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视窗

我市启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暨脊柱侧弯筛查活动

中医帮助孩子少走“弯”路

2024-10-25 16:02:58 来源:河源日报

■本报记者 邹茹玉

“八段锦,作为一种起源于北宋的传统健身功法,具有800多年的历史。其动作舒展优美,编排精致,每段一个动作,共八段,故名为‘八段锦’”。23日上午,在市妇幼保健院妇孺国医堂的专业医师带领下,河源市第三小学的学生们像模像样地跟着医师学起了八段锦的动作。这是在河源市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推进会暨脊柱侧弯筛查启动会上的一幕。

为了进一步弘扬及宣传中医药传统文化,建立中小学生脊柱侧弯筛查常态化机制,让学生从小养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提高学生身体健康素质,我市将持续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并在全市中小学校开展脊柱侧弯筛查工作。

三年全覆盖

开展青少年脊柱侧弯筛查

脊柱侧弯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常见的健康问题,目前已成为继肥胖、近视之后,危害我国儿童青少年健康的第三大疾病。今年7月,市教育局、市卫健局联合印发《河源市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暨脊柱侧弯筛查实施方案》(下称《方案》),按照三年全覆盖模式,分年级分批次开展中医药文化讲座和脊柱侧弯筛查工作。

当天,河源市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推进会暨脊柱侧弯筛查启动会在河源市第三小学举行。活动由市教育局、市卫健局联合主办,通过邀请专业的中医专家走进校园,开展中医知识讲座、中医药文化展览、中医体验活动等,让学生近距离感受中医药文化的魅力。同时,专业的医疗团队将对同学们进行脊柱侧弯筛查,为每一位学生建立健康档案,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指导。

根据《方案》,我市接下来将建立全市儿童青少年中医药文化传承宣传团队,每年学校中医药宣讲活动超过30场次以上;实现儿童青少年中医药知识知晓率达到30%,逐年上升;每年中小学生脊柱侧弯筛查覆盖本地区30%以上的学校,超过1/3以上中小学生得到规范筛查;规范筛查、诊断及干预服务,确保筛查诊断后得到有效干预,干预率达到80%以上;落实脊柱侧弯随访服务,有效随访率超过90%以上。

中医药进校园

播下文化传承的种子

近几年来,学校卫生健康教育工作逐渐成为新时代下的新课题。让中医药文化走进校园、走近学生,不仅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的生动实践,也是促进文明互鉴和民心相通,开创“医教融合”新探索,构建学校健康教育新模式的积极探索。

根据要求,全市各校将结合学校教学安排,统筹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并将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纳入学期工作计划。其中,市三小是较早将中医药文化引入校园的学校。9月25日,市三小开展“中医文化进校园 传承国粹助成长”主题讲座活动,邀请了市妇幼保健院妇孺国医堂医师林兴旺主讲。林医生从“中医的历史渊源”“中医基本理论”“常见的中医疗法”“中药材介绍”“中医文化的价值与意义”等方面进行阐述。

在这场干货多多的讲座中,同学们了解到了人参、大枣、菊花、山药和蒲公英等常见中药材的药性和功效,通过实例观摩了中医针灸、中药疗法和拔罐疗法等传统治疗方法,了解到这些疗法在治疗疾病、调理身体、预防疾病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同学们还在互动环节与医师一起朗诵《大医精诚》。通过标本认识中草药,并实操儿童经络穴位,孩子们的心中被播下了传承和弘扬中医文化的种子。

“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要求,各县(区)各学校要充分认识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及脊柱侧弯筛查的重要性,立足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站位,积极将中医药文化引入校园服务师生,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据了解,为呵护河源民众健康,助力健康河源建设,河源市首场中医药健康夜市将于本周六在市区客家公园举行,这也是我市弘扬中医文化、赋能健康河源的一次重要举措。

    上一篇:广州大学附属东江中学“啸仙班”揭牌
    下一篇:没有了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