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县区新闻 > 东源县

东源:奋战“八大重点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

2021-11-01 09:09:40 来源:河源日报

7c4fd947edc34f2ab7fed946a77f6c32_hyrbs1101007_001_01_s.jpg

■深圳盐田(东源)产业转移园二期智能制造集聚区。未来5年,东源将以园区获评“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契机,更高水平建设好100平方公里的产业发展平台,致力打造“3+2+N”产业集群升级版,力争到2026年规上工业总产值超350亿元。杨坚 摄

ad2320e0b7b4b12c9a60e91d31dd646e_hyrbs1101007_001_02_s.jpg

■如火如荼建设中的河源滨江新城区。未来5年,东源将全面对接融入市“1+6”规划体系、“三江六岸”城市功能廊道规划,全力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海绵城市和智慧城市建设,把河源滨江新城区打造成生态之城、智造之城、人文之城。黄赞福 摄

核心提示

打造生态经济发展新标杆,书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关键在真干、实干、大干。未来5年,东源将紧扣奋斗目标,把奋战“八大重点任务”(民生品质提升、工业倍增升级、“两山”转化增效、环境优化提升、乡村全面振兴、组团协调共进、科技创新赋能、社会和谐稳定)作为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和全县工作的主抓手,将“八大重点任务”项目化、清单化,建立台账、挂图作战,推动东源一年一变样、5年大跨越,把发展蓝图从纸上“落到”东源大地。

目标催人奋进,使命重于泰山。会议要求,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接续奋斗,以更加振奋的精神状态、坚如磐石的意志品质、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推动东源又快又稳发展,确保生态经济发展成效更显、民生福祉成色更足。

清单一

奋战民生品质提升

打造人民幸福生活新标杆

关键词:提高收入

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保障重点群体就业;完善创业扶持政策,推动“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发展;培育壮大中等收入群体,加快形成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

关键词:满意教育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力争5年投入22亿元推进教育补短板项目,加快推进18个项目建设,新增7所公办幼儿园,新改扩建10所中小学,新增2万余个优质学位;落实“双减”政策;全面强化师资培训、教育教学研究和师德师风建设,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关键词:健康东源

深入实施健康东源行动,力争5年投入28亿元,推进10个卫生项目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延伸;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提高公共卫生应急处置能力。

关键词:满足需求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文明创建“九大行动”,力争2023年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2026年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推进“五馆一宫二中心”等文化设施提档升级,更好满足群众文化需求。

关键词:社会保障

建立健全供水等基本民生自给自足保障体系;深入推进全民参保计划;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落实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政策;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障和救助制度,加强社会弱势群体救助;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和困难群众、特殊群体关爱帮扶工作。

清单二

奋战工业倍增升级

打造现代产业发展新标杆

关键词:产业集群

打造“3+2+N”产业集群升级版,力争到2026年规上工业总产值超350亿元;做实食品饮料及水产业,打造“百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做强先进材料产业,做优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新能源产业,到2026年分别实现总产值超200亿元、超50亿元、超100亿元。

关键词:产业平台

更高水平建设好100平方公里的产业发展平台, 5年完成县工业园区用地整治提升1563亩以上;稳步优化开发区体制机制,强化园区与城市的规划对接。

关键词:龙头企业

优化实施“首席服务员”制度,创新招商方式;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开展行业领军企业培育行动,实现本土上市公司2家—3家、营收过亿元企业60家以上、过5亿元企业15家以上。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

培育一批城市综合体、商业综合体、大型商超,发展新业态新模式,谋划建设专业汽车城;积极培育高铁经济;推进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打造粤北赣南物流中心枢纽;激活现代金融业。

清单三

奋战“两山”转化增效

打造绿色低碳发展新标杆

关键词:生态屏障

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和林长制,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巩固拓展环保督察整改成果;全面实施环境监管网格化、全覆盖管理;严格执行“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坚决完成桉树林改造;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力争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关键词: “两山”转化

深入推进“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做好“山”“水”“林”的文章,打造绿色矿山和打造石英石、水泥用灰岩生产基地,做大做强温泉康养、饮用水产业,高质量完成水源林建设,加快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发展林下经济,探索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关键词:低碳发展

严格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实施产业绿色化、园区循环化改造;优化能源供给结构,加快探索具有东源特色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体系;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形成绿色低碳生活新风尚。

清单四

奋战环境优化提升

打造全面“融深”“融湾”新标杆

关键词:“硬联通”

优化对接省“12312”现代化交通体系,完成顺天互通立交等一批重点交通项目建设;畅通滨江新城区与市中心城区的“南北通道”,形成“十纵十五横”城市骨架路网;推动国省道改造升级和“四好农村路”建设;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谋划实施一批重点项目;完善“1+3+N”重大项目联动机制。

关键词:“软环境”

对标深圳实施综合改革试点,推出一批原创性重点改革事项;做大做强做优国有企业,完善投融资运营机制;实施优化营商环境“一号工程”,推动营商环境建设走在全市前列;推行工程建设项目“一链办理”;推进民生领域改革,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完善营商环境监督机制。

关键词:“大市场”

依托东源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加快形成与“双区”和“两个合作区”深度对接的“大网络”“大市场”;积极嵌入贸易便利化投资网络链条,搭建企业产品展示与交易平台;主动对接“双区”的农产品供给需求,完善产销对接长效机制,打造成为“双区”“六子”重要供应基地。

清单五

奋战科技创新赋能

打造创新驱动发展新标杆

关键词:人才优先

推进人才强县建设,实施“1+1+7”人才工作机制、“雁归源”人才行动和“广纳英才·智汇东源”人才开发3年行动;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积极培养本土人才和“东源工匠”;建好用好人才驿站等平台,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

关键词:科技创新

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5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5家;精准引进一批企业,培育一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和创新型龙头企业;支持企业技改升级,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推动东源广工大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加快创建;强化知识产权的保护和运用;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

关键词:创新型县

建立优化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推动岭南现代农业实验室、畜禽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县硅基新材料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提质增效;争创一批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打造县域创新驱动发展新高地;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尊重人才、崇尚创新的浓厚氛围。

清单六

奋战社会和谐稳定

打造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新标杆

关键词:平安东源

持续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慎终如始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健全扫黑除恶常态化工作机制,严厉打击系列突出违法犯罪行为;强化重点领域风险防控;全面开展行政村(社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十个有”建设,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东源。

关键词:法治东源

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推进“一规划两纲要”落地落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实现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全覆盖;推动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常态化;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深入开展“八五”普法。

关键词:创新治理

坚持共建共治共享,构建适应现代化的城乡基层治理机制;深化“中心+网格化+信息化”工作体系建设,推进智能化平台建设;建立健全“面对面”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机制;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信访诉求“分级负责”和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清单七

奋战组团协调共进

打造城乡融合发展新标杆

关键词:做强

持续做强东部资源经济组团,科学谋划“一石二水”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大力发展硅基新材料、现代农业、温泉康养、酒、茶、食品加工等特色产业,打造温泉全域旅游特色小镇,加快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关键词:做优

持续做优西部生态旅游组团,坚持以万绿湖风景区为龙头,全力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完善库区乡镇交通建设,筹建粤港澳大湾区旅居产业研究机构,谋划“两晚三天”经典旅游线路,因地制宜打造游轮母港、运动营、养生谷,努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旅居康养胜地。

关键词:做大

持续做大南部都市经济组团,全面对接融入市“1+6”规划体系、“三江六岸”城市功能廊道规划,构建“一园一廊四城”的城市新格局,力争5年东江健康城建成区达5.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1万左右,形成一江两岸“比翼齐飞”新格局;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海绵城市和智慧城市建设,打造生态之城、智造之城、人文之城。

关键词:做实

持续做实北部现代农业组团,全域全面融入灯塔盆地,集中更多资源和要素支持农高区建设;推进船塘板栗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上莞茶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做好特色产业和特色文化的文章;做活南粤古驿道文化,加快“万绿蓝”和“古道边”两条风貌带建设,率先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关键词:城乡

以未来小县城的标准谋划顺天、灯塔、蓝口、新港、船塘镇发展规划;建设一批工业强镇、农业大镇、文旅名镇、商贸重镇;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服务体系,深化户籍制度和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改革,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

清单八

奋战乡村全面振兴

打造农业农村现代化新标杆

关键词:巩固拓展

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完善预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加强对有劳动力的低收入人口的项目帮扶;支持双田、下蓝畲族村创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和花径、半埔、上蓝畲族村创建省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关键词:提质增效

完善与农高区协调联动机制,集中资源和力量支持灯塔盆地开发建设,推动北部组团8个乡镇更好地接受灯塔盆地辐射带动;完善灯塔盆地基础设施,推进东江流域水安全保障提升工程建设和顺天国家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助力灯塔盆地打造若干个超百亿农业产业集群。

关键词:融合发展

严格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健全撂荒耕地复耕复种长效机制,严格落实“田长制”;实施科技兴农、质量兴农、品牌兴农行动;加快3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创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和生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县;推动一批种业资源基地建设;推进柳城镇万亩智能化粮食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加快发展数字农业;培育壮大各类农业龙头企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关键词:精美农村

统筹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科学规划建设一批乡村振兴示范点;连片连线建设较高水平的风貌提升示范带和产业发展带;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5年行动;培养新时代高素质农民;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和“一镇一改革”事项,全面激活农村资源要素,建设精美农村。

关键词:金融助农

发挥好金融助力作用,撬动更多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农村;加强项目库建设,积极申报农业专项债支持;探索成立乡村振兴产业基金;建立健全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放大财政资金乘数效应;管好用好驻镇帮镇扶村资金;推动驻镇帮镇扶村工作标准化、规范化;深入开展“十企帮十镇”“百企兴百村”等行动。

■统筹:李成东 张小龙 曾科

■组稿:本报记者 李成东 杨坚 特约记者 蓝天明 通讯员 邱劲泽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