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视窗

河源理工学校着力创建广东省高水平中职学校

培养能工巧匠 实现成才梦想

2023-06-08 15:41:34 来源:河源日报

a49e1754b428425f96eacee5e40d7e3f_0608006_001_01_s.jpg

■河源理工学校优美的校园环境

354c999d1561a0dfcc1c48b675e4c8ba_0608006_001_02_s.jpg

■2022年6月,河源理工学校师生参加“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获得金奖。

d96efa19aab8dff4005b44885e9f4c2e_0608006_001_03_s.jpg

■河源理工学校的数控铣实训室

2d9e63c0690b942f4125d83bad7df6b4_0608006_001_04_s.jpg

■每年开展的校园招聘会上,许多市内外企业前来争抢河源理工学校毕业生。

afec8c432aa4ae71db91432c63e4b597_0608006_001_05_s.jpg

■河源理工学校每年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师生提供展现才华的平台。

核心提示

党的二十大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多年来,河源理工学校以“人品佳,就好业,上大学”为人才培养目标,致力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助力河源乃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翻开该校的成绩单,载誉满满:在2023年广东省中职学校学生技能大赛上,该校学生实现了两个省赛一等奖的突破;在今年高职高考中,该校2名同学考上四年全日制本科,实现了自办学以来全日制本科“零的突破”;在第十七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中,该校师生获得金奖,其中黄亮同学被授予“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办学十四载,河源理工学校走出了38200多名毕业生,他们中有自主创业如今担任执行董事、年薪50万元的创业青年,有从配班老师成长为幼儿园园长的幼师毕业生,有一路升学最终获得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历的研究型人才……在学校的精心培养下,在畅通的就业、升学平台帮助下,理工学子们心存志向、身怀绝技,在平凡岗位上创造辉煌前程,在知识的阶梯间书写梦想,为国家和社会奉献力量。

以赛促学强技能

职业教育活动展风采

5月24日,河源市职业教育活动周暨河源理工学校第十三届科技文化艺术节开幕。启动仪式上,由河源理工学校学生带来的精彩文艺表演,充分展现了该校艺术教育、第二课堂活动的风采,该校学生创作的艺术作品、手工文创、美食甜品等,更受到各中小学校、职业院校、合作企业代表们的点赞。

科技文化艺术节是河源理工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品牌项目之一。今年的科技文化节以“技能,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设有科技、文化、艺术三大板块共46个项目。活动项目设置与省、市技能竞赛和省、市科技创新大赛接轨,成为师生展现自我的舞台,更是检验科技能力、艺术特长的练兵机会。

招生旺就业畅

打通升学通道

据介绍,该校设有智能制造、交通旅游、电子信息、商务管理、艺术教育等5个专业部共21个专业,其中国家示范性专业3个、省级重点专业2个,现有在校生10832人,教职工438人。办校14年来,该校先后获得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广东省文明单位等一系列荣誉。

随着办学条件的不断完善、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校园环境的不断美化,河源理工学校赢得了家长、企业、社会和政府的高度认可和信任,每年招生都出现供不应求的火爆场面。该校招生人数不断增加,与学校洽谈合作办学的企业也越来越多。

目前该校成立了“三位一体”的职教集团,通过联合办学形成“招生旺、就业畅”的良好格局。此外,学校的升学教育和就业教育并驾齐驱,通过“3+证书”高职高考、“三二分段”中高职贯通培养、“自主对口招生”等途径,打通学生升学通道,服务学生发展。

聚焦我市“五大产业”

提供人才保障

当前,河源理工学校正在创建广东省高水平中职学校。该校校长李雄伟表示,接下来将以此为抓手,探索学校专业化、特色化、规范化发展新模式;落实中职提质扩容任务,提升联合办学水平;试行工学交替的岗位实习模式,探索产教融合新路径;通过培养一批名师、造就一批名生、建成一批名专业,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大幅度提高;结合河源特色产业,培养河源客家菜师傅和广东技术工人及家政人才。

“作为我市中职教育的排头兵,河源理工学校主动承担起更多社会责任,主动服务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和更高质量更充分的就业需求,全面贯彻国家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方针和政策。”李雄伟表示,该校发挥中职学校专业优势服务社会,关注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紧贴市场、紧贴产业、紧贴职业设置专业,主动适应我市“五大产业”领域的人才需求趋势。其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技术应用、物联网技术应用等信息技术类专业对接电子信息产业;机电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模具制造技术、机器人技术应用等装备制造类专业对接先进材料产业;中餐烹饪、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旅游服务与管理对接全域生态旅游业;电子商务、物流服务与管理、市场营销对接现代高效农业。该校还通过助力紫金茶电商文化节、与河源国家高新区签订政校企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等方式,以创新和社会服务扎实支撑乡村振兴战略,以新担当新作为,为构建河源现代产业体系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增强职业教育的社会贡献度。

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塑造学生人品佳

今年初,在共青团中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举办的第十七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中,由河源理工学校吴立刚老师指导,黄亮、朱浩彬、李德荣等同学设计制作的“螺栓训练游戏机”一路过关斩将,获中职组创意设计类金奖(全国41个决赛作品中排名第二)。该作品还获得了相关专利。

“在前进的道路上,我时刻用共青团员的标准督促自己,认真走好每一步。接下来我会更加努力创新,迎接新的挑战,做更好的自己。”黄亮同学不仅学习勤奋刻苦、认真钻研,还主动加入学校学生会和班级干部队伍,积极协助学校和班级管理。继2021年获评“广东省优秀共青团员”后,今年黄亮被授予“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称号,成为我市唯一获此称号的青年。目前黄亮同学正在惠州城市职业学院上大学。

“运用在课堂上所学的技能,为社会做服务与贡献,我们很有成就感。”不久前,该校艺术教育部2021级保育专业的刘佳欣同学作为河源理工学校党团员志愿者服务队的一员,参加了河源市“爱卫护河”志愿服务活动,在周末的时间里整治公园环境、维持街道卫生。据悉,近年来该校以文明创建为契机,利用职业教育资源与专业优势,走进社区,开展志愿洗车、家电维修等专业志愿服务,形成了具有该校特色的专业志愿服务活动品牌。去年,该校服务车辆1903辆,开展家电志愿维修237台次,开展交通劝导、疫情防控志愿者服务工作9521人次。

一直以来,该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塑造学生“人品佳”。如通过创新志愿者服务、“三自”教育、家长会等特色活动载体,扎实推进思想道德建设,引导青年学生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该校还开设服务类、艺术类、传统文化类、手工类等学生社团39个,以文明风采大赛和学生技能竞赛为引领,开展文明礼仪节、科技文化艺术节、阳光体育节、劳动服务节各类活动,形成了“精雅”校园文化,使学生思想上得到陶冶、品格上得到提升。

近年来,该校先后获得“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广东省优秀社团”“广东省优秀学生会”“广东省五四红旗团总支”“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广东省绿色学校”等荣誉。该校志愿服务队连续三年获评“河源市优秀志愿服务组织”。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让人才就好业

在2023年广东省中职学校学生技能大赛中,河源理工学校师生共94人次获奖,其中7人次获得一等奖,18人次获得二等奖,69人次获得三等奖,同时在比赛项目上实现了两个省赛一等奖的突破;在2022年河源市第十九届中职学校学生技能大赛中,该校参赛18个项目,获得16个项目团体第一名,其中单项目一等奖17个、二等奖22个、三等奖7个,师生获奖率达97.18%。

“品质成就人生,技能改变命运”是河源理工学校的办学理念。该校立足类型教育战略定位,发挥职业教育优势,以技能竞赛为抓手,注重学生工匠精神和精益求精习惯的养成,营造浓郁的竞技氛围,提升学生技能水平。

2018年毕业于该校(中兴)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谢智佳,顺利通过毕业前的企业面试,成功入职中兴通讯。5年的工作生涯中,他从最初4000元月薪的普通操作工,成长并转型成为PCBA工艺技术员,薪酬也不断增长。据了解,该校积极创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中兴通讯等30多家企业、政府相关部门及行业协会密切合作,先后成立“精电班”“航嘉班”“春沐源班”等20多个订单班。

学生还没毕业就被企业提前“预订”的现象,每年都在河源理工学校上演。据悉,该校与500多家著名企业长期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每年举办1—2次顶岗实习学生校园双选会,吸引300多家企业前来招聘,提供岗位1.2万多个,工资待遇3000元至4500元左右。最近几年,该校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8%以上,其中本地就业率70%以上。好学务实、一技傍身的理工毕业生成为市内外企业争先招聘的“宠儿”。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毕业生叶伟新创办了属于自己的科技公司,现任执行董事,年薪约50万元;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毕业生吴景辉任职深圳唐马服装有限公司的形象设计师、服装督导,年薪30万元以上;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邬利雄在佛山市乐高贸易有限公司任职网络运营经理,年薪20万元以上……一个个活力青年走出河源理工学校校门,走向不同的技术岗位,实现人生价值。

“感恩母校,让我收获良多。这里学习氛围浓厚,老师耐心教导,我在这里学到了技能。”邝媛媛是河源理工学校2010级幼师班的毕业生,现任玖龙府诚信幼儿园园长,她说河源各大幼儿园的骨干力量很多毕业于河源理工学校,专业水平高、创新能力强、适应能力好,对此她感到很自豪。

近年来,根据社会、企业用人需求,该校调整专业设置,在培养方向上更加符合用人单位实际。其中在制造专业大类增加了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该专业还是国家重点扶持发展的新兴产业;在第三产业大类增加了中餐烹饪专业,顺应了我市深入实施“客家菜师傅工程”与乡村振兴、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紧密结合起来的战略发展目标。

拓宽升学渠道,实现梦想上大学

在今年高职高考中,河源理工学校2020级艺术教育专业部幼儿保育专业的刘思思、邓欢2名同学通过了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的技能测试,被该校四年全日制本科录取。自此,河源理工学校实现了自办学以来全日制本科“零的突破”。2014级毕业生邝小清通过自身努力,于2020年考上华南师范大学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据介绍,该校长期与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惠州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河源职业技术学院等6所高职院校合作开展中高职贯通培养工作,开通了“3+证书”高职高考、“自主对口招生”、高职专业学院、中高职贯通培养三二分段衔接等多种提升学历的平台。

尤其是从2021年开始,该校对高职高考提出新目标,提出建设“冲本班”设想,以助力学生实现本科梦。其间,该校安排骨干教师队伍专门负责学生基础科目的教学和技能考证工作,以保障学生在文化课成绩达标的情况下,以最大优势被本科院校录取。最终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该校高职高考实现了新的跨越:今年春季,该校共有1494名学生参加高职高考,上线率保持100%。值得一提的是,218名高考班学生中,本科上线人数67人,其中2名同学考上全日制本科。

“在河源理工学校学习的3年里,我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知识,掌握了专业技能,提升了社会责任心,还收获了自信。”考上全日制本科的刘思思认为,正是学校为同学们提供了更多发展空间与升学路径,让他们实现大学梦。

适合自己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就读河源理工学校,不仅学知识、习技能,还拥有这么多的就业机会,升学渠道宽广顺畅,学生们得以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成就出彩人生。该校表示,接下来还将为学生铺就更多的成才通道,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技能支撑。

■组稿/摄影:本报记者 邹茹玉 通讯员 黄华添 邱泽浩

    上一篇:图片新闻
    下一篇:没有了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