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战白马铸军威
——白马战斗是粤赣边支队在九连地区恢复武装斗争后打的第一场大胜仗
东江从东源县黄田镇向西南绕过缺牙山流入义合镇,两镇交界处,河流从陡峭的高山下穿过,地势极为险要。东江河谷的北边,有一个小山村叫白马村,是东源县义合镇上屯村的一个自然村。白马村上游与黄田镇的清溪村相邻,对面是义合村摄布将军帽山,北面背靠海拔1000多米的缺牙山。翻过缺牙山,就可到达曾田镇的岑田、蒲竹、横坑子。
如今的白马村,住着近20户人家100多人。随着国家新农村建设政策的落实和经济的发展,白马村通路通水通电,家家有电视电话,一些村民还买了小车,生活富足。这里山清水秀,交通基础设施完善,农房美丽,让人仿佛进入世外桃源。
白马村是上世纪40年代末河源解放战争东二支五战五捷第一场战斗的发生地。京九铁路从这里穿过,每当火车飞驰而过时,列车都会拉响汽笛,用笛声向牺牲在这里的英烈致敬。
美好的生活来之不易。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让我们回顾一下73年前发生的那场战斗,以缅怀在解放战争中英勇献身的英烈们。
1947年初,中共领导的九连地区人民武装部队日益壮大,部队给养极为困难,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九连工委研究后认为,只能设立税站,从国民党当局“口中夺食”,向过往的商船征税。1948年1月,河西区成立了河西税务总站,陈桂友为站长,欧阳培为副站长。总站下设分站,其中的一个,便设在白马。白马建站时九连工委已改为九连地委,税收站就由粤赣边支队江防大队派部队武装守卫,是当时收入最大的一个税收站。(2000年《河源县志》)
白马税站建立后,负责征税的工作人员很少,仅有5人。国民党护航队曾多次袭击税站,企图切断我军的税源。因为远离主力,附近的义合、黄田还有国民党的自卫队,有时国民党部队又派重兵为补给船护航,所以白马税站随时可能与敌人短兵相接,小规模战斗时断时续。
当时的河源和老隆都是国统区,由于两地之间的公路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控制,国民党军队对老隆的物资和武器供给只能走水路,于是东江河道成为重要的水上交通命脉,谁控制住东江河道,谁就占有了战略主动地位。白马处于水道交通咽喉处,白马税站的设立,不仅在经济上十分重要,还在军事上作用明显,因此,白马成为了国共争夺的一个战略要地。
1948年8月,按上级的批示,粤赣边支队建立。粤赣边支队的成立,是九连地区人民武装队伍发展壮大、跨入人民解放军战斗行列的重要标志。它有力地表明,九连地区人民武装队伍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部队的政治素质和军事素质得到提高,战斗力不断增强,成为从根本上扭转战局、建立巩固的根据地的武装力量。经过对党的政策的积极宣传,广大人民群众踊跃参加人民解放军,我军兵员得到了有效补充。同年9月,人民解放战争进入了夺取全国胜利的决定性阶段。在我军取得节节胜利的大好形势鼓舞下,粤赣边支队指战员士气大振,官兵个个摩拳擦掌,都想打胜仗、打大仗。
1948年10月24日,粤赣边支队江防大队和白马税站获得情报:一支由多艘船只组成的船队和两艘火轮拖头已从广州抵达惠州,船队装载物资用品后,将在东江护航大队梁桂平部(即广东省伪税警团)的护送下开赴老隆。护航队是一个加强连,共150多人。粤赣边支队江防大队闻讯大喜,立即派得力的侦察员化装成商人前往惠州、河源侦察。侦察发现情况属实,“一条大鱼”正在游来。于是,江防大队迅速将获得的情况向支队作了汇报。
粤赣湘边区临时党委领导严尚民、粤赣边支队领导钟俊贤、郑群等经过周密分析,认为这是打击敌人的一个良好战机,决定集中优势兵力,主动出击,在我方群众基础较好、地形较熟的白马打一场伏击战。
按照事前的部署,严尚民、郑群、吴毅等率三团的四个中队共700多人埋伏在白马沿岸一带的山地里;云南队、珠江队负责主攻,将护航队先拦截成两段,打乱敌人部署;四团团长王彪率部分主力埋伏于东江东岸;江防大队长邹建率领“飞马”等几个中队埋伏在下游,截断敌人退路。
粤赣边支队的口袋阵早已布好,但国民党护航队却毫无察觉,他们自恃武器精良实力强,一路大摇大摆地从河源往老隆赶。10月25日中午12时左右,敌军护航队150多人持4挺轻机枪,沿东江河西岸的小路前进,两艘小火轮拖头吃力地拖着两艘木帆船,驶入了我军埋伏区。
当护航队的尖兵班越过我军防线、大部队进入埋伏区时,随着指挥部的号令枪响,我军云南队、珠江队多挺机枪突然开火。一阵猛烈射击后,敌人应声倒下了三四个。接着,埋伏的战士又居高临下扔下手榴弹,随着“轰隆”爆炸声响起,护航队又死伤数人。突如其来的袭击让护航队乱作一团,敌人被打得狼狈不堪,纷纷往草丛、竹林逃窜,有的掉入河里,有的掉头往下游逃跑。我军占据有利地形,战士越战越勇,打得敌人根本没有还手之力。护航队很快被分割成几段,指挥失灵,互相失去了联系,只得左冲右突、盲目乱窜。我军战士大喊“缴枪不杀”“优待俘虏”,山上山下,喊声一片。护航队最终失去斗志,只好缴枪投降。
战斗持续不到2个小时。我军击毙敌人20多人,俘敌50多人,仅护航队长梁桂平带着60多人逃出了伏击圈。这一仗,我军不仅缴获一批枪支,更缴获了军需品近10吨,尤其是缴获的大批布匹、军鞋和药品,有效地缓解了我军给养困难。粤赣边支队将这批物资迅速运回了上莞、船塘。
白马战斗是粤赣边支队在九连地区恢复武装斗争后打的第一场大胜仗。在当时的军事形势下,白马伏击战的胜利给九连地区军民带来巨大鼓舞,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军队的士气。
随着时间的流逝,依山傍水的白马,现在风景宜人,一派田园风光,恬静、安谧、和谐。隔江南望,摄布将军帽山下,是竹里馆民宿,那里已经打造成了文旅综合体。竹里馆中,常有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前来开展党建活动,聆听白马战斗故事,传承红色文化,将白马战斗精神发扬光大。
[本文主要参考《东源县党史资料汇编(第二集)》相关文章]
■河源日报社 东源县委宣传部 联合出品
■策划:李成东 李远来 朱映真 欧志科 张小龙 ■撰写:叶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