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源县义合镇:
专家下乡助力 推动产业发展

昨日,记者来到东源县义合镇,看到一条条村道干净整洁,一栋栋民房清爽亮丽,美丽乡村处处焕发着勃勃生机。
红色基因、绿色发展,是东源县义合镇的鲜明特色。去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下称工作队)进驻义合镇以来,共组织专家下乡200余人次,全方位服务“三农”,全力推进义合镇乡村振兴。
打造义合花海
带旺镇域实体经济
岭南春来早,春花争怒放。昨日上午,记者来到义合镇下屯村阮啸仙故居前,惊喜地发现这儿多了一片花海。花海里种植的格桑花已经全部绽放,形成了春花烂漫、万紫千红的美景。一些游客和市民已经闻讯前来拍照打卡。
这片花海的打造凝聚了省农科院环境园艺所专家下乡送来的智慧。据介绍,这片花海除了种植格桑花,还种植了油菜花。省农科院环境园艺所党组书记陈普照介绍,义合花海选种的油菜花是五彩油菜花,与很多地方比较单调的黄色不同,而且在花海中间还设计了党徽和“红色下屯”四个大字的图案。
“这些图案的油菜花品种是航天育种选育出来的,比一般的油菜花高很多、颜色红很多。我们已经通过无人机和遥感定位把60亩油菜花种子播种下去了,目前菜苗已经长出来,等它们盛开时,就会吸引很多游客前来打卡。”陈普照说。据介绍,义合花海项目将根据不同的季节选种既有观赏性又有经济效益的花卉,通过打造“义合花海”品牌吸引游客,带旺镇域实体经济,带动村民增收。
指导冬种工作
网上助力销售
近日,东源县义合镇上屯村,10多名村民正在蔬菜基地采摘蔬菜。据了解,在去年年底推广冬种工作中,该村组织试种了50亩蔬菜,主要是花椰菜、西蓝花、青白菜、大白菜四个品种。同时,聘请云南种菜专业户进行技术指导,并由华南农业大学提供科技服务。
蔬菜基地在东江畔,不仅土壤肥沃,灌溉用水也方便,蔬菜长势喜人。据介绍,去年,在华南农业大学专家的指导下,义合镇有10多个村居开展冬种工作,进一步保障了粮食蔬菜供应,助力当地农民增收。后来,为了帮助当地村民销售蔬菜,华南农业大学专家还义务在网上发布销售推文,帮助当地村民搭建网店,有效地解决了蔬菜销售难题。
专家下乡200余人次
全方位服务“三农”
“义合镇的优势在于绿色生态资源和红色文化底蕴,工作队根据两轮深调研成果,结合东源县‘十四五’规划对义合镇的定位,初步起草制订驻义合镇帮镇扶村五年规划和年度帮扶计划,推动红色生态旅游小镇建设。”工作队队长陈伟说。
据介绍,工作队进驻以来,充分发挥省直机关帮扶的资源优势,联合华南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等科研机构,安排专家下乡到义合200余人次,就撂荒复耕、果蔬种植、无人农场建设、病虫害防治、畜禽养殖、党建交流、加强基层依法治理、普通话教育、乡村产业规划等方面进行帮扶指导,配合牵头单位省审计厅全面服务“三农”,开展了宣传乡村振兴等党的方针政策、防返贫监测、镇域发展规划、办民生实事等多项工作。(本报记者 苏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