走红色生态文旅融合发展之路,带动民宿、农家乐及观光农业产业项目发展,奋力将义合打造成红色生态文化旅游城。

走出红色生态文旅产业发展蝶变之路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义合镇围绕打造“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格局,大力推进顺景灵芝、曲滩香菇种植、超阳村红心蜜柚和柑橘种植等特色农业,积极培育精品水稻产业,结合阮啸仙故居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造生态农业休闲观光旅游体验基地。目前,全镇有家庭农场7家、专业合作社29家、农业企业14家,有观澜民宿、竹里馆、灵芝小院、清岚山房4家较大规模的民宿,并已经有了民宿集群发展的雏形。

作为首批“广东乡村民宿示范镇”的灵芝小院民宿,是义合镇民宿产业迅速发展的最好见证。国庆假期,灵芝小院民宿内热闹非凡,有的游客在泳池内嬉水,有的在树下荡秋千,有的在东江边欣赏美景……面朝秀美东江、背靠将军帽山的这家民宿,今年国庆假期异常火爆,假期7天的客房几乎全部订满。

今年,为支持和帮扶民宿等旅游新业态健康发展,义合镇为民宿行业注入“金融活水”,引导民宿企业提档升级、做大做强。

位于义合镇东江老渡口边的红船茶馆和闻啸轩学堂附近的花海咖啡,今年国庆假期生意也异常火爆,成为义合镇新的“网红”打卡点。

义合镇正在努力走出一条红色生态文旅产业发展蝶变之路,村美、民富、镇强的乡村振兴美丽蓝图变成现实图景。

办好民生实事 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从东江北岸下屯村的阮啸仙故居,驾车过啸仙大桥到南岸义合圩镇,只需5分钟。这是去年8月12日建成通车的啸仙大桥,给东江南北两岸3镇6村约3万人出行带来的便利,结束了附近居民往返东江两岸只能乘渡船的历史。这是义合镇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项重大举措。

近年来,义合镇将“保民生”作为财政支出的重中之重,从项目建设资金中拨出专项资金用于保障民生实事项目落实,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今年3月,在义合镇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义合镇政府提出今年要重点办好村(居)人居环境提升、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民生饮水安全工程、道路安全提升工程、东江湿地审计科普园建设、适龄女生HPV疫苗免费接种、残疾人和孤儿(事实孤儿)救助补助标准提高和银龄安康行动民生工程等10件民生实事。目前,已有7件民生实事全部落实落地,所有项目正在大力推进中。今年4月完成验收的东江湿地审计科普园,包含东江湿地鸟类保护栖息区、东江湿地植物保护区、东江湿地水生物保护区、河源鹰嘴蜜桃种植产业示范区、审计文化展示区、市民休闲活动区、阮啸仙家风文化展示区、红船文化课堂培训区等八大功能区域,成为周边群众休闲游玩的好去处。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