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教育系统积极开展国家安全教育
为国家安全教育注入持续动能
■本报记者 邹茹玉
近日,河源市林晓玲国家安全教育名教师工作室在市四小揭牌成立。这不仅是市级国家安全教育名教师工作室添新,更是我市推进国家安全教育“进课程、进教程、进校园”迈出的坚实一步。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落实《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以丰富活动增强师生国家安全意识,让维护国家安全成为思想自觉与行动担当。
名师工作室揭牌:
专业引领校园安全课堂
河源市林晓玲国家安全教育名教师工作室立足小学教育实际,秉持“教育先行、实践育人”,将国家安全意识巧妙融入学科教学与校园活动。工作室将通过创新模式、开发特色课程、培育专业师资,打造国家安全教育示范基地。
“工作室将成为‘孵化器’与‘辐射源’。”主持人林晓玲表示,未来将着力开发特色课程资源、开展实效教学实践、搭建教师成长平台,引导师生树立国家安全大局观。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要求,工作室需研发优质课程、锤炼骨干队伍、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格局,筑牢教育基石。
目前,河源已建成国家安全教育名教师工作室共7个。这些工作室以3年为周期,采用“师带徒”形式,培养具备专业特长的国家安全教育师资队伍,为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注入持续动能。
校园创新实践:
童声宣讲激活安全意识
作为河源首批国家安全教育实践基地,市四小打造的“国家安全我来讲”宣讲小分队尤为亮眼,也成为该校的国家安全教育的实践基础。小宣讲员以少年视角解读国家安全20个重点领域,不仅在班级、社区传播安全知识,更通过“引进来、走出去”辐射兄弟学校。目前,其创新案例已被市教育局推荐至省级平台。
据介绍,该校更将国家安全教育深度融入日常教学:《客家童谣》社团用乡音守护文化安全;数学老师在课堂引导学生绘制《家庭一周粮食浪费曲线图》,在数据中感悟粮食安全;开展“行走的思政课堂”活动,带学生走进万绿湖与水源基地,通过水质检测、生态观察让“生态安全”内化于心……这些实践以儿童化、生活化方式,将宏大主题化为学生可感可知的日常。
多维阵地推进:
军营体验厚植家国情怀
近日,我市举行国家安全及校园安全培训课暨军营开放日活动,近90名河源学子化身“国防体验官”,零距离感受部队生活。军体拳的刚劲、装备展示的震撼、军营内务的严整,在亲身体验中,爱国拥军与国防意识的种子悄然植入心灵。
据了解,我市着力拓展教育场域,构建强大教育网络。全市层面,“1+12”国家安全教育实践基地矩阵已然成形——依托市青少年宫的市级基地与12个市县级基地协同发力。依托此网络,河源打造特色宣讲品牌“国家安全我来讲”小分队,让学生成为宣讲主力军,用同龄语言讲述国家安全故事。活动载体更是丰富多彩:紧扣国家安全教育日等节点,开展手抄报、书画摄影等作品征集;专职副校长宣讲活动在市、县、镇、村学校四级联动;学生采风团深入机关、军营、社区,以实践营造“国家安全,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
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化国家安全教育常态化机制,创新形式、提升实践性与参与度,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活动品牌,不断激发广大师生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感与自觉性,让国家安全的根基在校园沃土中愈加深厚牢固。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