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东源商会第三届理监事会就职典礼暨东源县与东至县2021年夏季联合招商推介会举行
打造生态经济新标杆奋进经济强县
■深圳盐田(东源)产业转移工业园智能制造聚集区。2020年12月,园区被省政府认定为“河源东源高新技术开发区”。
■国家4A级景区万绿湖,水质常年稳定在国家地表水I类标准,是农夫山泉等5家饮料生产企业的取水地。2020年,万绿湖景区获评“中国天然氧吧”。
核心提示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17日下午,深圳东源商会第三届理监事会就职典礼暨东源县与安徽池州市东至县2021年夏季联合招商推介会在深圳市举办,向四方客商推介东源投资环境和硅产业、民宿、温泉旅游等投资项目,诚邀四方宾朋前来东源旅游观光、考察洽谈和投资兴业,共享绿水青山、共赢合作发展、共创美好未来!
开局“十四五”,迈好第一步。举办此次联合招商推介会,是东源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全面贯彻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坚持以“融湾”为“纲”、“融深”为牵引,抢抓“双区”产业转移机遇,全力推进河源滨江新城区和经济强县建设,打造生态经济发展新标杆,高质量构建“一核一副三重四组团”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奋力当好“示范区”“排头兵”和“两个河源”建设的主力军的生动实践和招商创新之措。
【区位优势】 即将成为大湾区1小时经济圈生态明珠
东源地处粤港澳大湾区东北部、东江中上游,区域总面积4070平方公里,总人口约60万,辖21个乡镇,属客家文化地区,森林覆盖率达74.37%,是广东省地域面积第二大的县和北部生态发展区的重要生态屏障。
东源区位优越,是大湾区向北出省和向粤东方向的主要通道,交通四通八达,京九铁路、粤赣高速、河梅高速、汕昆高速、河惠莞高速等多条全国性交通大动脉贯穿东源全境,距离广州、深圳均约200公里,一大批交通建设重点项目正在谋划或在建。今年起赣深高铁、广汕高铁、杭广高铁将陆续通车,其中赣深高铁将于今年10月开通运营,东源即将成为大湾区1小时交通圈、经济圈与生活圈。
【扶持政策】 “一揽子”政策扶持企业发展
东源高度重视营商打造环境,出台了鼓励外商投资、技术改造、先进装备制造业、融资上市、贷款贴息、人才发展、科技创新、县级税费、土地、厂房、物流、品牌、外资、内资、内贸等“一揽子”扶持政策。
【营商环境】 打造与珠三角同等水平营商环境
东源实行“一事一议”制度,对固定资产投资5亿元以上的项目、世界500强或国内500强企业、国内排名前10位细分行业龙头企业或国际排名前20位的细分行业龙头企业总部迁入东源的、填补国家和省技术空白的企业,采取“一事一议”原则给予支持。
东源建立招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工业项目首席服务员制度,实行县领导挂钩联系重点项目、企业制度和“首席代办、集中审批”,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政务环境,努力打造与珠三角同等水平的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让广大企业在东源投资放心、创业安心、发展顺心。
【产业平台】 打造承接“双区”高端产业转移新平台
深圳盐田(东源)产业转移工业园
园区是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位于东源县仙塘镇,总规划用地面积40平方公里,建成区约10平方公里,拟规划发展区30平方公里,园区基础配套设施基本完善。目前,园区入园企业173家,初步形成以智能制造、新电子、新材料产业为主的产业集聚发展。园区6次荣获省级产业园“优秀园区”称号,连续3年获省环保厅“环保园区”优秀奖;去年12月被省政府认定为“河源东源高新技术开发区”。
——盐东现代物流园建设。由盐田区和东源县共同建设经营,规划面积3.5平方公里,首期开发建设约119万平方米,计划投资7.5亿元。物流园区致力打造服务粤赣的物流集散地、河源市的工业产品展销中心、东源县的企业孵化基地、深圳盐田(东源)产业转移工业园的服务中心,成为服务河源市中心城区经济发展的功能区和粤北赣南地区的物流中心枢纽。目前,园区已引进林安物流等25个项目。
——新材料产业园建设。新材料产业园规划面积1平方公里,计划投资6.1亿元。园区以富马硬质合金企业为依托,引进上中下游新材料企业,打造新材料产业新城。目前,已有一批新材料企业落户建设。
广东千亿级硅基新材料产业园
东源硅产业基地于2014年被省认定为“广东省硅产业基地”,2015年获批同等享受省产业转移政策。目前,基地有硅产业链相关企业80多家,形成了以旗滨集团为龙头的硅产业集群。2020年9月,东源硅产业被纳入《广东省发展先进材料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硅产业基地获得了省政府系列配套政策扶持,力争在10年内打造成广东千亿级硅产业基地、华南石英硅谷。
硅产业集聚区(二期)基础设施项目总规划面积约99万平方米,总投资3.39亿元,目前已完成征地约79万平方米,市政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已全面启动。
【功能布局】 四组团建设实现开篇起步
2020年,东源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登高望远,科学研判,坚持分类指导、错位发展,充分发挥比较优势,谋划并全力实施“东强西优南扩北实”发展战略,四组团根据发展基础、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确定产业发展方向和工作目标,在困局中实现开篇起步,形成了精力向组团集中、力量向组团集结、要素向项目集聚的崭新工作格局和南部组团做大都市经济、北部组团做实现代农业、东部组团做强资源经济、西部组团做优生态旅游的发展格局,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和源头活水。
东部资源经济组团:打造广东千亿级硅基新材料产业园
该组团内资源丰富,有石灰石、瓷土、稀土、铁矿等10类32种矿产资源;有约3亿吨储量的优质石英石资源,硅含量达到90%以上;已探明的26处温泉资源极富旅游开发价值。浮法玻璃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硅材料研究中心和东源县硅材料创新中心已挂牌运作。东源将以自然资源的高效利用为核心发展资源深加工和旅游业,倾力打造华南石英硅谷、广东千亿级硅基新材料产业园,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康养休闲文化旅游目的地和黄田高铁小镇。
西部生态旅游组团:打造华南一流深度休闲度假地
该组团内的新丰江水库(又称万绿湖)库容量139亿立方米,水域面积380平方公里,华南地区最大,水质常年稳定在国家地表水I类标准,是农夫山泉等5家饮料生产企业的取水地;围绕万绿湖已开发8个风景名胜区及一批民宿,万绿湖景区获评“中国天然氧吧”。东源将以万绿湖创5A为抓手,坚持以新港为组团重点镇,贯彻“一核两带三线五特六品”工作思路,打造万绿湖全省标志性旅游景点、华南一流深度休闲度假地、中国知名山水健康旅游目的地。
北部现代农业组团:打造现代农业和乡村振兴主引擎
该组团内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灯塔盆地农高区与灯塔盆地的核心区,是广东少有的连片现代农业集中发展区,拥有340万亩丘陵、39万亩低坡度山地,聚集有近百家农业龙头企业,是大湾区城市群家门口的“菜篮子、果盘子、米袋子和茶罐子”。在建的灯塔绿然农产品物流园是河源最大的农业商贸基地,20平方公里灯塔盆地农高区农产品加工园区正在加快推进建设。东源将以顺天镇为城市副中心、灯塔镇为现代农业组团重点镇,大力发展高品质农产品的生产贸易基地和田园综合体,打造现代农业和乡村振兴主引擎。
南部都市经济组团:打造宜居宜业宜游河源滨江新城区
该组团内的东源县城依东江而建,已纳入河源中心区统筹规划,与市区实现同城化一体化发展,县城公共配套服务设施日臻完善,河源万达广场等一批大型城市综合体项目正在加速建设,一座宜居宜业宜游、“滨江水城和山水城林”的生态魅力河源滨江新城区已初具规模。东源将加快规划建设“一园一廊四城”城市功能区,启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补齐文化、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短板,加快推进河源滨江新城区建设。
【荣誉榜】
全国第一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中国候鸟旅居小城
第一批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区
中国生态旅游大县
首批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
国家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县
中国低碳旅游示范区
中国优质饮用水资源开发基地
全国十佳最具发展潜力的旅游大县
中国最具投资特色魅力示范县
中国最佳生态文化旅游名县
中华蜜蜂之乡
国家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
2020中国最美县域
全国法治县创建活动先进单位
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
首批五个“中国好水”水源地广东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广东省旅游强县
广东省教育强县
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
广东省林业生态县
广东省最大板栗基地
优质茶叶基地
广东县域转型升级十大创新范例奖
粤东西北地区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县
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广东省县级文明城市
首批“广东省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县”
广东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广东省旅游综合改革示范县
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
省级板栗现代农业产业园
省级茶叶现代农业产业园
■策划:李成东 李远来 朱映真
■组稿:本报记者 李成东 特约记者 李远来 蓝天明 通讯员 张小龙 赖达东
■摄影:本报记者 杨坚 制图:阿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