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视窗

家校携手搭建沟通“桥梁”做好孩子成长的“引路人”

2023-11-17 17:16:30 来源:河源日报

近日,我市多所学校陆续开展家校共育活动,搭建学校与家庭协同教育的桥梁,形成教育合力,提高家校育人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快乐成长。

学家庭教育 做智慧家长

“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孩子为什么阅读不积极?”“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市二小老师黄奕环依托《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以《父母课堂》为指导教材,开展了《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家长课堂展示课,从家庭教育和阅读对孩子的重要性引出课题,围绕案例展示、案例分析、引导践行和课后拓展等五个案例教学环节展开,让家长掌握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好方法,引导家长阅读专业书籍,不断提高家庭教育的有效性。

在源城区田家炳实验中学的家长开放日活动中,“关心孩子的成才过程比关心孩子的结果更重要”的宣传标语展现在现场,吸引着家长注视、思考。随后,家长们参加《逐梦高三,迎接挑战》为题的家校教育讲座,深入地了解学生在学校的情况,学习家庭教育中专业、有效的建议,进一步提升家长科学育儿的能力。

家校共做孩子“引路人”

在江东新区正德实验小学五年级(4)班的家长会上,班主任跟家长们分享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和班风、荣誉等内容,通过面对面的交流,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对家庭教育进行深入指导。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启蒙、成长、成才有深刻影响;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和教育核心,只有二者有机地结合,才能形成教育合力。”正德实小办公室主任赖敏表示,每个家庭都是一个个体,对孩子的教育理念也不相同,因此,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互相配合下,在教育孩子层面上达成共识,才能更好引导孩子成才,让孩子健康成长。

“前段时间参加了孩子学校的家长会,让我很惊讶孩子在校的表现,虽然孩子遵守课堂纪律有待改进,但老师对孩子的学习能力表示赞扬,这令我很欣慰。”市民朱女士表示,家校共育是一个非常好的理念。通过双方的沟通和互动,减少了对家庭教育的摸索,能够更好地与孩子交流,更全面地了解孩子的发展情况。

“家长会给了我们一个面对面交流沟通的机会,让我们全面了解到孩子学习和成长情况,希望在与学校的配合下,能让孩子学习更上一层楼。”市民陈婷说。(本报记者 朱惠思)

    上一篇:中小学教师非教学任务如何减少?
    下一篇:没有了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