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视窗

市新河实验学校践行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精神

阔步新时代贯彻新评价 追求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2-10-14 11:31:16 来源:河源日报

fbd5de0ff6a202e9c3f79f5f7be139e4_1014013_001_01_s.jpg

■国庆前夕,新河实举行“我和国旗同框”主题活动,师生们以各种组合与五星红旗合影。

7a8870bcd7228ca82effd4eea30542fb_1014013_001_02_s.jpg

■新河实小学部举行“喜迎二十大,赞歌献给党”迎国庆合唱比赛,同学们用歌声表达对党和祖国的热爱。

33d078c46f498cd91733160d0a76e2ee_1014013_001_03_s.jpg

■新河实倡导让学生全面发展,实施多元评价。图为该校小学部的孩子们在航空航模兴趣课上训练。

81f23cf0d530af9f706b5c2de7a02f9b_1014013_001_04_s.jpg

■新学期首月,新河实高中部举行班际篮球联赛,让同学们增强体魄,劳逸结合。

00771305cae264b59881a1a76811f9f7_1014013_001_05_s.jpg

■同学们在物理学法指导课上,体验趣味物理实验,增强了科创兴趣,激发起学习热情。

核心提示

党的十八大,尤其是《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制定以来,河源市新河实验学校(下称新河实)主动适应、贯彻方案,积极探索、建立和完善分类多元、科学有效的教育评价体系,推进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在校园落实。

作为河源教育界标杆学校,新河实在教育教学改革路上一直走在前列。而今走过峥嵘十七载的新河实已开启第四个“五年规划”,对标《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结合国家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趋势,该校制定了《“教育评价改革”背景下的工作指引》,作为该校接下来的发展策略措施,进一步落实学校优质发展的目标。

■组稿/摄影:本报记者 邹茹玉

通讯员 潘思

坚持党的领导 坚持立德树人

喜迎二十大,赞歌献给党。国庆前夕,新河实小学部举行了迎国庆合唱比赛的决赛。《祖国祖国我爱你》《祖国有我》《最好的未来》……同学们以激情饱满的歌声表达了对中国共产党的赞颂、对祖国的热爱,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3周年,也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该校为培养学生的爱国爱党之情,策划开展了“喜迎二十大”系列活动:组织支部党员和少先队员代表到革命旧址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在教师节开展尊师重教主题活动;在中秋节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活动;在重阳节前后开展敬老爱老主题教育活动……该校创新德育工作方式,以活动育人为主,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健康成长。

坚持党对学校工作的领导,坚持以立德树人为首要任务。这是新河实确立的办学方向。在“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这一背景下,该校再次明确,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继续推进对学生的爱党爱国和民族自信教育,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学生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指出,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深化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着力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意见》将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概括为“德育为先、全面发展、面向全体、知行合一”四句话。这与新河实创办之初提出的“面向全体、分类施教、全面发展、彰显特长”育人理念,可谓是一脉相承。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培养学生自主能力

当100℃的开水遇上-78.5℃的干冰,会发生什么?两个小小的杯子加一根细线,是否能制成一部简易电话?不久前,一节生动有趣的物理学法指导课,从教室搬到了新河实的会议大厅。为了让八年级的学生更积极地迎接新学年的这门新学科,该校物理备课组精心策划了这节课。同学们在趣味实验中发现了物理之美,增强了科创兴趣,激发起学习热情。

“我们可以更多地参与到课堂上,在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中得到结论,很有成就感。”七(20)班的黄湘同学,到新河实就读初中约1个月时间,很喜欢老师的上课方式和这里的学习氛围,有别于之前在小学阶段以灌输式教学为主的模式,如今的学习更多是的通过实践与探究去完成。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强化了这一作用。如何向短短的40分钟课堂要效率?如何在课堂上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寓教于乐?新河实是我市最早实践课堂教学改革的学校之一。该校通过生本课堂和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自主管理,倡导“先学后教”和“小组合作探究”,促进学生爱思考、勇发言,学习更全面,课堂更高效。这一模式彻底摒弃了填鸭式教育,转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在我的课堂里要有三种声音:掌声、笑声和回答声。”初中部副校长芦玉霞综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老师在课堂上要及时给予学生鼓励,让学生获得成就感,从而产生“掌声”;老师还要学会幽默,让学生学得开心,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自然会有“笑声”;此外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大胆回答问题,“回答声”要响亮。

据了解,该校目前正在开展的广东省“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即将于11月结题。以课题研究与实践为契机,该校拟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向课堂要质量,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及终身学习的能力。

落实“五育并举” 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每餐饭后,同学们陆续返回教学楼,这时食堂总会留下一群小志愿者的身影,帮着食堂阿姨整理饭盘、汤盘等餐具——这在新河实的校园里已形成了一道文明风景线。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开展劳动养成教育,新河实各学部先后制定相关方案,通过爱绿护绿活动、自理劳动、家务劳动、班级劳动等方式,对学生开展劳动教育。该校还对校园内原有的劳动实践教育基地进行重新规划,经扩建后的基地占地近1000平方米。

据了解,根据“五育并举”的实施要求,新河实在开足开齐国家规定课程的前提下,不断加强校本课程建设,逐步优化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治教育等校本课程。其中劳动实践课和综合实践课的开展,是该校本学期的主要探讨方向。据新河实副校长李伟红介绍,该校通过打造可操作的特色课程,并将综合实践结合学科节、传统节日等开展相关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优良品质。

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方面,芦玉霞分享了自己的一个“小秘招”——“课前三分钟”环节。她针对不同年级设置了不同的主题,让每个学生都有表达的平台和机会,并将“课前三分钟”纳入到学生的综合素质考核标准,以此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和展现自我。她说,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主要起穿针引线的作用,学生作为主体自主进行学习,从而挖掘学生潜力,让他们学会方法,才能受用终身。

“在老师的鼓励下,孩子的许多潜力得以发掘,这两年明显感觉到她自信心提升了。”九(32)班学生蔡伽宜的父亲很认可新河实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注重综合能力提升的系列做法,而且发现女儿在能力提升的同时,学习成绩明显提高了。

关注学生身心健康 鼓励学生快乐成长

“老师亲切地告诉我,不要把心思放在无助的担忧上,可以通过运动、聊天、听音乐等方式舒缓心情。我照做了,心情真的慢慢舒畅起来啦!”今年秋季刚升初中的学生邓苏源发现,不仅七年级的学科增多了,老师的教学模式也与小学不同,需要花费更多精力和时间进行自主探索和钻研。起初感到不适应的她向班主任寻求帮助,在老师的耐心开导和帮助下,她的焦虑慢慢消减,学习和生活越来越快乐、自如。

一直以来,新河实都将心育放在与德育同等重要的位置,重点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教育学生要以鼓励、引导为主。”据该校副校长谢福基介绍,该校正在深化心理健康课的改革,让学生通过参与体验式活动,从而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目前新河实拥有一支6人的专业心理教师团队,不仅在日常的心理健康课程中担任主讲,给予部分学生进行个别心理辅导,还定期为全校师生开展主题团辅活动。

除了这支专业团队,陪伴孩子们更多的是班主任和科任老师,他们是开展心育的主力。该校要求老师们要树立正确的学生主体观、学生差异观、学生发展观及正确的成才观,坚持面向全体,关注每一位学生,不放弃每一位学生,从最后一名抓起;要包容、关心每位学生,切忌出现有损学生人格的言行,严禁唯分数评价学生;要关爱家庭教育有缺失的学生,多与这些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全过程、全方位关注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促进每一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实施多元评价 “双减”更显温度

星期四下午,又到了新河实小学部的孩子们最期待的兴趣课时间。9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三(8)班的同学肖子扬在自己选修的科学创作课上,制作了一辆简易投石车。“这可花费我不少心思呢!”小子扬笑着向记者展示自己的新作品,表达着心中“满满的成就感”。

在新河实的校园里,学习从不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也不仅仅在课堂上。本学期开学首月,该校高中部就举办了为期1个月的“迎新杯”篮球联赛。除了上场角逐的“灌篮高手”,女生们也可报名参加投篮比赛,未上场比赛的师生则在场外为选手呐喊加油。高二(10)班的陈龙同学虽然没上场参赛,但班级团队的比赛他每场必到。“学习虽紧张,但更要劳逸结合。”他表示,自己是个羽毛球爱好者,运动有益身心,同样能从中得到提升。

教育评价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办学方向和育人目标。结合多年来一直坚持的“面向全体、分类施教、全面发展、彰显特长”育人理念,新河实及时调整、完善对学生的评价体系,积极践行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精神,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突出全面育人实绩,克服唯分数、唯升学的倾向,让教育评价趋于多元化。

去年秋季及今年春季,该校为小学低年龄段学生开设的“无纸笔考试”,便是有效的尝试,也是落实国家“双减”政策的重要体现。据了解,该校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分别以“放飞童心,游园乐学”“期末乐游园,智慧大闯关”为主题开展学生综合素养游园测评活动,以轻松的游戏方式取代传统的纸笔考试,检验学生的知识技能和学习水平。该校将知识点融入“闯关争星”游园活动,让孩子们在生动、轻松的游戏中巩固学科知识,达到检测、提高综合能力的目的,让“双减”更有温度、更有质量。

树立科学教育质量观 全面看待学生成长

怎样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新河实校长张定红认为,首先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学校、老师、家长、学生都要转变观念、统一思想,不再唯分数论。

对标科学教育质量观,新河实有着坚实基础和明显优势,其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五育并举的办学特色、关注心理健康教育等已然走在了河源教育界的前沿,在注重传统文化教育、培养终身学习能力等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这些都是我们一直在坚持、在追求的方向,‘科学教育质量观’的提出,让我们的方向更加明晰了。”张定红表示,接下来还要根据实际,进一步完善学校的评价制度。

师资队伍是办好教育的第一资源,当教师高度认可科学教育质量观,才能从根本上转变教学方式方法,实现科学育人。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新河实首先从完善教师评价和激励机制入手,坚持“既教书又育人”的双轨评价理念,突出全面育人实绩,坚持精神鼓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其次,注重加强师德教育与引导,强化爱党爱国教育,提升师德水平,培养教师的教育情怀,促进教师“又红又专”;同时根据教师差异性,引导教师多元化、特色化发展;此外,促进教师全面发展,加强对教师的人文关怀……该校全力构建潜心教学、全心育人的评价制度,给踏踏实实在一线教书育人的教师,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发展希望。

办好教育不光是政府、学校的事情,家庭的责任也很大,新河实非常重视家、校、社共育体系的构建。庆幸的是,在学校积极的引导下,如今越来越多的家长学会全面看待孩子的成长,不再唯分数论,更看重孩子综合能力、学习能力的提升。

“很感谢学校和老师们的用心栽培,让孩子们三观正,积极向上。”九(15)班学生古宇辰的母亲陈女士认为,孩子在新河实读初中的两年多里,学会了自主管理、独立思考,这比纯粹的学习成绩更可观。

    数字报
    Top