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源“十企帮十镇”示范行动走进漳溪
强化联农带农推动共建共享共赢
■漳溪畲族乡日光村玫瑰园产业基地。计划5年种植玫瑰6000亩,将玫瑰种植项目建成河源市“一镇一业”标杆产业、广东玫瑰产业创新示范区。杨坚 摄
○本报讯 特约记者 蓝天明 日前,东源县委书记秦卫民、县长刘大荣率队到漳溪畲族乡日光村调研推进“十企帮十镇”示范行动,研究探讨企业助力乡村振兴有关工作。
在日光村,秦卫民、刘大荣一行先后到广东三友集团有限公司谋划帮扶漳溪畲族乡的项目现场进行实地察看,代表县委、县政府与广东三友、广东东路、东莞市以纯、深圳市华丰世纪、广东融和、东瑞食品、广东坚基实业、广东霸王花实业、深圳万利科技、东源县顺天党演三新经济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等10家企业共同签署了“汇聚民企力量,助力乡村振兴”倡议书,并与10家热心企业负责人深入座谈交流,共谋家乡发展良策,着力推动“十企帮十镇”助力乡村振兴工作高效有序开展。
对于如何更好推动“十企帮十镇”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秦卫民提出了三点期望。一是强化市场思维,助力全面乡村振兴。树立市场意识、市场观念,把“十企帮十镇”作为东源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探索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因地制宜谋划帮扶项目,撬动更多的社会力量、社会资源参与到家乡乡村振兴中来,着力实现“输血式”向持续“造血式”转变。二是强化联农带农,推动共建共享共赢。既要考虑企业自身的发展,又要考虑农民和农村集体的利益,做实做细帮扶项目前期调研,实事求是做好项目规划,依法依规推进项目实施,以实际行动成效影响和带动乡村发展,实现企业二次发展、百姓真正受益受惠、集体做大做强。三是强化服务保障,搭好企业帮扶平台。“十企帮十镇”作为东源推进全面乡村振兴的一项创新举措,要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建立健全平台化、实体化的运行保障工作机制,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和工作创新,切实推动各企业与帮扶乡镇结合本企业、本地实际,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做到因地制宜、精准帮扶,不断彰显帮扶成效,努力让每个帮扶乡镇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